首页>
根据【作者:雪】搜索到相关结果 130 条
-
女性网络红人媒介形象分析
-
作者:
管雪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媒介形象
女性网络红人
网络传播
-
描述:
伴随着互联网的勃兴,越来越多的草根阶层借助网络自由、开放的平台,展开对话语权和自我认同感的狂热追求。网络红人风靡于虚拟世界,并借助超高的受关注度引起传统媒体的追捧,从而成为整个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女性作为网络红人中一个独特的群体,是吸引受众最多,也是受到议论最多的一个群体。自2003年木子美以性写作而爆红网络以来,诸如“芙蓉姐姐”、“天仙妹妹”、“流氓燕”、“凤姐”等女性网络红人层出不穷,她们或是凭借自身的先天优势而得到网友的青睐,或靠低俗、丑态的方式获取关注,成就自己,其中也不乏无稽荒诞之举。她们的相继
-
世纪之交官场小说研究
-
作者:
冯雪
来源:
云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官场小说
叙事局限
世纪之交
人物类型
-
描述:
在阅读大量的官场小说、职场小说后,我有了想要做些深入研究的想法。世纪之交官场小说的选题意向源于我对谴责小说批判精神当代化的思考。思考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世纪之交官场小说创作是否是对我国传统的文学讽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当代官场小说有哪些特点和局限性;官场小说作家大多是男性作家,那么他们笔下的女性形象是否有类型化特点。在研究的过程中,我广泛阅读相关著作,选取了几个较独特的角度来形成论文,如官场小说从古代到当代的发展,梳理了官场小说发展繁荣的原因,归纳官场小说类型,比如清官型、求索者、迷茫者。分析了作品中
-
从法国后现代女性主义角度分析安·苏·拜厄特《占有》和《花园里的处女》中的叙事技巧
-
作者:
赵雪
来源:
大连外国语学院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叙事角度
女性意象
叙事技巧
女性写作
戏仿
-
描述:
作为一位杰出的当代英国女性作家,安·苏·拜厄特非常关注女性问题和女性命运。通过对拜厄特的两部小说《占有:一部罗曼史》和《花园里的处女》的全面细致的研读,本论文以法国后现代女性主义为理论依托来分析拜厄特两部小说《占有:一部罗曼史》和《花园中的处女》中的叙事技巧。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简单介绍拜厄特生平、本论文欲讨论的两部作品,拜厄特的三个叙事技巧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章详细阐述法国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其中一些理论和拜厄特在两部小说中运用的三种叙事技巧相一致。拜厄特的叙事技巧分别是对女性传统意向的追溯,对古老
-
被忽略的温暖文学:论铁凝作品中的温暖品质
-
作者:
龚雪
来源:
北京语言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真善美
温暖元素
铁凝
-
描述:
在当代女性作家群体中,铁凝是一个拥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作家,她的创作轨迹与新时期社会生活和文学时代潮流始终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的态势。她很少有紧追社会主流的作品,总是与之保持着一种“距离”,默默地遵循着自己的思路,以自己特有的艺术方式笔耕不辍。她的作品善于发现人类生活中残存的美,张扬真善美,用温暖为社会祝福。始终贯穿她作品的底色是对生活永远的善意、爱和体贴。 铁凝的小说中有大部分是正面赞美人性的善良美好,纯真明净的女性形象,人与人之间相互的体恤和理解。但是铁凝的作品中,特别是中期作品也有对恶的控诉、描写,一反温
-
文学翻译中人物形象与语境的依存关系
-
作者:
魏雪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翻译
语境
文本
驹子人物形象
-
描述:
川端康成是日本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在日本文坛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笔下所描写的女性形象更是以其兼具东方之美的日本传统美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耗费其十三年时间完成的代表作《雪国》在女性
-
中国戏曲“乾旦”艺术的美学解读
-
作者:
赵雪
来源:
湖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乾旦”
美学
男扮女装
-
描述:
“乾旦”是我国传统戏曲舞台上男性扮演女性人物的舞台行当的总称,是在特定的男性话语语境下被动地生发并确立的艺术门类。中国戏曲“乾旦”作为一门既可以追溯于远古祭天之乐,又可以联结于后文化时代之茫然的艺术,其程式化的表演范式、男扮女装的舞台行当,依归于传统戏曲美学的魅力之下;而当这种男扮女装的性别扮演遭遇戏乐把玩的观赏心态,其既满足了文人墨客对于自身境遇的自嘲,又成全了男性观众对于舞台上“女性”的窥探。“乾旦”艺术孕育于传统文化与审美之中,却展现出独特的艺术美感。其依托于程式化舞台的“离形得似”的意境美,“性别
-
从《大地》中的阿兰看赛珍珠的女性观
-
作者:
曹雪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阿兰
双重文化身份
女性观
赛珍珠
-
描述:
《大地》是美国女作家赛珍珠以中国农村生活为题材创作的小说。它于1931年在美国出版后即成为连续两年的畅销书,并于1932年获得普利策奖。1938年因《大地》等七部作品,赛珍珠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当时的瑞典文学院的常务秘书佩尔·哈尔斯特龙在授奖仪式上就指出,赛氏代表作《大地》的重要意义之一就是提出了“中国妇女的地位问题”。作为女性作家,关注女性的生存状态和社会地位必然是赛珍珠作品中探讨的主题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赛珍珠笔下的《大地》中的女主人公阿兰的人物形象,剖析赛珍珠通过其作品和女性人物所表达的女性观。并
-
伊朗女性电影分析
-
作者:
焦雪
来源:
北大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伊朗妇女问题
女性主义
伊朗女性电影
-
描述:
伊朗社会问题研究是“中东研究”、“伊朗学”等学术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在伊朗社会问题研究的众多分支中,女性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伊斯兰革命之后,在霍梅尼的领导之下,伊朗国内开展了全面的伊斯兰化运动,该运动对妇女的社会地位、社会职能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取消《家庭保护法》 、强制女性在公共场合戴头巾、穿大袍等行为受到了广大妇女的强烈反对,由此而引发的游行、示威等妇女运动也日益开展。各种矛盾的累积使得越来越多的妇女问题开始浮出水面,这对伊朗社会各方面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伊朗妇女问题的研究有
-
清入关前八旗女性犯罪问题
-
作者:
米雪
来源:
黑龙江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入关前
犯罪
八旗
女性
-
描述:
中国的犯罪学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20-30年代,才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但当时的多数著作都是翻译介绍外国的一些研究成果。直到社会学家严景耀的《中国的犯罪问题与社会变迁的关系》的出现,才开辟了中国犯罪学的新领域。女性学更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特别是中国的女性学,起步更晚。虽然清代女性史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有关女性犯罪的研究较为匮乏。本文通过对有关案件的分析,试图对清入关前社会女性犯罪行为的动机、原因和后果作出某种解释,同时对当时社会对此行为的防范及控制作一说明,在此基础上,对所谓的“三从四德”提出自己的看法
-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小说中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李小雪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巴尔加斯·略萨
女性形象
-
描述: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是当代文坛最具权威的拉美作家之一,他的创作以结构的新颖见长,被许多评论家称为结构主义大师,2010年瑞典皇家文学院颁发给他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他“对权力结构的制图般的描绘和对个人反抗的精致描写”。综观他长篇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淡去“中心”男性人物形象后,作品中剥落出的女性形象也颇为丰富,极具表现力和张力。本文主要从女性视角的角度出发,运用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以及心理精神分析学的理论解读巴尔加斯·略萨小说中女性形象。通过对小说中女性形象细致入微地分析,试图探讨巴尔加斯·略萨的女性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