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雪 】搜索到相关结果 130 条
白先勇小说凄婉风格研究
作者:
连雪雪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语言
人物
主题
叙事
风格
凄婉
描述:
作为世界华文文学界的重要作家,白先勇被誉为“当代短篇小说的奇才”,他的小说、散文充满了浓厚的悲剧意识和凄婉的风格。本文试图探讨其小说中的凄婉风格形成的根源及其内外在表现形式,着重探讨经历、气质、文化熏陶在其风格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女性叙事、人物形象、主题等风格表现。首先,围绕白先勇小说凄婉风格的成因展开讨论。疾病、战乱、儿童时的经验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等诱引因素的作用在于:促使白先勇具备了从事文学创作活动的才性气质、先天禀赋等基本条件,并引发了白先勇审美情感倾向和审美心态的萌芽。同时凄婉艺术风格的形成也和他自身的
从我国近五年流行语中看传媒女性形象变化
作者:
姚雪
来源:
北京印刷学院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媒体形象
社会性别
刻板印象
女性形象
描述:
随着中国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富裕,当今社会女性形象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元化。时代改变了她们的形象角色,当今社会的女性不愿意再做男权社会里的“花瓶”,她们有自我认知、自我审美观以及自我价值观,更在乎自己内心的真正需求,摆脱传统社会对女性刻板印象留在女性身上的从属阴影。当今的女性开拓历史,代表着个人、家庭、社会,向世界展示着新时代女性的特有魅力。正因为如此,社会大众更加关注当今女性形象,从外表到内心,从宏观到微观,任何生活上的琐事都会把她们变成当今热议的话题、热点事件、流行词语。本文借鉴传播学、社会学、女性心理学、
论女性网站对当今女性形象的塑造
作者:
曹雪
来源:
广西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形象
女性网站
网络传播
描述:
如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女性网站的信息传播影响着女性受众的思维、观念和生活方式。本文从标题文本、网络图片和频道栏目三方面分析对女性网站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女性网站内容的主要特色,明显看出商业女性网站和官方女性网站有着不同的侧重点。根据对女性网站整体内容的分析,本文得出了女性网站作为女性话语的传播平台,履行着传播女性主体意识的义务,塑造出了女性自信、精致、事业心强的女性形象。同时也发现在消费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女性网站对女性的刻板印象还未完全消退,女性过分追求物质、情感畸形、相夫教
清末民初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1898-1917)
作者:
闫雪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末民初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清末民初之际,中国社会处于新旧交替的过渡时期,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女性解放问题成了一个关系民族危亡以及民主革命进程的重要因素。同一时期,中国小说也在进行着现代化转型,新小说成为资产阶级改造社会的重要工具,而女性自然就成为其重点关注对象。与传统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相比,清末民初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有了显著的变化:一方面按女性形象更加多元化,除了传统的温顺佳人,女学生、女教员、女豪杰、女革命家等形象大放异彩;另一方面女性活动不再拘囿于家庭生活,而转向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女性命运不再单纯代表女性个体生存状态,而与国家
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梁雪
来源:
黑龙江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观
人道主义
肖洛霍夫
特殊性
描述:
本论文以《静静的顿河》中的哥萨克女性群体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深入挖掘肖洛霍夫的女性观形成之因,对其笔下个性鲜明的女性群像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分析与解读,总结出俄罗斯文学女性形象与西方文学女性形象塑造的差异性,即俄罗斯女性具有一种崇高圣洁之美,并借此强调在女性形象塑造方面,肖洛霍夫与同时期本民族作家和同时期英美作家之间存在的特殊性和差异性。《静静的顿河》中的女性人物的悲剧命运充分地体现了作家强烈的人道主义观念和崇高的人道主义激情,这使其作品中的系列女性人物形象获得了恒久的魅力。
阴阳镜像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白雪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反抗
男权话语
女性意识
性属
性别
描述:
《飘》原名GONE WITH THE WIND,意为随风而去,是美国女性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一生中出版的唯一的一部作品,《名利场》是19 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萨克雷的代表作,《飘》和《名利场》都
鲁彦周长篇小说人物论
作者:
傅雪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鲁彦周
现实主义
人道主义
知识分子
人物形象
女性形象
描述:
鲁彦周是中国当代优秀的小说家和影视剧作家,他在近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中,为读者呈现出了众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和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他在中国当代文坛尤其是安徽当代文坛上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与此相应,学术界的许多学者们已经对鲁彦周的文学作品有了一些研究成果。如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研究范围,寻找新的视角,发现新的问题,得出合理的结论和有价值的启示是本文努力的方向。据此,本文的研究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绪论:第一部分主要是分析和总结前人对于鲁彦周文学作品的研究成果,并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找出本文对鲁彦周作
安妮塔·布鲁克纳《湖滨旅社》中的物化女性
作者:
蒋雪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安妮塔·布鲁克纳
物化女性
消费社会
《湖滨旅社》
描述:
安妮塔·布鲁克纳(Anita Brookner,1928-)是当代英国文坛最活跃的女性作家之一,迄今已发表近三十部小说。她的作品充分展现和表达了对当代社会女性处境和命运的关切。1984年布克奖获奖小说《湖滨旅社》(Hotel du Lac)讲述了前往湖滨旅社度假的女性人物的人生经历与抉择,通过不同人生观与价值观的碰撞,揭示了女性在当今社会的生存困境与迷失。本文以消费文化视角为切入点,结合让·鲍德里亚早期消费理论深入探寻《湖滨旅社》中英国消费社会中的物化女性形象,分析消费社会中女性消费的困境和误区,提出解决
从《甄嬛传》看电视剧对女性符号的塑造
作者:
董雪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符号系统
编码
解码
性别
描述:
2000年以来,古装历史题材电视剧呈现如火如荼的发展之势,尤其是以女性题材为主的后宫情感作品迅速吸引了大批受众的注意力,2011年冬,改编自流潋紫所著同名小说的电视剧《甄嬛传》在北京电视台首播,它以甄嬛在后宫的地位沉浮为主线索,全方面展示了雍正在位时期后宫嫔妃百态,该片视角独特,上映后很快引发新一轮荧幕收视热潮,并带动了小说的二轮销售高峰。2012年,各大卫视再次轮番播放,一时造成甄嬛独霸电视的景象。从热播到热捧,从观看到认同,《甄嬛传》的流行不仅体现了小说原著内容的吸引力,也体现出电视制作与传播的成功。
中国当代电视穿越剧的亚文化研究
作者:
夏雪
来源:
南京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大众文化
批判性
亚文化
抵抗性
颠覆性
电视穿越剧
描述:
近年来,中国当代电视穿越剧作为一种新的电视剧类型,不仅屡创收视热潮,而且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作为当代大众文化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穿越剧的兴起有其深刻的社会动因和文化意义。立足于文化研究的理论视野中,本文重点探讨隐藏在电视穿越剧当中的三种亚文化形态——即草根亚文化、女性亚文化以及青年亚文化,并对其在当代社会生活中所具有的面向主流意识形态、精英话语的文化批判功能予以必要的剖析。为此,全文将重点借用伯明翰学派学者和约翰·费斯克等人的相关理论资源,分四个章节展开具体讨论。首先,对电视穿越剧的兴起及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