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王】搜索到相关结果 765 条
-
论当代中国女画家油画作品中的母性情怀
-
作者:
王丽娟
来源:
广州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母性情怀
女性绘画
情感
女油画家
-
描述:
女性绘画是女性艺术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女性的视角描绘女性的生活及精神情感的艺术性表达方式。在女性绘画中,女画家无论是表现母爱、生命、人生、还是表现各种女性形象的题材,都无不体现出一种母性情怀,关注自身的情感成为她们热爱的创作题材。女性油画似乎在整体上更符合也更能突显女性绘画概念中包含的诸多特征。本文试图从女性画家心理特征的角度出发,以“母性情怀”作为研究论点,从女性视角出发,借助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从社会学、心理学和,美学发展的角度对中国女性画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长期处于缺席、失语的
-
多丽丝·莱辛作品中的母女关系
-
作者:
王玉麟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母女关系
自身发展
-
描述:
作为当代女性文学的代言人,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在很大程度上被狭义地定义为“共产主义者”,“女权主义者”,“神秘主义者”。对其多重身份的讨论也大多集中在其作品中显露出来的女权主义及一些偏激意识倾向上。然而,多丽丝·莱辛作为母亲和女儿这一角色在其文学创作中的影响却几乎无人问津。人们只看到其作品反应出来的作家意识,却没有考虑到其本身经历和身份带给作品的影响。本文则试图通过分析多丽丝莱辛的三部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重点探讨其文中母亲和女儿的关系表述,来证明女性身份在其文学作品中的独特体现以及挖掘
-
鲁迅与女性的诗学对话探究
-
作者:
王昕羽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诗性
鲁迅
女性
-
描述:
本文主要从生活世界、文化艺术世界、精神世界中探索鲁迅与女性的关系。主要是生活世界中女性对鲁迅的影响,以及艺术文化世界中鲁迅对女性的作用。还有伴随人际互动、时代潮流,鲁迅在精神世界中的情感、精神、情绪,在文艺创作中的体验与显现。本论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生活中的女性对鲁迅的影响,主要是母亲和妻子在鲁迅生活中的作用,对鲁迅的精神细微之处的形成和变化所具有的潜在意义。第二部分鲁迅文艺作品中描绘的女性形象的探索,小说中,具有文学审美,艺术质感的女性人物的勾勒,所赋有的鲁迅式的深刻的人生意义与价值追问。第三部分从
-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m:A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Emma
-
作者:
王冬梅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爱玛》
文学翻译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对比研究
-
描述: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女性主义运动和翻译中的“文化转向”相结合的产物。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旨在反抗男性与原作在社会与文学中的绝对权威,提高女性与翻译在社会中的地位。由于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了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文化学等现代理论的影响,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家开始思考把翻译活动当做一种政治行为,力图消除翻译活动中对女性的歧视行为,以女性主义为出发点来强调翻译主体。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传统翻译理论中所推崇的“忠实”“对等”以及译者的隐身提出了质疑,认为译作和原作,译者和原作者都应享有平等的地位,鼓励译
-
元杂剧爱情婚姻剧研究
-
作者:
王德军
来源:
陕西理工学院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元杂剧
爱情婚姻剧
表现模式
人物形象
文化意蕴
-
描述:
爱情婚姻剧在元杂剧中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本篇论文将以元杂剧爱情婚姻剧作为研究对象,在对元杂剧爱情婚姻剧进行分类整理的基础上,从爱情婚姻剧爱情婚姻剧的分类、表现形式、形成的原因、人物形象、文化意蕴及影响等几个方面入手,对元杂剧爱情婚姻剧做一个深入、细致、全面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根据《全元戏曲》、《元曲选》等,把保存完好的约三十几部爱情剧给予整理分类,根据戏剧中的主要矛盾冲突和主要矛盾的解决方式,归纳了父母反对、小人插足、误会等表现模式。第二部分,根据《元史》考察元代的政治、经济、科举等
-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可以吃的女人》叙事策略研究
-
作者:
王玉婷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叙事策略
《可以吃的女人》
-
描述:
作为加拿大文坛最杰出的作家之一,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见证了加拿大文学史的发展,同时,她也是加拿大文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吃的女人》是玛格丽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它的出版虽经历了四年时间,却取得了巨大成功。国内关于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研究开始于近三十年,而关于这部小说的研究却非常少。对于《可以吃的女人》这部小说的研究主要关注在女性主义、生态文学、性别差异、政治意图及心理活动方面,其中大多数都是针对主题的研究。本文分析了这部小说的叙事策略,涉及从叙事视角、叙事时间、空间叙事到叙事人称,以及它们在小说中的使用。
-
泰戈尔长篇小说中东西方文化的杂糅性
-
作者:
王菲菲
来源:
西北民族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身份建构
杂糅性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东西方文化
长篇小说
-
描述:
作为近现代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为后人缔造了一座意蕴深远、内涵丰富、绚烂至极、别具一格的文学圣殿。泰戈尔的生活和创作正处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印度民族主义转型期,印度
-
茱莉安德鲁斯与类型选角
-
作者:
王钰婷
来源:
国立中央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茱莉安德鲁
电影明星
类型选角
-
描述:
本論文旨在探討茱莉安德魯斯(Julie Andrews)於1964到1982年間的電影,以及她與製作人們為克服類型選角(typecasting)所採用的幾種對策。1960年代中期,安德魯斯的電影生涯因膾炙人口的《歡樂滿人間》(Mary Poppins, 1964)和《真善美》(The Sound of Music, 1985)達到巔峰,但銀幕形象也因此被定型受限,加上當時電影工業及市場的改變,導致安德魯斯的事業迅速下滑。為因應類型選角的問題,導演與製作人們採用三種對策。第一種對策,製作人們讓安德魯斯嘗試在
-
女性主义的视觉文化理论与批评
-
作者:
王玲芳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视觉文化
凝视
欲望
身体
女性主义
-
描述:
视觉文化是一种以图像消费为主的文化,而女性恰是其中最大、最常见、最富有文化意味的“图像”。所以从女性主义的视角进入视觉文化领域,是探问其真相、内涵的可行路径,对于了解女性社会身份来讲,也是很有意义的事情。文章主体部分共有三个内容:第一部分主要介绍视觉文化的一般理论。首先,从米尔佐夫和米克·巴尔两人对视觉文化理论的研究中去清理、阐释视觉文化的涵义,然后,梳理并论述视觉文化理论中主要的关键词,包括从主体的角度谈“视觉”和“视觉性”,从客体的角度介绍“图像”与“拟像”。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女性主义的视觉文化理论的介
-
中国当代家庭伦理剧的女性主义研究
-
作者:
王晓磊
来源:
黑龙江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家庭伦理剧
性别文化
刻板印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本文以女性主义及其重要理论性别文化作为理论基点,通过对中国不同时期的家庭伦理剧中的女性形象的变化,来分析探讨最能反映当代中国社会及家庭变化的电视题材——家庭伦理剧,以及其构建出的性别文化对当代家庭尤其是女性的影响。分析了当代家庭伦理剧,在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以及不断发展的西方女性主义文化的影响化如何来传播女性的声音、塑造女性的形象。首先,本文先介绍了西方女性主义的起源及发展,以及将这种文化与电视艺术完美结合的电视题材——肥皂剧,以此作为引入点,分析最能反映女性社会及家庭地位变化的电视题材——家庭伦理剧,并对
<
1
2
3
...
58
59
60
...
75
76
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