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王】搜索到相关结果 765 条
-
被放逐的失语者:现代文学中的童养媳形象研究
-
作者:
王丽萍
来源:
浙江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历史嬗变
类型特征
童养媳形象
叙事特色
-
描述:
童养媳作为传统买卖式婚俗下用来交换的商品,是游离于时代发展与文学视阈的边缘女性群体。本文梳理童养媳形象在整个文学史的演变,并聚焦于现代文学中的童养媳形象,对其形象特征和叙事特色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童养媳形象在文学书写中的根本特质:被放逐的失语者。她不仅仅是男性笔下的失语者,更是现代性视阈中的失语者。然而这一被放逐的群体,在现代作家,尤其是男性作家的笔下是充满悖论的存在:—方面以启蒙立场,对滋生童养媳的婚俗现象和童养媳形象进行彻底的否定与批判;另一方面又立足于人道主义立场认同童养婚存在的合理性。本文从
-
从柏莎·梅森到阿德拉·奎斯蒂德:后殖民视角下英国小说中“疯女人”形象
-
作者:
王丽玲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后殖民批评
疯女人
他者
属下
-
描述:
英国文学中塑造了一大批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随着女性地位的不断提高,女性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经历了很大的变化,其中“疯女人”这一特殊的文学现象,更是丰富了英国文学中的女性形象画廊。在文学作品中,人们看到很多女疯子,这些女性形象因种族、男权和文化霸权的压制成了作家笔下的疯癫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近几年,对疯女人形象研究越来越多。斯皮瓦克《三个女性文本与帝国主义批判》(1986年)一文对“疯女人”柏莎和安托瓦内特的解读,使人们对“疯女人”形象悲剧背后的根源有了新的认识。本文在斯皮瓦克的启示下,从后殖民视角解读类
-
女性主题CG插画视觉张力研究
-
作者:
王方珏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CG插画
电脑技术
女性主题
视觉张力
-
描述:
随着当代社会的进步以及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不断革新,电脑绘图技术悄然出现并迅速发展使得数字媒介以及相关技术成为了人们文化生活及视觉享受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数字视觉媒体在现代商业化背景下刺激着人们的视觉感官,给人以强大的冲击与震撼,其中又以CG插画的发展尤为迅猛,涌现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应用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CG插画在电脑技术的推动下不断创造出新的表达方式,并伴随着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孕育出不同的形式风格,其中女性主题CG插画的表现尤为突出。由于女性形象一直受到社会关注,插画从业人员的许多创作也离不开女性形象,所以
-
元杂剧与日本能乐的艺术特征比较研究:以关汉卿和世阿弥的作品为中心
-
作者:
王佳硕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元杂剧
关汉卿
世阿弥
能乐
艺术特征
-
描述:
元杂剧和能乐同属于东方戏剧,是中日两国古典戏剧发展成熟的典型代表。二者都具有表现性和写意性的显著特征,抒情性是它们的本质,都可称为“剧诗”。能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汉代的散乐,日本通过田乐能和猿乐能的长期发展,最终形成了日本的古典戏剧——能乐。中国的散乐经历了宋杂剧阶段,在元朝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元杂剧。能乐与元杂剧形成之后就开始走向了各自不同的发展道路,二者可谓是同源异流。虽然二者在艺术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各自又表现出不同的民族特性和艺术特征。所以对能乐与元杂剧的艺术特征进行系统地比较和分析
-
中世纪晚期基督教女性神秘主义
-
作者:
王璐瑶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基督教
中世纪晚期
女性神秘主义
-
描述:
本文主要从宗教学的视角来把握中世纪晚期基督教女性神秘主义这一研究对象。首先,研究其产生的宗教和社会背景,中世纪晚期基督教女性神秘主义是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得以产生和发展的:首先,基督教的神秘主义传统得以催生出“向内求”的神秘主义信仰模式,从灵魂内部直接感知上帝的临在是神秘主义信仰的主要特征;其次,中世纪晚期的社会文化条件使基督教女性神秘主义者得以成长——在文艺复兴下对个体个性的强调、教会的腐败与危机、修道院中贵族妇女的教育以及中世纪晚期“厌女观”与“贞女观”的并存;最后,中世纪晚期修女院的热潮使基督教女性
-
论新世纪佩德罗·阿尔莫多瓦的电影嬗变
-
作者:
王玉珏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作风格
欲望
西班牙民族
佩德罗·阿尔莫多瓦
女性
-
描述:
西班牙电影导演佩德罗阿尔莫多瓦是举世闻名的电影大师,有“欲望大师”、“女性大师”之称。在他的影片中,人性的最深处被挖掘,人内心最本真的欲望得到大胆揭露。他的早期电影问世后,曾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和电影界的高度关注。阿尔莫多瓦从不避讳在作品中表达他对政治、宗教、性等禁忌领域的极端态度,大肆打破表面上井然有序的社会秩序,这种大胆触碰,让他成为一个颠覆传统的人。阿尔莫多瓦善于在影片中表现情感弱势的女性形象和社会底层人们的市井生活,但充满了对生活的希望。在阿尔莫多瓦的影片中,西班牙的民族特色被充分体现在了任何一个细
-
浅析女性哥特在《弗兰肯斯坦》中的体现
-
作者:
王玉荣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玛丽·雪莱
女性哥特
《弗兰肯斯坦》
男性哥特
-
描述:
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如今享誉全球,深受读者的喜爱和批评家的重视,但在其出版时却褒贬不一,争议不断。许多学者多以女性主义、复调研究以及生态批评为主题;一些学者注意到这篇著作中的女性哥特角度,但大部分都着眼于怪物和弗兰肯斯坦的矛盾,而忽略了该作品中隐性的女性形象及其哥特描写的突破性和限制性,所以这方面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女性哥特包含两层意思,一个是“女性”,另一个是“哥特”。虽然《弗兰肯斯坦》的作者是一位女性,但是读者在这部小说里几乎看不到女性叙述者。所以,本文首先试图找出该小说中隐藏在三个男性声音之后
-
让-皮埃尔·梅尔维尔电影研究
-
作者:
王相辉
来源:
重庆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皮埃尔·梅尔维尔
让
故事
艺术创作
新浪潮
-
描述:
通过调查发现由于年代久远加之种族、语言、地理的原因,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于让-皮埃尔·梅尔维尔及其电影作品进行系统性研究的内容非常之少,这些少量的研究多是对梅尔维尔及其作品浮光掠影的介绍,并不能全面与系统地分析创作者及其电影,这使得对于梅尔维尔的认识是模糊不清或者是偏执的。让-皮埃尔·梅尔维尔(Jean-Pierre Melville)原名让-皮埃尔·格伦巴赫,1917年10月20日生于法国巴黎,因为对法国电影的重大贡献而被尊称为法国电影新浪潮电影之父。他曾经参加过抵抗运动和西班牙民主解放运动,并一度被关
-
斯琴塔日哈的舞蹈艺术与风格特点
-
作者:
王宇娇
来源:
内蒙古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斯琴塔日哈
蒙古族舞蹈
艺术人生
表演风格
-
描述:
蒙古族舞蹈为蒙古族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人们的欢迎和喜爱。蒙古族舞蹈的繁荣离不开艺术家的创造和贡献,而斯琴塔日哈是我国舞蹈界的一位卓有成就的蒙古族舞蹈表演艺术家、教育家。她被认为是内蒙古当代舞蹈艺术事业的开拓者、奠基人之一。所表演和创作的舞蹈作品在国内外获得众多奖项,并形成了独特的舞蹈表演艺术风格,特别是对于蒙古族舞蹈中女性形象风格的形成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现阶段斯琴塔日哈老师以82岁的高龄依然活跃在舞台与课堂之间,并在舞台上塑造出草原慈祥母亲的形象。同时也培养出了诸多优秀的舞蹈人才。
-
女性的力量—论《到灯塔去》中拉姆齐夫人的形象
-
作者:
王瑜洁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到灯塔去》
伍尔夫
现代派小说
拉姆齐夫人
女性形象
-
描述:
《到灯塔去》通常被人们认为是现代派小说巨匠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代表作。小说的自传成分很明显,主要取材于作家的幼年生活,文中的主人公拉姆齐先生及其拉姆齐夫人分别以作者的父亲和早丧的母亲为原型。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以细致深沉的笔触娓娓道出对生活的思索和对生活的观照。作者丰富的感情世界与卓越的艺术才华跃然纸上。 美丽善良的拉姆齐夫人是统率全篇的核心人物。伍尔夫在塑造拉姆齐夫人这个近乎完美的女性形象时,倾注了极其强烈与真挚的爱和敬,把这个维多利亚时代贤妻良母式的人物形象刻画成拥有多种美德并赐予人类温暖与爱心的天使,她就
<
1
2
3
...
57
58
59
...
75
76
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