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杂糅性】搜索到相关结果 2 条
-
《红线》中女性人物的文化身份
-
作者:
王静
来源: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身份
女主人公
杂糅性
-
描述:
在澳大利亚当代作家尼古拉斯.周思的作品《红线》中,女主人公鲁丝的文化身份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杂糅性:她是位地道的澳大利亚女性,但非常痴迷中国的传统文化;来到中国与沈复灵相识后,受启于佛教转世轮回的思想,与沈一道成为《浮生六记》中芸娘与沈复的转世,在今生续写了两人未了的爱恋。从杂糅性的概念、杂糅视角的特征,以及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启示来分析鲁丝的生存状态发现,她身上更多体现出的是中澳文化的平等对话,而无所谓到底谁是主流秩序。
-
泰戈尔长篇小说中东西方文化的杂糅性
-
作者:
王菲菲
来源:
西北民族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身份建构
杂糅性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东西方文化
长篇小说
-
描述:
作为近现代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为后人缔造了一座意蕴深远、内涵丰富、绚烂至极、别具一格的文学圣殿。泰戈尔的生活和创作正处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印度民族主义转型期,印度的民族传统文化与西方的外来现代文化深深地影响了泰戈尔的成长,对东方和西方也就是帝国主义与被殖民地之间的文化关系有着切身的感受和深刻的思考。这些无疑在诗人的诗歌中有充分表证,但无论从创作数量、创作手法、还是从作品题材来看,长篇小说在泰戈尔的作品中都占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它们是作者对现实生活和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