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旗袍元素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 王一帆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功能   旗袍   影视作品   应用  
描述: 一直以来,服饰就是影视作品中的一个重要元素。作为一种非语言的文化符号,服饰在影视作品中起着多方面的作用,为角色塑造、场景烘托、引导剧情等影视需要服务着。同时,由于影视作品的年代、地域、风格、思想中心的不同,服饰符号也有着明显的区别。因此,服饰作为影视符号的一种,也起着区分与标识的作用。而旗袍,就是我国影视作品中,一个具有鲜明民族艺术特色和中国风格的服饰符号,既起到了影视服饰应有的基本作用,同时也为电影打上了浓厚的“Made in China”的文化符号。旗袍在我国电影作品中可谓遍地开花,不同年代、不同风格
朱天文小说创作中“语:图”关系研究
作者: 王超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朱天文   语言   影像   图像  
描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物质消费观念的发展,人类真正进入了“读图时代”。视觉媒介和视觉产品所形成的社会文化现象成为许多学者的研究对象,文学与图像的关系成为文学理论中的一个热点。一方面,文学为图像提供了题材范围、艺术手法,文学作品成为影像改编的基础原料;另一方面,图像元素以其高度的直观性、生动性、隐喻性成为文学作品中情节、人物形象相对应的特定符号系统。而由文学改编的影像作品也帮助读者更进一步认识、解读文学作品。文学艺术与视觉艺术在取长补短以及互文的过程中,达到共赢的局面。朱天文的创作既迎合了视觉文化时代的节奏,
美国女性的国际政治参与
作者: 王丹丹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治权利   国际政治参与   女性领导人   女性主义  
描述: 女性参政的话题,在学术领域,新颖而流行。受女权运动影响,女性参政规模不断扩大,程度不断加深。政治参与,从广义上而言,指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狭义上而言,指公民竞选公职。关于女性政治参与的学术研究,既有探讨女性参加政治斗争、争取政治权利的历史,也有结合女性主义谈女性政治参与,并且从世界范围内讲述卓越女性领导人的政治生涯。而国际政治,似乎更是男性领地。即使参与国际政治的女性人数呈上升趋势,但与男性相比,这仍然只是沧海一粟。从定义上来讲,国际政治参与也包括世界各国公民参与国内国际生
精神分析法视角下的品特戏剧《归家》
作者: 王小梅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哈罗德.品特   《归家》   精神分析法  
描述: 哈罗德·品特被公认为二十世纪下半叶英国最杰出的剧作家。正如卡夫卡、普鲁斯特以及格雷厄姆·格林一样,品特已占据着现代经典作家的地位,“品特风格的”这一来自其姓氏的形容词(Pinteresque)已经被载入《牛津英语词典》,更有200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就是明证。《归家》是品特早期重要代表作,自1965年以来一直备受关注。国内外的评论家从各个角度对这部作品进行了解读,如作品的话语分析,威胁主题,语言的荒诞性及女性主义研究等方面。但作品怪诞的对话,剧中角色荒唐怪诞的行为,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且作者品特拒绝解答这些
想象中的“她”者—后现代女性主义视角下当代中国电视广告女性形象探析
作者: 王艳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广告形象   后现代女性主义   刻板印象   男权主导   消费主义  
描述: 现代社会,广告无处不在。纵观中外广告的发展史,含有人物元素的广告占了九成以上,其中女性形象的出场频率远远高于男性。女性的形象不仅仅作为一种商业符号,更是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符号大量出现在广告中,可谓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文化符码之一。八十年代以来,电视在中国大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同时,市场经济的确立催生了广告业的复苏。如今,借住电视强势的影响力,电视广告也仍在广告市场唱着主角;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众文化在中国大陆兴起,同时,中国女新闻工作者发现,在日益崛起的广告业中,女性形象越来越多地被利用。因此,对广告中
张笑天小说《太平天国》人物形象研究
作者: 王金娟   来源: 延边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立体化   想象虚构   复杂化   “太平天国”   人物形象  
描述: 本论文以张笑天先生的长篇小说《太平天国》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人物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研究。全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小说《太平天国》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根据作者对笔下人物虚构成分的多少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进行分类,虚构成分非常少,人物的定位与历史基本一致的人物归于“忠于历史的人物”一类,例如洪秀全、杨秀清、石达开、韦昌辉等人物;虚构成分较少的人物被归为“部分虚构的人物”一类,如曾国藩、左宗棠等人;虚构成分特别多,甚至是完全虚构出来的人物被归到“纯粹
论毕飞宇小说的审美品格
作者: 王晗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审美品格   毕飞宇   审美价值   小说  
描述: 近年来,毕飞宇的小说逐渐被越来越多的评论家关注和肯定。毕飞宇创作已有二十余载,其文学创作能力愈加成熟,取得了丰硕的创作成果。至今为止,学术界关于毕飞宇小说的研究主要围绕小说人物形象、小说主题内蕴、小说艺术特色等方面展开,如研究毕飞宇小说中知识者形象,毕飞宇创作中的文革书写,毕飞宇小说的语言特征等,对于全面系统的把握其小说审美品格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主要从小说的精神内涵、人物形象、语言及价值四个方面,对毕飞宇小说的整体审美品格进行论述。全文共分为导论和正文两部分。导论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介绍毕飞宇其人及作品;
乔治·桑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女权思想的比较
作者: 王迪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乔治·桑   女权主义思想   陀思妥耶夫斯基   女性问题  
描述: 女性问题作为社会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文学家关注的焦点。19世纪后半期,在父权制社会的主流意识中,促进妇女解放的思想开始萌发和传播。19世纪60年代,妇女开始接受教育,并且能够凭借自由意志选择职业和生活
论《达洛维夫人》中的文明和野蛮
作者: 王依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达洛维夫人   野蛮   文明   弗吉尼亚·伍尔夫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是二十世纪英国最重要的现代主义小说家和文学批评家之一。近年来,西方批评界对伍尔夫的研究主要探究伍尔夫与科技、文化、艺术、政治之间的关系,国内学术界对于伍尔夫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她的女性主义思想。而在对其作品《达洛维夫人》的研究中,少有人对其中的文明与野蛮主题进行系统分析。基于前人研究,本文拟从多角度对伍尔夫的著名小说《达洛维夫人》中的文明与野蛮主题进行解读,进一步论述伍尔夫眼中英国社会的文明与野蛮。二十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打破了世界的平衡,模糊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
吉卜林《基姆》中的属下形象
作者: 王碧霄   来源: 中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矛盾心理   吉卜林   属下   《基姆》  
描述: 吉卜林,作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人,却因其帝国主义倾向不断遭受来自世界各地的批评。不考虑其特殊的生活经历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就给他贴上帝国主义的标签未免有失公平。《基姆》不仅是吉卜林被公认的最成功的一部小说,也是他描写印度的最后一本小说。对《基姆》的研究无疑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吉卜林。学者们注意到《基姆》研究价值后开始从各个角度对其进行探究,但很少有学者去专门关注《基姆》中所描述的小人物形象。在殖民话语中,底层白人和本土人无论是被一带而过还是以刻板的形象出现都至少揭示出殖民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因此,本
< 1 2 3 ... 31 32 33 ... 75 76 7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