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战争、城市、女人:论沦陷时的上海女性文学(提纲)
作者: 杨小青   来源: 重庆市委宣传部区域文化与文学研讨会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战争、城市、女人:论沦陷时的上海女性文学(提纲)
我市妇女组织推进家庭文化建设
作者: 张伟杨兆锋   来源: 济宁日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我市妇女组织推进家庭文化建设
独树一帜的世界妇女银行
作者: 杨志清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独树一帜的世界妇女银行
1980年代中后期女性文学创作的价值重估:以王安忆、铁凝为核心的考察
作者: 杨海燕   来源: 齐鲁学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安忆   1980年代中后期   女性文学   铁凝  
描述: 1980年代中后期是当代女性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女性自我的探索过程中,以王安忆、铁凝为代表的一批女性作家的创作直面女性身体,重写两性关系,审视女性自我,开启了1990年代以后女性文学多元化深度探索的新局面。重估1980年代中后期女性文学创作所作出的种种努力,对重新认识新时期女性文学流变具有重要价值。
英国 19 世纪女性文学创作中的童话策略研究
作者: 杨巧南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格魅力   雪莱   夏洛蒂·勃朗特   简·奥斯丁   文学创作   艾米莉·勃朗特   女性主体意识   玛丽   童话创作   安妮  
描述: 一、女性文学创作与童话英国女性文学创作兴起于18世纪,到了19世纪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女性小说家,女性文学开始受到广泛关注。简·奥斯丁,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安妮·勃朗特三姐妹,玛丽·雪莱等女性作家及其作品被逐步认可,这些女性作家通过其作品显著地拓展女性主体意识,给女性以智力和性格魅力上的肯定和赞扬,同时传达出确立女性独立的人格
浅谈现代女性文学话语权下的女性主体意识
作者: 杨皓翔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话语权   女性文学  
描述: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写作特点是集中性与多元性并存。女性作家多是写城市与乡村中的女性生活境遇,从中可以看出女作家写作时对女性自身在社会中的处境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与审视,建构了以"人"为主体的人本意识、超越"自我"的理想意识和风格各异的独特女性主体意识。
理想女性与女性理想之间:高校高学历女教师角色压力及疏解
作者: 杨宇辰   来源: 晋阳学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等院校   高学历女教师   女性学   角色压力  
描述: 作为"传统的现代女人",高校高学历女教师有着强烈的自我发展需求、主体意识和成就动机,但在沉重的学术压力面前她们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作为"现代的传统女人",未婚的高学历女教师往往面临"结构性剩余"的境地,已婚的高学历女教师则在事业与家庭之间作着"鱼与熊掌"的艰难选择。多种角色压力归根到底是由于传统社会期待与现代价值追求的冲突,疏解这些压力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推进社会性别文化的良性发展,高学历女教师自身也要对自我作理性认知,提高对不同角色的适应能力。
理想与现实之惑
作者: 杨宇辰   来源: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等院校   高学历女教师   女性学   角色压力  
描述: 作为“传统的现代女人”,高校高学历女教师有着强烈的自我发展需求、主体意识和成就动机,但在沉重的学术压力面前她们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作为“现代的传统女人”,未婚的高学历女教师往往面临“结构性剩余”的境地,已婚的高学历女教师则在事业与家庭之间作着“鱼与熊掌”的艰难选择。多种角色压力归根到底是由于传统社会期待与现代价值追求的冲突,疏解这些压力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推进社会性别文化的良性发展,高学历女教师自身也要对自我作理性认知,提高对不同角色的适应能力。
理想与现实之惑——高校高学历女教师角色困境及疏解
作者: 杨宇辰   来源: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等院校   高学历女教师   女性学   角色压力  
描述: 作为“传统的现代女人”,高校高学历女教师有着强烈的自我发展需求、主体意识和成就动机,但在沉重的学术压力面前她们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作为“现代的传统女人”,未婚的高学历女教师往往面临“结构性剩余”的境地,已婚的高学历女教师则在事业与家庭之间作着“鱼与熊掌”的艰难选择。多种角色压力归根到底是由于传统社会期待与现代价值追求的冲突,疏解这些压力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推进社会性别文化的良性发展,高学历女教师自身也要对自我作理性认知.提高对不同角色的适应能力。
女性学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作者: 杨雪云   来源: 学习月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地位与作用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程建设   现实问题   教学理念   西方高等教育   性别意识   女性学研究   多学科  
描述: 一、女性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女性学形成于20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现已成为西方高等教育中的主流学科。中国的女性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女性学学科本身所具有的多学科、多视角、综合性、包容性等特质,充满着对传统思维的质疑、批判与颠覆,往往能够促发与引领人们对现实问题的思考探索与发现,正因如此,女性学作为一种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已经逐步进入我国高等学校现有的人文、社会甚至自然科学等学科的教学与科研之中,并对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产生着积极影响。
< 1 2 3 ... 21 22 23 ... 33 34 3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