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梦想与超越 与剧作家范莎侠对话录
作者: 张建渝   范莎侠   来源: 中国戏剧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典文学   广东   范莎侠   艺术节   女性形象   剧作家   编剧技巧   对话   剧本  
描述: 梦想与超越 与剧作家范莎侠对话录
男性在哭嫁仪式中的“失语”到“开声”——以鄂东南地区哭嫁仪式为例
作者: 周建新   王有   来源: 地方文化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哭嫁仪式   哭嫁歌   角色表演   男性在场  
描述: 国内外学者对于哭嫁习俗的研究多注意其在不同民族的发展演变过程、形式、唱词以及与地方社会文化环境的关系等,强调其所具有的社会功能.以上研究成果的共同特点是集中于对哭嫁歌文本及唱哭嫁歌的女性的研究,而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鄂东南地区哭嫁仪式的田野调查,重点对哭嫁仪式中的男性角色予以关注,探讨男性在哭嫁仪式中的参与及其意义.
白细胞介素-1β基因单倍型与类风湿关节炎易感性
作者: 尤崇革   王轶   谢小冬   李建峰   来源: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易感性   单倍型   IL   1β基因   类风湿关节炎  
描述: 目的 IL-1B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511和+3954以及IL-1RN的可变数目重复序列多态性组成的单倍型与类风湿关节炎(RA)易感性的关联分析。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的基因
浅谈改革中妇女解放的几个认识问题
作者: 张建华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浅谈改革中妇女解放的几个认识问题
当代俄罗斯的女性主义运动与文学的女性叙事
作者: 张建华   来源: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俄罗斯女性主义   女性叙事   女性文学  
描述: 女性主义运动与女性文学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当代俄罗斯的女性主义运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的第一个阶段;"重建"时期和后苏联时期的第二阶段。当代俄罗斯女性文学也经历了由前期发散感情、表达欲望的热潮逐渐到后期冷观生活、深化自己的"性别自觉"和"话语自觉"过程。多元化、多样化、个性化成为这一文学的鲜明特征。而"想象女性""讲述女性""自我叙事"成为女性叙事的3个主要形态。
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研究
作者: 王健   闻建兰   来源: 飞天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当代美国   后现代社会   后殖民主义   女性意识   少数族裔   西方女性主义   女性文学研究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语境  
描述: 西方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美国少数族裔话语等理论在后现代语境下纷纷出现,后现代主义致力于解构,是对神话、历史、宗教等叙事知识有效的、正当性的宣战,宏大叙事遭遇的信任危机贯穿了后现代社会文化现象,成为其鲜明特征。从某种
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研究
作者: 王健   闻建兰   来源: 飞天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西方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美国少数族裔话语等理论在后现代语境下纷纷出现,后现代丰义致力于解构,是对神话、历史、宗教等叙事知识有效的、正当性的宣战,宏大叙事遭遇的信任危机贯穿了后现代社会文化现象,成为其鲜明特征.
女性文学批评的原则
作者: 李玲   李修建   来源: 陕西教育(理论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   原则   女性批评   女性文学批评   男权文化   男性人物   性别关系   女权主义   女性主义批评   和谐  
描述: 一批评的原则:女性批评与美学标准李修建:各位朋友周末好,现在网聊开始,今晚我们请到的是北京语言大学的李玲教授,网聊主题为“女性文学批评的原则”,下面先请李老师就该主题的基本观点作简要陈述,然后大家进行提问交流。李玲:女性文学批评的基本原则是以两性平等和谐为价值理想,批判文学想象中所存在的种种霸权意识。由于已有的文化具有深厚的男权积淀,当下的女性文学批评必然更倾向于确认文学想象中的女性主体意识、批判文学想象中的男性霸权意识。也就是说,强调两性和谐不应该以牺牲平等这个正义立场为前提,而恰恰要把两性平等作为两性
尽洗铅华,绝去纤佻之习:初探徐灿词的艺术特色
作者: 徐桂霞   郝建爱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绝去纤佻   徐灿   家国之思  
描述: 徐灿是明末清初一位杰出的女性词人。她的词在清初文坛中出类拔萃,"尽洗铅华"、"绝去纤佻之习"是徐灿词最大的特质,她的词之所以能有这样的特色这和她的个人对"靡靡之音"的反对,明清易代之际的时代生活以及和丈夫仕途境遇之变迁的密切相关,徐灿词在中国女性文学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值得人们去反复流连,仔细玩味其中的醇美。
红房子模式:论《简·爱》的逃离主题
作者: 杨建华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爱》   红房子   逃离  
描述: 自妇女解放运动以来,逃离一直是女性文学的主题。简·爱也在不断地逃离中,从幼小时期的红房子事件开始,简·爱的成长就伴随着红房子式的逃离,一直到她终于实现自己的理想,实现对家和爱的皈依。本文试以小说的故事情节为线索,分析《简·爱》的逃离主题,并得出结论:每一次的逃离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为最后的逃离积蓄力量。
< 1 2 3 ... 16 17 18 ... 19 20 2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