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建】搜索到相关结果 210 条
-
女性视角与夏娃形象的改写:读濮舜卿剧作《人间的乐园》
-
作者:
左怀建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智慧
女性视角
形象
上帝
五四时期
女性写作
作品
女性文学
女性觉醒
夏娃
-
描述:
五四时期著名女作家濮舜卿的剧作《人间的乐园》无疑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佳构。最早收入作者1928年6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同名剧作集(作为文学研究会通俗戏剧丛刊第七种),1935年收入赵家璧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戏剧》卷。《大系》该卷导言指出,这部作品和侯曜的《山河泪》均成为当时校园剧的代表。作品的魅力和艺术可阐释空间在于,虽写自五四时期,但并
-
流浪女的精神价值——丁玲小说的女性主义书写
-
作者:
左怀建
来源: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丁玲
现代文学
流浪者
小说
女性主义
男权中心社会
-
描述:
丁玲的小说创作第一次以真正的女性眼光、女性意识塑造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批“离家”或“不在家”的现代女性流浪者形象。对于在男权中心社会里女性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作了根本性寻问 ,从而颠覆了男性话语霸权 ,在中国女性文学发展史上 ,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
弗吉尼亚·伍尔夫:性别差异与女性写作研究
-
作者:
潘建
来源:
北京语言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体验
女性写作
弗吉尼亚·伍尔夫
女性历史
性别差异
女同性恋
女性主义
-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 1882-1941)是英国20世纪最著名的女作家,就是将其置于男性主导的英伦文学历史之中,她也不让须眉,是那最闪亮的几颗文学巨星之一。何以致此?我们认为,母亲的光辉,即她的以性别差异(sexual difference)为基础的女性主义思想,是她可以光彩夺目的重要原因。伍尔夫被西方女性主义者尊为先驱。她的女性主义思想是性别差异思想指导下的女性历史观、女性文学史观、女性写作、雌雄同体、女同性恋等构成的理论共同体。她将这一理论全面引入文学写作与批评,改变了文学
-
中西女性研究特点对比
-
作者:
潘建
来源:
汉英对比与翻译国际研讨会暨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五次全国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等方面,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与特色。本文拟就这些特色作一探讨,就正于方家学者。1.理论构建以西方女权运动为政治基础的女性主义研究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门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研究的独立学科。它与
-
婚姻介绍所改革刍议
-
作者:
朱建中
朱建毅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婚姻介绍所改革刍议
-
大同发现北魏精美墓葬壁画
-
作者:
杨荣李建斌
来源:
光明日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建筑物
北魏
水平线
墓葬
男性人物
古壁画
汉唐
内画
星宿
女性人物
-
描述:
大同发现北魏精美墓葬壁画
-
电影《画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李建波
来源:
视听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女平等
画壁
女性形象
-
描述:
电影《画壁》是一部以女性为主体的电影,华丽的造型、极致的特技、美丽的仙女等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影片中,姑姑的感性愚昧、芍药自我牺牲、丁香等人对男人的低眉顺从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影片从男权主义的视角出发,把女性刻板地限制在缺乏理性、自我缺失、盲目顺从的低素质、弱者位置上,宣扬传统的女性性别角色(母亲、妻子、弱者、感性等),不利于推进两性和谐和男女平等。
-
从《醒世姻缘传》的正面女性形象看西周生的家庭伦理观
-
作者:
李建霞
来源: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醒世姻缘传》
家庭伦理观
女性
-
描述:
在《醒世姻缘传》中,西周生对当时儒家家庭伦理崩塌的现状深感忧虑,试图匡扶传统的家庭伦理观,但他饱含夸赞之情塑造的几位正面女性形象,却有力反衬出当时的男性群体已经不堪为天的现实,在客观上表达了传统家庭伦理的不合理之处与其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
-
女性主义视镜里新时期小说女性形象论
-
作者:
李永建
来源: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小说
独立平等
双重解放
隐秘世界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一改以往以男权中心、政治覆盖的观念和方式对女性的书写,新时期小说出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和独立,开始以女性的价值立场对女性的内心世界、生存处境、人生命运进行个性独具的展示。这在那些女性意识觉醒较早的女作家的带有自传色彩的写作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这大约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或样式:以张洁、张辛欣为代表的花木兰式的对自我的追求和对男性世界的对抗;以刘西鸿为代表的既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又保持了女性的柔美和个性;以林白、陈染为代表的对女性心灵隐秘世界的透视和独特生命体验的展示;以卫慧、棉棉为代表的对女性追求身心
-
浅析浮世绘美人画与现代服装画中女性形象的表现艺术
-
作者:
张建
来源:
新西部(下旬·理论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塑造
艺术
女性形象
浮世绘美人画
现代服装画
-
描述:
文章介绍了浮世绘与浮世绘美人画的特点,分析了服装画的艺术表现特征,探讨了现代服装画美女形象塑造的文化理念。指出浮世绘美人画是描写女性美的日本传统艺术形式,它给我们的启迪是:服装画女性形象的塑造应具有深度的创意;服装画女性形象应是民间化、社会化、时尚化、通俗化的艺术形象;服装画女性形象塑造手法是多元化的;服装画女性形象塑造应带有情境之美,当然也带有商业化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