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影像与文字的协商——《呼啸山庄》电影改编中的性别意识形态变化
作者: 周建华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电影改编   性别政治   《呼啸山庄》   文化背景  
描述: 文学经典对于一代代电影人都有着无法抗拒的吸引力。随着文学经典被一次次地搬上银幕,文学电影改编也对电影艺术自身的发展起了无与伦比的作用。然而电影改编却是受到评论家和观众诟病最多的类型,忠实一直是电影改编无法逃脱话题。本文通过分析同一部文学作品——《呼啸山庄》的不同历史时期的电影改编,探讨了改编的历史文化背景对于改编作品的影响,从而解构文学与电影之间二元对立的关系。 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研究的意图、方法和预期结果。第一部分的文献综述回顾了文学电影改编的历史和改编研究的历史以及小说《呼啸山庄》被搬上银
另辟苍穹: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发展演进
作者: 张建敏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崛起打破了文坛的传统格局,冲击着人们固有的思维模式和性别观念,同时也把小说发展的可能性推进到一个新领域。研究当代女性文学,能够触摸到中国现代文明进程最内在的精神脉动,也可以透视出中国当代文学未来的发展态势。本文采用史--人--文的研究方法,从纵横两个向度阐发女性文学发展的全貌。 本文上篇是对女性文学发展脉落的历时描述。从根本上说,女性文学的发展是女性意识觉醒推动的结果。新时期女性意识觉醒历经三个阶段:追求人的价值实--强调女人的性别优势--回归女性生命本体。女性意识的不断深化也牵动着女性
透析生活本相 关注平凡人生__论池莉新写实主义小说
作者: 王建丽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池莉   特征   主题   新写实主义   成就  
描述: 池莉小说以其描述生活的真实性、女性细腻敏锐的目光、独特的文化氛围和悲喜兼容、庄谐互见的审美品格,成了新写实小说的一个代表。池莉的作品始终关注着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将自身的主观意象和情感体验深深融于对世俗生活的描写中,在叙述视角、价值选择、语言风格上表现出新写实主义特征,拓展了文学的审美领域,还原了世俗生活本相,创新了女性文学。探讨池莉新写实主义小说的思想主题、艺术特征和总体成就,对于揭示其作品内在的精神品质和深层文化心理有重要作用,也为今后的新写实主义小说研究提供了借鉴。
中国现代文学女作家的母爱话语研究
作者: 张建秒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作家   母性   现代文学   母爱  
描述: 母爱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一个基本母题,中国现代文学女作家对母亲形象的书写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关注,她们热衷于对母亲形象的阐释,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为我们刻画了一系列母亲形象。在写作中她们尽力展示出生活原生态中母亲的生存状态,尽力挖掘被文化遮蔽的母亲真实性。这些别具深意的多元的母亲群落的存在,成为中国现代文坛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本论文将试图对此课题作尽可能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和开掘,深入开展“母爱”话题的纵向与横向的比较,考察1917至1949这三十年间的中国现代文学女性作家的“母爱”主题创作对中国新文学
从“灶神之妻”到“莫愁夫人”的完美蜕变——《灶神之妻》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张建东   来源: 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五卷)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蜕变   灶神之妻   女性主义   抗争  
描述: 《灶神之妻》是谭恩美继《喜福会》后的又一力作。小说以中国关于灶神的神话故事中的灶神娘娘的意象来映射主人公薇妮在男权社会中沉默、失声的女性形象,而她在觉醒之后展开了艰苦的抗争,并实现了人格的独立和个人的自由、幸福,同时也将代表男权的"灶神"驱逐出被中国千家万户敬仰、膜拜的神龛,取而代之的是纯洁善良的"莫愁娘子"。本文主要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和解读母亲如何在中国传统的儒家礼教和男权社会的束缚中实现沉默
论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诗学思想及其影响
作者: 王建香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价值   女性主义诗学   双性同体   弗吉尼亚·伍尔夫   女性主义  
描述: 伍尔夫考察了在历史和文学中女性受到男权社会的双重排挤和遮 蔽,并且在自我意识中女性也全面丧失了自己的存在状况之后,提出 要重建独立自足的女性自我,要求女性“成为自己”。这是她基本的女 性观。这一基本主张是她的文学创作和女性主义诗学思想的基础。在 具备必要的写作条件,建构女性自己的诗学传统,表现独特的女性价 值观念和形成双性同体的创造性头脑等方面的思考是伍尔夫女性主义 诗学思想的主要构成部分。她的女性主义诗学思想,在与以往的女权 思想、诗学理论和后世的女性主义诗学研究的对照中表现出了首创性、 整体性、开放性、经验性和非政治性等特征。她的女性主义诗学思想 既设定了当代女性主义诗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又开辟了当代女性主义 诗学研究的两条道路。研究她的女性主义诗学思想有助于我们认清当 代女性主义诗学研究中的一些误区,调整我们的方向,找到自己的答 案。
张晓梅:现实地选择“美丽”
作者: 王素慧叶红菱施建   来源: 民营经济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全国工商联   美容业   三八红旗手   制作人员   全国政协委员   开创事业   大经济   美容行业   强势媒体   女性人物  
描述: 张晓梅:现实地选择“美丽”
张恨水小说女性形象生成之作家因素剖析
作者: 张宏建   曾锦华   来源: 长沙大学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恨水小说   中下层女性形象   因素  
描述: 张恨水的长篇言情小说着力塑造中下层青年女性形象,关注这些女市民的日常生活、恋爱和婚姻。可从时代、传统、社会以及个人遭际等多方面探讨分析其女性形象生成的缘由。
论《平凡的世界》中的传统女性形象及路遥的创作心理
作者: 张泽建   周萌   来源: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女性形象   创作心理   《平凡的世界》  
描述: 路遥创作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抒写了一曲献给传统女性的赞歌.传统女性不仅将丈夫视为人生伴侣,同时对其怀有一种母性爱.因此她们在婚姻生活中表现出善良纯朴、无私奉献、牺牲并且不求回报的特点.这种传统女性形象的塑造源于路遥所受的历史文化环境的熏陶和童年经历的坎坷.但是传统女性主体意识的匮乏,反映了路遥在女性问题上的保守性与封闭性.
论广告中的“美即效益”
作者: 孙建锋   金琦   来源: 活力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   大众文化时代   文化领域   经济领域   女性形象   效益  
描述: 大众文化时代人们对女性形象的利用既体现在经济领域也体现在文化领域。美丽作为一种资源在广告中已被人们普遍的认识到.即“美即效益”。
< 1 2 3 ... 15 16 17 ... 19 20 2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