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孙】搜索到相关结果 1028 条
-
从美狄亚和杜十娘看中外女性复仇形象
-
作者:
孙亦君
来源:
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复仇形象
美狄亚
悲剧根源
杜十娘
-
描述:
美狄亚是古希腊文学里一个独特的女性形象,也是至今为止颇具争议的一个女性形象。杜十娘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闪耀着光芒的女性。她们都美丽而充满智慧,都有一颗不羁的心灵,都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但她们在爱情上都遭遇了不幸。为祭奠被毁灭的爱情,她们报复的方式和结局既悲壮又惨烈,既令人心惊又令人敬佩。本文主要从探讨她们的爱情悲剧根源入手来分析中西方复仇女性形象的差异,并试图阐释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
-
怒放在北大荒的野百合(摘要)——杨宝琛剧作论
-
作者:
孙天彪
来源:
剧作家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域特色
英雄主义精神
审美境界
艺术成就
野百合
历史与现实
作品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剧作家
-
描述:
此文原文曾于1995年刊发于《剧作家》,现摘要予以复载,以表达本刊及作者对杨宝琛同志的深切缅怀。
-
沉默与言说: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女性地位
-
作者:
孙海芳
来源: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沉默
文学
言说
女性地位
中国现代
-
描述:
女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社会文化历史的边缘,她们具有作为女性的自然性别而丧失了文化性别和精神性别。女性主义兴起后,觉醒的女性向男权社会挑战,她们以行动颠覆女性的社会边缘性。女性的社会地位决定了文学描写中女性形象的地位。鲁迅、茅盾等以全知全能的叙述方式提出了女性面临的问题,但女性是沉默的;庐隐、冰心、丁玲等以日记体、书信体的形式,让女性以"我"、以"妇女"的名义和身体去讲述、去言说,从而确立了女性自我言说的地位。
-
温情背后绵延的悲凉——评迟子建的《第三地晚餐》
-
作者:
孙彤
来源:
时代文学(上半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视野
男权文化
勒斯
陈青
女性创作
女性命运
人生旅途
《倾城之恋》
实利主义
迟子建
-
描述:
在意识形态多元化和文化体制逐步走向开放的当下,一批女性作家仍在执着探寻女性命运在现代社会中的跌宕起伏,书写她们在人生旅途中的迷茫与彷徨和在男权文化体制压制下的心灵压抑、扭曲及反抗,同时也对现代文化体制进行冷静的思索和审视。《第三地晚餐》所展现的依然是现代社会中女性的生存困境和她们在菲勒斯中心的压制下产生的精神裂变。文本中的女性形象都带有浓郁的悲剧主义色彩,她们在男权文化体制的桎梏之下,或顺从地承受,或疯狂地颠覆,或理性地抗争。但都带给她们精神上的迷失,步入生命的困境。
-
悲喜皆苍凉——张爱玲小说中“曹七巧”与“白流苏”形象比较
-
作者:
蒋燕
孙萍
来源: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曹七巧
白流苏
人性
苍凉
-
描述:
曹七巧与白流苏均是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由于作家创作意图的差异,使这两个女性形象具有既相异又相似的审美特征。曹七巧的命运以悲剧而告终,白流苏的命运带有淡淡的喜剧性,但二者都充满着人生的苍凉意味。
-
走出伊甸园:20至40年代中国电影中的新女性形象
-
作者:
孙蕾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电影 电视艺术研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走出伊甸园:20至40年代中国电影中的新女性形象
-
请李少红斟酌爱情
-
作者:
孙瑶
来源:
大众电影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少红
恋爱中
第五代导演
走出误区
爱情悲剧
爱情观
女性悲剧
识别符号
《橘子红了》
女性形象
-
描述:
请李少红斟酌爱情
-
呼而不应的悲哀:19世纪30至60年代俄国文学的一种失衡现象
-
作者:
孙蕾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永恒主题
佐料
杜勃罗留波夫
安娜·卡列尼娜
失衡现象
爱情
思想
社会生活
俄国文学
女性形象
-
描述:
一如果说爱情是永恒的主题,那么女性就可谓永恒的主角了。没有女人就无所谓爱情,没有爱情,文学就会黯然失色。在世界文学画廊里,群芳娇妍,婀娜多姿,但最富魅力,能够给人留下永久回味的女性形象,又几乎尽与爱情这一“永恒主题”紧紧相连——美狄亚,卡门、简·爱、茶花女、娜拉、安娜·卡列尼娜……。如果说写男人可以仅把爱情当佐料,那
-
浅析西北民歌“花儿”中的“牡丹情结”
-
作者:
孙辉
来源:
甘肃民族研究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河州型“花儿”
西北民歌
菲勒斯中心主义
女性潜倾
“牡丹情结”
精神分析学
成因
女性形象
心理学分析
类型
洮岷型“花儿”
集体无意识
-
描述:
浅析西北民歌“花儿”中的“牡丹情结”
-
初探网路谣言中“女性”符号运作:以东森新闱台“网路追追追”为例
-
作者:
孙秀蕙
来源:
广告学研究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公关管理
网路谣
女性符号运作
修辞学
女性形象
-
描述:
透過「公關管理」、「性別研究」和「修辭學」等研究領域之互相結合,本研究自東森新聞台「網路追追追」網站上,有系統的蒐集網路謠言個案,找出其中「女性」符號運作的模式,呼應與修辭學取向的公共關係理論模式,並提供公關管理方面的建議,裨益公關從業人員處理以女性消費者為訴求的網路謠言。研究發現,面對網路謠言中「女性」符號的操作,公關人員必須正視其中所造成的恐懼心理與被剝奪威,並以保護照顧女性為內涵的公關行動來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