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而不应的悲哀:19世纪30至60年代俄国文学的一种失衡现象
日期:2017.11.24 点击数:0
【类型】期刊
【作者】孙蕾
【刊名】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
【关键词】 永恒主题 佐料 杜勃罗留波夫 安娜·卡列尼娜 失衡现象 爱情 思想 社会生活 俄国文学 女性形象
【摘要】一如果说爱情是永恒的主题,那么女性就可谓永恒的主角了。没有女人就无所谓爱情,没有爱情,文学就会黯然失色。在世界文学画廊里,群芳娇妍,婀娜多姿,但最富魅力,能够给人留下永久回味的女性形象,又几乎尽与爱情这一“永恒主题”紧紧相连——美狄亚,卡门、简·爱、茶花女、娜拉、安娜·卡列尼娜……。如果说写男人可以仅把爱情当佐料,那
【年份】1993
【期号】第2期
【页码】65-72
【分类号】0
【全文挂接】读秀地址
【全文挂接】发现地址
相关文章
- 1、呼而不应的悲哀:19世纪30至60年代俄国文学的一种失衡现象 作者:孙蕾 年份:1993
- 2、试论两位悲剧女性形象——比较安娜·卡列尼娜和德瑞那夫人爱情悲剧根源的异同 作者:孙振华 年份:1985
- 3、安娜·卡列尼娜人格魅力探源 作者:金亚娜 年份:2006
- 4、安娜与娜拉形象差异再比较 作者:田升思 年份:1999
- 5、相同的追求 不同的结局:安娜·卡列尼娜与海丝特·白兰之比较 作者:王录 年份:2000
- 6、论安娜·卡列尼娜的形象 作者:苏健夫 年份: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