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呼而不应的悲哀:19世纪30至60年代俄国文学的一种失衡现象
作者: 孙蕾   来源: 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永恒主题   佐料   杜勃罗留波夫   安娜·卡列尼娜   失衡现象   爱情   思想   社会生活   俄国文学   女性形象  
描述: 一如果说爱情是永恒的主题,那么女性就可谓永恒的主角了。没有女人就无所谓爱情,没有爱情,文学就会黯然失色。在世界文学画廊里,群芳娇妍,婀娜多姿,但最富魅力,能够给人留下永久回味的女性形象,又几乎尽与爱情这一“永恒主题”紧紧相连——美狄亚,卡门、简·爱、茶花女、娜拉、安娜·卡列尼娜……。如果说写男人可以仅把爱情当佐料,那
呼而不应的悲哀:19世纪30至60年代俄国文学的一种失衡现象
作者: 孙蕾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永恒主题   佐料   杜勃罗留波夫   安娜·卡列尼娜   失衡现象   爱情   思想   社会生活   俄国文学   女性形象  
描述: 一如果说爱情是永恒的主题,那么女性就可谓永恒的主角了。没有女人就无所谓爱情,没有爱情,文学就会黯然失色。在世界文学画廊里,群芳娇妍,婀娜多姿,但最富魅力,能够给人留下永久回味的女性形象,又几乎尽与爱情这一“永恒主题”紧紧相连——美狄亚,卡门、简·爱、茶花女、娜拉、安娜·卡列尼娜……。如果说写男人可以仅把爱情当佐料,那
从长篇小说的结局看屠格涅夫思想的复杂性
作者: 罗京   来源: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屠格涅夫   女主人公   暴力革命   杜勃罗留波夫   作家   陀斯妥耶夫斯基   处女地   基督教   长篇小说   女性形象  
描述: 俄国十九世纪大文豪伊凡·谢尔盖维奇·屠格涅夫(1813—1883)以他磅礴的才气和敏锐的观察力,以他笔下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优美的自然景物描写和卓越细腻的人物心理刻画给读者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