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吕晓菲 】搜索到相关结果 5 条
女性文学·翻译·文化
作者:
吕晓菲
来源: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妇女文学
文学翻译
研究
描述:
本书将女性主义和翻译视角相结合,侧重考察译者本身的性别、观念、意识形态在文本生成过程中的作用,从性别视角审视译者主体性研究,就女性文学、翻译、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经进行了研究,对目前翻译原著易犯的错误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改进意见,这对进行翻译研究和提高翻译技巧有一定的帮助。
中国科幻文学外译的性别考量——以《三体》第一、二部英译本为例
作者:
吕晓菲
来源:
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翻译
科幻小说
《三体》
中国文学外译
描述:
《三体》第一部、第二部英译本中,译者刘宇昆、周华运用"劫持"策略重现原著女性形象,消除了歧视女性的因素,凸显了女性角色的积极影响,显示了男性译者的女性主义意识。他们采取的"劫持"翻译策略成功地再现了《三体》的女性主义意识,对提高女性主义译者地位、推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的发展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湘·杜瓦——异族舞女的主体性建构
作者:
吕晓菲
来源:
当代外语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中心主义
主体性
湘·杜瓦
殖民主义话语
描述:
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缪斯"——湘·杜瓦在殖民主义话语体系下"失声",饱受审美中心主义者的认知暴力和霸权话语的操控,从而导致主体性的沦落。安吉拉·卡特的短篇小说《黑色维纳斯》挖掘了湘这一被迫沉默的边缘女性形象,并赋予她话语权,解析自己的生活和情感经历,卡特对施加在她身上的殖民主义审美话语体系进行批判,重构了湘的主体身份。
Wide Sargasso Sea四个中译本比较研究
作者:
吕晓菲
来源:
外语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译本接受
殖民话语
比较研究
性别
描述:
琼·里斯的代表作Wide Sargasso Sea四个中译本折射了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对同一作品的接受情况。王家湘的译本反映了80年代中期国内介绍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时仍然持有的政治化倾向,女主人公安托万内特的个人生存境遇被搁置;90年代朱虹编撰的"夏娃丛书"里收录的《疯妻子》译本突出了对殖民统治下女性婚姻悲剧的关注,体现了较强的性别意识;2002年郑至慧的台湾版译本更是采取多种翻译策略来张扬文本中的性别问题;2011年方军、吕静莲译本彰显了作者里斯女性主义作家地位,奠定了该作品的女性文学的经典地位。
女性主义视角下女性译者的重写
作者:
吕晓菲
来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翻译
挪用
重写
干预
描述:
在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背景下,在西方女权主义第三次浪潮的推动下,以哈伍德(Sussane de Lotbiniere-Harwood)、戈达尔德(Barbara Godard)、张伯伦(Lori Chamberlain)、芙洛图(Luise yon Flotow)、西蒙(Sherry Simon)为代表的一批女性主义批评家和女性主义翻译家、研究者们从性别研究角度发掘译作和原著隐藏的男性至上主义和性别歧视,并且质疑传统译论中三个基本标准:忠实、等值、译者隐形,跨越了传统译论二元对立模式,即原作/译作,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