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为自己的内心写作
作者: 叶立文   方方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   生存困境   女作家   先锋小说   女性意识   王安忆   婚姻家庭   知识分子   女性文学   “新写实”小说  
描述: 叶立文(以下简称叶):您好。首先感谢您能够接受我的采访。我的提问仍然从一个老问题开始。1986年是您创作发生重要变化的一年,发生这种变化的现实原因您在《白梦》的创作谈里曾经提到过,我感兴趣的是这件事对您思想的影响,在当时有没有形成一种精神事件,促使您的创作在1986年后转向了对人生世相的揭示和对人生存困境的思考?
无援的反抗
作者: 叶立文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叛逆精神   女性作家   男权社会   女权主义者   才子佳人小说   红颜祸水   女性写作   卖弄风情   女性塑造   女性人物  
描述: 无援的反抗
诗意的真实:《索道》推荐辞
作者: 叶立文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真实   作家   爱情传奇   侦探小说   思维方式   母亲   爱情故事   女性文学   索道   女性人物  
描述: 作为一名诗人出身的小说家,姚鄂梅坚持认为小说与诗歌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写作者思维方式的不同,而两者在艺术本源上其实并无二致。她曾经说过如果没有对源于理想的诗意的追求,小说就会黯然无光,或者说,小说的内
游戏 女性本位文学
作者: 方方   来源: 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短篇小说  
描述: 游戏 女性本位文学
说“女性文学”之可疑
作者: 方方   来源: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妇女大会   文学性   厕所   文学作品   女作家   “女性文学”   文学课   陈染   20世纪90年代   评论家  
描述: 本期专栏刊登的是关于“性别与文学”这一话题的笔谈,作者为四位当代著名女作家,她们是:王安忆、张抗抗、方方和陈染。近20多年来,她们在文坛上为读者奉献了许多佳作,产生了十分广泛的社会影响,其间或隐或显
我写小说:从内心出发
作者: 方方   来源: 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说创作   方方   女性文学   传统文化   生活现实  
描述: 在重读方方时 ,我们回到了 1 987年 ,回到了“新写实”的年代。《白梦》之后方方小说风格为之一变 ,这一年方方发表了《风景》和《闲聊宦子塌》 ,此后的评论界便锁定《风景》而冷落《闲聊宦子塌
叛逆的路能走多远:关于女性文学反叛意识的随想
作者: 方方   来源: 百花洲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文学   中国   女性文学   文学研究  
描述: 叛逆的路能走多远:关于女性文学反叛意识的随想
叛逆的路能走多远?(英文)
作者: 方方   来源: 中国妇女(英文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beautiful   英文   新中国诞生   themselves   Chinese   “文化革命”   女性文学   女性的声音   五四运动   中国女性  
描述: 中国女性在几千年的历史中都处于极其低微的地位,为此女性的声音在浩瀚的文学咏叹和呐喊中显得微乎其微。经过五四运动、新中国诞生和“文化革命”,女性文学真正的反叛始于20世纪90年代。
“她们”的命运——林白小说的女性人物
作者: 王均江   叶立文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作家   当代文学   命运   文学语境   女性写作   林白   文学现象   叙述   小说   女性人物  
描述: 在九十年代的文学语境中,女性写作无疑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其特别之处,并不仅仅在于女作家对女性身体和隐秘内心的书写。更为重要的是,女性写作在有意无意中,主动疏离了当代文学无时或忘的“旋律”,这一旋律常常被革命、启蒙等意识形态话语所把持,从而或多或少地远离了人的生命意识。特别是对于女性而言,她们在这种“被叙
女性主义音乐批评在中国大陆的境遇与启示
作者: 宋方方   来源: 人民音乐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女性主义运动   中国大陆   研究对象   女性主义批评   音乐现象   音乐批评   女性地位   音乐学   女性形象  
描述: 20世纪中期以后,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高速发展的经济、科技和通讯使得欧洲传统社会标榜的哲学、美学和道德理念在向后现代转型的社会中显得不合时宜,西方几个世纪推崇的理性和秩序遭到学术界的质疑。受其影响,音乐学界各种新学说、新理论层出不穷,出现了"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十年"(清·赵翼《论诗》)的状况。80年代中后期,女性主义(Feminism)音乐批评站在人文学术领域的风口浪尖,为音乐界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