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女性主体性建构的多重身份及修辞策略
作者: 李有亮   来源: 天府新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写作身份   文学语境   性别建构   女性主体性   修辞策略  
描述: 女性文学的实践历程,就是女性对自我性别加以辨析和确认的过程,也是一个寻求和建构女性自身主体性的过程。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大致经历了独立意识、平等意识、性别意识、历史意识、话语意识五个阶段,并因不同历史时期或显或隐的复杂语境对于作家创作的制约和影响,女性写作活动中的主体身份呈现出多重复杂性。主要体现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叙述主体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诸多叙事因素的设计变化上。同时,因写作身份的调整而促生的修辞策略的变化,也通过作品中或认同、或对抗、或犹疑等不同的叙事态度及话语方式充分呈显出来。
"十七年"小说中的女性政治身体类型
作者: 于菲菲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建设   政治化   集体利益   “十七年”小说   个人利益   文学语境   女性形象   女性身体  
描述: "十七年"时期的中国,大环境是积极促进社会建设,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当女性身体与国家、民族、革命、政治、阶级等放在一起,被置于特殊的历史和文学语境中的时候,女性身体言说也蒙上了政治化的色彩."十七年"小说中塑造的有强烈时代感的女性形象,可以分为女革命者、铁姑娘和"恶"女子这三个类型.
“她们”的命运——林白小说的女性人物
作者: 王均江   叶立文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作家   当代文学   命运   文学语境   女性写作   林白   文学现象   叙述   小说   女性人物  
描述: 在九十年代的文学语境中,女性写作无疑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其特别之处,并不仅仅在于女作家对女性身体和隐秘内心的书写。更为重要的是,女性写作在有意无意中,主动疏离了当代文学无时或忘的“旋律”,这一旋律常常被革命、启蒙等意识形态话语所把持,从而或多或少地远离了人的生命意识。特别是对于女性而言,她们在这种“被叙
女性·民族·历史救赎:台湾1970年代乡土文学语境下的女性文学"占位"
作者: 陆卓宁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台湾小说   女性小说   女性话语   乡土文学   民族认同   文学语境   女性叙事   民族主义   女性主义   台湾女性文学  
描述: "乡土文学"成为台湾上世纪70年代文学场域的巨大话语,根本在于其所隐喻的意蕴已远远超出了它作为一个普通文学话语形态的意义,直指民族意识建构、民族国家认同、台湾社会现实关怀、中西文化对话以及被殖民历史的再审视等多重文化符码.
女性主义与消费中国之新探究:评孙桂荣的《消费时代的中国女性主义与文学》
作者: 张琴凤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批评   新世纪   后女性主义   消费时代   中国   消费文化   文学语境   女性文学研究   西方后现代主义   发展历史  
描述: 女性主义思潮源于西方,它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形成了三次女性主义浪潮。特别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的女性主义思潮面临着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严峻挑战,它在世纪之交的中国广泛传播并产生了较大影响,女性文学及其研究也因此呈现出高潮态势。但进入新世纪以来,女性文学在层出不穷的新生文学现象的冲击下变得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