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浅论《西湖二集》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钱海英   来源: 今日科苑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湖二集》   独特性   地域文学与文化   女性形象  
描述: "西湖小说"是近几年来地域文学与文化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明代周清源的《西湖二集》是西湖小说中的代表作。本文以其中的女性形象为分析视角,将着重从空间场所和民俗风景两方面来探讨女性形象与地域性紧密联系的特点,试图通过对其女性形象的分析论述,来探寻其中隐约可感的地域文化特征,希为其他类似作品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考途径和方法。
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浅析
作者: 李雪英   来源: 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当代中国女性   女性形象  
描述: 张爱玲笔下的文学世界是一个地道的女性世界。其中的女性形象丰富多彩,主要分为以婚姻作为谋生手段的女性、良家妇女式的传统女性以及真正追求独立的都市女性这三种类型。这几类女性形象均体现了女人的特质与天性,尤其是女人在婚恋生活中的遭际等等,深刻的反映了作者对于中国传统女性形象所面临的生存困窘与危机的揭露与反思。同时这对于当代中国女性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水浒》几个反面女性形象新解
作者: 李国英   来源: 学习月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浒   同情   本性   阎婆惜   西门庆   女性形象   潘金莲   小说   宋江   反面  
描述: 一、潘金莲《水浒》中,潘金莲是个让人切齿的女人。但实际上她是《水浒》所有女性中遭遇最悲惨的,她承受了无力防备抵抗的一道道厄运,在痛恨中让人同情。1、本性善良。潘命运多舛,但善性始存。她本为大户侍女
荣格分析心理学理论观照下《梅莉丝》中的人物形象探析
作者: 王俊英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阿尼玛   探析   荣格分析心理学   人格面具   原型意象   阿尼姆斯   老师   理论观   人物形象   女性形象  
描述: 布兰特·哈特善于捕捉形形色色的西部人物的憧憬、愿望、欢乐以及难以避免的失望和痛苦,对女性人物的描写是哈特短篇小说的一大亮点。他笔下的女性形象多变,性情各异,有些女性个性张扬、生活坎坷,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如梅莉丝,她敢爱敢恨,性格倔强、桀骜不驯、嫉恶如仇,敢于抗争教会的虚伪,厌恶周围人群的市侩;还有些女性庸俗世故,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迷失了自我,如克莱蒂,她是史
一位受挫的女性形象——易卜生《海达·加布勒》评析
作者: 黄艳群   吴巳英   来源: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达.加布勒   戏剧   女性形象   亨利克.易卜生  
描述: 剧作家亨利克.易卜生创作颇丰,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本文主要对《海达.加布勒》一剧进行解读,分析剧中女主角海达的性格形成的家庭、社会原因,探索海达的悲剧结局的必然性,从而展现海达.加布勒这位受挫的坚强的女性形象。
90年代以来官场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刘新英   来源: 港航论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官场小说   20世纪90年代   女性形象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创作领域中官场小说渐次多起来。作为传统的文学题材,官场小说有着特殊的书写空间,其中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便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因子。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就90年代以来官场小说中勾勒的女性形象进行汇总和解析,旨在凸现官场这一特殊文化空间对女性的塑造与影响,呈现该类小说中女性形象塑造的单一化、模式化、概念化等缺憾。
晚清都市空间中的慈善、娱乐和社群认同——以慈善义演为视点*
作者: 岳鹏星   郭常英   来源: 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群认同   慈善义演   都市空间   寓善于乐  
描述: 晚清时期的慈善义演因其寓善于乐的特性,逐渐风行于都市空间之中,受到都市民众的称许,呈现出初兴的新气象。寓善于乐的意涵奠定了慈善义演得以存续的内生本源。慈善义演的初兴涉及到众多社会群体,围绕慈善义演构成了一定的社群网络,又进一步助推了慈善义演的兴起和繁盛。在晚清的时代境遇中,慈善义演的发展折射出不同社群的身份认同,既有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歧见,也有新式知识人对于新国民的启蒙塑造,还有伶人群体的身份认同,更有新女性的形象塑造。慈善义演顺应着时代的变迁,包涵着极其丰富的现代性内容,构成了时代场景中的重要一幕。
乐府诗三位女性形象探析
作者: 黄英莲   来源: 考试(教研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兰诗   诗歌   孔雀东南飞   性格   汉乐府诗   刘兰芝   女性形象   陌上桑   人物形象   罗敷  
描述: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分别选了著名汉乐府诗《陌上桑》和并称“乐府双璧”的《孔雀东南飞》《木兰诗》。这些诗歌,都来自民间,体现出伟大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与此同时,诗中传神的人物描写,铺陈手法和映衬艺术,都体现了高度的创作技巧,使诗歌充满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这些诗歌又都是叙事诗,都有较为完整的故事情节,甚或有强烈的矛盾冲突,极富戏剧性。但它们最大的成功之处,是为后世刻画了栩栩如生、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女性形象。人物形象丰满又个性突出,富有时代气息并成为时代的典型。在她们身上,凝聚着中国劳动妇女的传统美德:美丽善良、
中国女性媒介形象呈现的变迁:以《中国妇女报》和《重庆晚报》为例
作者: 陈秀丹   王福艳   任航英   来源: 新闻传播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与传播   《重庆晚报》   《中国妇女报》   女性形象  
描述: 基于女性与传播研究的背景,本文对1990年始《中国妇女报》和《重庆晚报》中的女性报道进行了梳理,分析在新闻报道中女性形象的变迁。同时,横向比较两份报纸,分析国内党报与都市报在构建女性形象上的异同,使女性形象研究更加立体。总体来看,《中国妇女报》构建了一批自立自强,并具有较高学历的职业女性形象,并且关注每个时期女性群体出现的问题及取得的最新进步。《重庆晚报》对女性的评价态度越来越客观,但依然没有摆脱少许偏见。通过横向对比发现,社会普通大众对于女性形象的认识与国家意识形态对女性的解读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典型性格——试论路遥作品中的青年女性形象
作者: 刘英   来源: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年女性   典型性格   路遥   生存环境  
描述: 在路遥的作品中,青年女性形象占有重要的位置。作品中虽笔墨不多,但人物性格刻画鲜明、生动。本文从青年女性入手,试图将路遥作品中的青年女性形象分为中国农村劳动女性、中国农村知识女性和新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女性三类来比较分析。通过深入剖析,提炼并概括出不同类型青年女性形象的典型性格及形成的原因。
< 1 2 3 ... 23 24 25 ... 51 52 5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