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中国妇女报》】搜索到相关结果 10 条
-
中国女性媒介形象呈现的变迁:以《中国妇女报》和《重庆晚报》为例
-
作者:
陈秀丹
王福艳
任航英
来源:
新闻传播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与传播
《重庆晚报》
《中国妇女报》
女性形象
-
描述:
基于女性与传播研究的背景,本文对1990年始《中国妇女报》和《重庆晚报》中的女性报道进行了梳理,分析在新闻报道中女性形象的变迁。同时,横向比较两份报纸,分析国内党报与都市报在构建女性形象上的异同,使女性形象研究更加立体。总体来看,《中国妇女报》构建了一批自立自强,并具有较高学历的职业女性形象,并且关注每个时期女性群体出现的问题及取得的最新进步。《重庆晚报》对女性的评价态度越来越客观,但依然没有摆脱少许偏见。通过横向对比发现,社会普通大众对于女性形象的认识与国家意识形态对女性的解读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
“她”与“他”:“她”者眼中的性别形象:对《中国妇女报》人物报道的内容分析
-
作者:
陈飞强
来源: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形象
《中国妇女报》
女性形象
-
描述:
基于对《中国妇女报》26年间人物报道的抽样调查,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从内在的生理形象、职业形象、政治形象、成就形象和外在的地域身份和评价形象等方面探讨主流女性媒介所建构和形塑的男女两性性别形象可以发现,"她"者眼中的两性性别形象,既具有多个方面的趋同性,也具有若干差异性。
-
《中国妇女报》中的少数民族女性形象研究:以社会性别为视角
-
作者:
项婷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少数民族女性
媒介形象
《中国妇女报》
-
描述:
近年来,随着国内对社会性别与媒介的研究日渐广泛,少数民族女性作为一群特殊的群体,她们的媒介形象成为媒体及公众关注的焦点。大众传播媒介在报道新闻动态、引导舆论走向的过程中,如何构建少数民族女性形象,是否真实反映了少数民族女性的生活全貌,成为传媒需要关注的一个维度。本文对2011年至2013年间《中国妇女报》中少数民族女性的相关报道进行了整理和抽样,并对样本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研究,进而对这一时期《中国妇女报》所建构的少数民族女性形象进行了综合述评。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陈述了研究缘起和研究综述,同时对
-
试论《中国妇女报》新闻报道中女性形象的流变
-
作者:
刘炳鑫
来源:
内蒙古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闻报道
《中国妇女报》
女性形象
-
描述:
“女性形象”在近些年一直是媒介研究领域中“女性与传播”研究的热点问题,将女性形象放在传播媒介这一特定领域,以女性主义理论为依托,通过分析媒介中的女性形象,不仅可以反应女性在当今时代各方面的显著变化,而且对唤醒女性自身主体意识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同时还可以纠正一些媒体对女性形象的刻板印象和歪曲报道,从而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起到一定的现实意义。《中国妇女报》1984年10月3日在北京创刊,由邓小平同志亲笔为其题写报头,全国妇联主办,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一份集思想性、社会性和综合性为一体的女性大报。其宗旨是向社会宣
-
《中国妇女报》女性形象建构及变迁
-
作者:
遇莹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中国妇女报》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通过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本文分析研究了《中国妇女报》所勾勒出的中国女性整体形象变迁的轨迹,并尝试找出变迁背后的原因,为“媒介与女性”这一研究领域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绪论总结了前人研究的主要关注点、取得的成就及在关注领域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指出论文研究的对象、方法、目的和意义。 正文共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中国妇女报》女性形象的变迁作了简要的梳理。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妇女报》主要通过消息的形式,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层次较高、经济独立的职业女性的风采,但忽
-
《中国妇女报》典型女性人物报道研究
-
作者:
赵丽娜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对策
《中国妇女报》
典型女性人物
问题分析
-
描述:
《中国妇女报》是我国有关妇女的权威报纸,本篇论文通过抽样统计整理,对近两年来《中国妇女报》中相关的典型女性人物的报道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论文主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说明了《中国妇女报》典型女性人物报道的现状和特点,第二部分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了《中国妇女报》对典型女性人物的报道中存在的问题,第三部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在媒体引导、社会帮助、自身努力等多重作用下,使女性能够正确的认识自我,充分的表达自我,有意识的在传媒领域乃至在整个社会中争取自己的话语权和平等地位,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
《中国妇女报》女性科技人物报道研究
-
作者:
向晶
来源:
湖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科技人物报道
形象
结构模式
《中国妇女报》
-
描述:
科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人类文明的每一次前行无不伴随着科学、理性光芒的照耀。女科技工作者作为科学领域的“半边天”,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对于日常生活中无法直接接触女科技工作者的公众来说,他们对这一群体的评价很大程度上受到媒体的影响。女性科技人物报道具备科技人物新闻和典型女性人物新闻的双重特点,而《中国妇女报》作为中国女性社会活动的守望者,是我国女性科技人物新闻报道和形象塑造的主要参与者。本文梳理了中国女性科技人才队伍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妇女报》自创
-
沙玛阿嘎:凉山金索玛
-
作者:
周家平
陈春元
来源:
今日民族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评选活动
中国经济
凉山
发展战略学
《中国妇女报》
县人民政府
女性人物
市长协会
-
描述:
2006年1月28日,由《中国妇女报》、国资委、中国市长协会、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共同举办的“2006中国经济女性人物奖”评选活动在北京世纪堂CCTV演播厅揭晓,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沙玛阿嘎喜捧“2006年度中国经济女性年度人物发展奖”奖杯,成为此次评选活动惟一获此殊荣的政府官员。
-
中国女性报纸何去何从
-
作者:
傅宁
来源:
中国报业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都市女报》
出版发行
《今日女报》
女性报刊
《中国妇女报》
《现代女报》
世界第一
中国女性
报纸
《当代女报》
-
描述:
目前我国出版发行的女性报刊共10种,其中日报两种:《中国妇女报》和山东济南《都市女报》,其余为周报,包括湖南长沙《今日女报》,重庆《新女报》,西安《当代女报》,大连《现代女报》,太原《山西妇女报》,南昌《妇女之声报》,长春《时尚女报》和《家庭主妇报》。与女性期刊相反,女性报纸在我国处于弱势。
-
“妇女能顶半边天”的考证
-
作者:
耿化敏
张蕾蕾
来源:
北京观察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国妇联
经典话语
妇女解放
高层领导人
中国妇女
劳动竞赛活动
《中国妇女报》
毛泽东时代
中央文献研究室
妇女劳动力
-
描述:
"妇女能顶半边天",源于民间"妇女是半边天"的俗语,由地方妇女群众在"大跃进"中提出,经由全国妇联和高层领导人推广后,转化为一种关于妇女解放的国家话语。作为形容新中国妇女地位提高的一种惯用语,"妇女能顶半边天",可谓家喻户晓。这句话产生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妇女运动的伟大实践,被视作毛泽东时代妇女大解放的经典话语,影响至今。坊间长期流传,"妇女能顶半边天"由毛泽东提出。然而,翻检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