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解构“天使”颠覆“妖妇”——论《金陵十三钗》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王美红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解构“天使”颠覆“妖妇”——论《金陵十三钗》中的女性形象
“娜拉”回来后会怎样?
作者: 王美红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使型”女性   韩国偶像剧   “娜拉”式的女性  
描述: 韩国偶像剧中塑造了一种为了追求自我价值而离开男人的"娜拉"式的女性形象,这类女性形象揭示了现代女性的生存困境,即在与男性的妥协中或丧失了自我的爱情,或在对男性的反抗、独立中走向爱情的绝望。
俄罗斯社会新女性: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将军和他的部队》
作者: 王玉美   来源: 俄语学习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立自主   女性主体意识   开明自信  
描述: 《将军和他的部队》是俄罗斯作家格·弗拉基莫夫写于1996年的关于二战题材的长篇小说。新的俄罗斯社会现实给作家的创作带来了新的因素,作品中出现了具有主体意识的新型女性形象。
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中的女性探析
作者: 王庆美   来源: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伊豆的舞女》   成因   川端康成  
描述: 的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同时还受日本传统审美意识和佛禅的影响。本文试对薰的女性和川端女性观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
试论英国文学中女性文化主体地位的发展
作者: 欧阳美和   王传举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国文学   女性意识   文化主体地位   女性形象  
描述: 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中的巴斯妇人、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中的波西亚、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中的简·爱和《谢利》中的谢利,这四位女性形象是英国文学中女性争取妇女主体地位的典型代表。通过分析这四位女性人物所表达出的女性意识,我们可以看出在英国文学中,女性的文化主体地位的发展经历了觉醒、抗争和确立三个阶段。在父权制的社会中,妇女要摆脱他者的地位,摆脱受压迫的地位,除了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赢得自己在婚姻爱情上的自由外,更应该关注女性本身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女性只有作为第一位的、独立自在的人来表
新女性新生活:《儒林外史》独树一帜的沈琼枝
作者: 张永美   来源: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生活   吴敬梓   沈琼枝   新女性  
描述: 沈琼枝是《儒林外史》所塑造的一位奇女子,她才貌兼备,知书达理,但却并不任人摆布,她是书中众多女性里唯一敢于追求新生活的新女性。她聪明而刚烈,令人击节称赞。沈琼枝这个新女性形象的出现,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作者个人的独特经历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个具有妇女个性解放意识的光辉形象也将闪耀千古。
《倾城之恋》中白流苏的悲剧性
作者: 杨美林   来源: 枣庄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依赖性   男权社会   悲剧性  
描述: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的代表作,文中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白流苏,这个人物从一出现就引起了文坛与学者的关注。本文从白流苏的两次婚姻以及白公馆淡薄的亲情两个角度,阐述白流苏的悲剧性命运。本文也从以男权为中心的文化传统和白流苏自身性格弱点两方面对造成白流苏悲剧性命运的原因作了简要分析,进而得出当代人在恋爱婚姻方面的深刻启示。
《隋唐演义》的女性观
作者: 蔡美云   来源: 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隋唐演义》   女人祸水    
描述: 与古代其他历史演义小说相比,《隋唐演义》在创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女性在作品中占据了比较重要的位置,并塑造出了一批性格比较鲜明的女性形象。该书表现出来的女性观极为复杂,其中既有进步的一面,也有迂腐、保守甚至落后的一面。作者热情地赞美了女性的才与智,肯定了她们追求婚姻自主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女性在历史上的作用,但同时又站在男性的立场,用传统的价值尺度衡量女性,因此对女性赞赏的同时又有诋毁,甚至丑化,在对女性的总体认识上重蹈了"女人祸水"的覆辙。
一曲悲壮的赞歌:论《法国中尉的女人》萨拉的“病”
作者: 程美林   来源: 海外英语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启蒙   萨拉   “病”   追求   自由  
描述: 《法国中尉的女人》是约翰·福尔斯的经典代表作,20世纪后现代主义的杰出代表。福尔斯创造的萨拉这一个性鲜明,行为独特的女性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映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热切讨论。在维多利亚时代,萨拉似的新女性形象是不被接受的,是遭唾弃的、是病态的。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萨拉的"病"呢?它将从萨拉勇于追求欲望,萨拉自制恶名和萨拉对查尔斯·斯密森的自我意识的启蒙三个方面来加以分析。
浅析贾宝玉的女儿观
作者: 曾善美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楼梦   贾宝玉   女儿观  
描述: 《红楼梦》中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其千姿百态的性格特征背后所蕴含的是不同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本文试从贾宝玉对那些和他有着或深或浅的爱情纠葛的女性的价值判断和情感取向出发,对其女儿观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 1 2 3 ... 6 7 8 ... 29 30 3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