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丁玲早期小说创作中的女性形象及启蒙色彩
作者: 吴智丽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启蒙   丁玲   女性形象  
描述: 过去对丁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小说的性别视角上,很少有从性别视角出发来观照女性启蒙。本文试图从"女性主义"和"启蒙"两个角度交叉观照丁玲早期的小说创作,深入挖掘女性启蒙的艰难性和复杂性,进一步了解丁玲的女权主义思想及小说中的启蒙色彩。
生命悲剧隐喻与文化启蒙符码的合一:萧红笔下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黄莉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启蒙   生命悲剧   萧红   女性  
描述: 萧红以独有的女性关怀坚持不懈地描写着女性世界,其笔下的女性形象蕴涵着生命悲剧隐喻和文化启蒙符码的双重寓意。这些女性人物,不仅透视出萧红对生命悲剧的深刻体认,以及对人的生存的巨大悲悯,而且承载着批判封建传统文化,呼唤女性的精神解放,从而重塑民族文化心理的寄意。
张艺谋电影女性形象的身体呈现与文化意味
作者: 李强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启蒙   空间   伦理价值   家国意识  
描述: 身体理论是思考和认知电影的新角度。张艺谋电影中的女性身体呈现以独特的轨迹展开和回旋,反映出新时期以来中国社会文化的变迁。《红高粱》狂放的身体呈现代表了新的现代性启蒙,《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等影片
斯达尔夫人文学创作中女性形象的审美现代性
作者: 赵佳音   来源: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斯达尔夫人   启蒙   审美现代性   女性  
描述: 斯达尔夫人的两部长篇小说《黛尔菲娜》和《柯丽娜》中的女性主人公都具有启蒙时代女性身上独特的特点。斯达尔夫人把现代女性定位为自主、独立的存在,批判传统男权社会中把女性视为男性附属品的思想,批判近代
妾家扬子住 便弄广陵潮——论社会言情小说《广陵潮》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刘明坤   申维   来源: 邯郸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启蒙   社会言情小说   女性形象  
描述: ,通过小说中的女性,我们可以了解晚清30年的变革,从众多女性的情感历程中,可以再现社会、时代的缩影,因此,我们以社会言情小说的开山之作——李涵秋的《广陵潮》为例,来分析过渡时期的女性形象,从这些人物形象身上,寻找中国小说所走过的道路,进而,把握社会言情小说的价值和启蒙的意义。
论社会言情小说《广陵潮》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刘明坤   申维   来源: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启蒙   《广陵潮》   社会言情小说   女性形象  
描述: 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生存状况是社会的一面镜子,中国古典小说中女性的情感及思想变革侧面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而近代社会言情小说家李涵秋的代表作《广陵潮》中的女性,在反映历史,描绘社会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通过小说中的女性,我们可以了解晚清三十年的变革,从众多女性的情感历程中,可以再现社会、时代的缩影。
性别媒介与现代家庭小说的兴起——以《中华妇女界》家庭小说专栏为中心
作者: 刘钊   来源: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启蒙   家庭小说   《中华妇女界》   性别  
描述: 清末民初文学的启蒙主旨是建构民族国家话语与个人话语,家庭小说恰好为两种话语的连接与融合提供了场域。在倡导女学、宣扬女权、塑造“国民之母”、推行“贤妻良母主义”的情境中,清末报刊中开始出现“家庭小说
论社会言情小说《广陵潮》中的新式女性形象
作者: 刘明坤   范秀君   来源: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启蒙   社会言情   知识女性   女性  
描述: 小说中的女性,我们可以了解晚清三十年的变革,从众多女性的情感历程中,可以再现社会、时代的缩影,因此,我们以社会言情小说的开山之作——李涵秋的《广陵潮》为例,来分析过渡时期的女性形象,进而,把握社会言情小说的价值和启蒙的意义。
“玩偶”被“娜拉”:一个启蒙时代的人造神话
作者: 宋剑华   来源: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玩偶”   启蒙   神话   “娜拉”  
描述: "娜拉"是中国现代女性解放运动的一面旗子,同时也是中国现代文学新女性形象的一个象征。男性启蒙者试图以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去唤起中国女性自我解放的现代意识;但新女性作家却以自身经历的"情殇"叙事,去
生命悲剧隐喻与文化启蒙符码的合一
作者: 黄莉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启蒙   生命悲剧   萧红   女性  
描述: 萧红以独有的女性关怀坚持不懈地描写着女性世界,其笔下的女性形象蕴涵着生命悲剧隐喻和文化启蒙符码的双重寓意。这些女性人物,不仅透视出萧红对生命悲剧的深刻体认,以及对人的生存的巨大悲悯,而且承载着批判封建传统文化,呼唤女性的精神解放,从而重塑民族文化心理的寄意。
< 1 2 ...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