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与小说创作的“同构性”:以茅盾译文《他们的儿子》和《蚀》中的女性描写为例
日期:2017.11.24 点击数:12
【类型】期刊
【作者】陆志国
【刊名】外国语文
【摘要】茅盾在1927年翻译柴玛萨斯的小说《他们的儿子》时夸大了女性的诱惑形象,其行为与他的翻译习性和目标文化场密切相关。茅盾对女性的书写模式在小说《蚀》三部曲中得到再现,反过来,对小说创作的期待也影响了译者翻译时采取的策略,揭示了翻译与创作之间的同构效应。
【年份】2013
【期号】第1期
【页码】114-118
【作者单位】洛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河南洛阳 (471022)
【分类号】H059;|I046
【全文挂接】读秀地址
【全文挂接】发现地址
相关文章
- 1、一段不容忽视的沉潜期——论五四前刘半农与《中华小说界》的结缘 作者:王国伟 年份:2015
- 2、论沉樱的文学翻译及与其小说创作的关系 作者:张苏曼 年份:2017
- 3、女翻译家沉樱及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熊莉 年份:2015
- 4、从《天仇记》中的女性形象谈翻译的话语性 作者:曾喆,陈昕 年份:2008
- 5、一个女译者眼中的女性形象:析杨必《名利场》译本中女性角色的翻译 作者:杜颖 年份:2010
- 6、女翻译家薛绍徽与《八十日环游记》中女性形象的重构 作者:罗列 年份: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