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美国重视发展学前教育事业(上)
作者: 陈厚云   方明   来源: 早期教育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教育事业   教育立法   教育投入   学前教育   幼儿教育  
描述: 近二三十年,美国经济持续发展,妇女参加工作人数不断增加,婴幼儿入托需求日益增强。同时,对学前教育近期与远期效果的研究,充分证明了良好的学前教育对孩子今后的学习与来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各种媒体对此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政府、社会各界、广大家长普遍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加之妇女运动的推动,学前教育事业得到迅速发展。
论五四时期李大钊、胡适和梁漱溟的两度“合作”
作者: 史云波   来源: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胡适   妇女运动   好政府主义   梁漱溟   李大钊  
描述: 李大钊、胡适、梁漱溟分别属于激进的社会主义者、温和的自由主义者、保守的新儒家学者 ,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和学思历程 ,以不同的方式关注并试图解决社会改造、文化重建等重大问题。由于在一些问题上存在着“共识” ,且私交甚深 ,“五四”前后曾共同参加李超女士追悼大会 ,并共同列名“好政府主义”。本文以上述两次“合作”为切入点 ,分析考察了三人在妇女运动和社会改造问题上的异同。
何不都来走一走?
作者: 国胜   来源: 健康大视野杂志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陈代谢   更年期   精神紧张   华盛顿   精神压力   妇女运动   雌激素   骨质疏松症   免疫系统功能   骨关节疾病  
描述: 步行,是一种温和运动。除了有行动障碍的以外,几乎人人可为,也易于持之以恒,尤其适合中年以上的人群。 人在静坐的时候,新陈代谢的速度会减缓,燃烧热量较少。而疾行不仅能够在过程中燃烧热量,即使在停下来之后也仍会燃烧一段时间。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中心妇女运动研究部主任韦恩·米勒给30岁以上妇女开出的“健康处方”是:每星期步行三到四次,每次一小时。
青春无悔
作者: 韩静   来源: 娘子关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天地悠悠,过客匆匆。我21岁进入市妇联,至今已有16个年头了。16年的妇女工作历程。有欢乐,有痛苦,有坦途,有曲折,有成功,有坎坷,可谓苦辣酸甜样样俱全。虽然在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中,我是那么平凡,那么普通,像路边一株不起眼的小草,像山河一滴没有色彩的水珠;但是我在本职岗位上,能够为阳泉妇女运动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分光和热,甚
图片新闻
作者: 暂无 来源: 紫光阁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中央国家机关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暨表彰大会于3月1日在北京举行。会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国务委员吴仪,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彭珮云在中南海紫光阁前接见了本次大会受表彰的全体
“身体叙事”的历史文化语境与美学特征——林白、埃莱娜·西苏的对读及其它
作者: 杨莉馨   来源: 中国比较文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体叙事   埃莱娜·西苏   林白   女性文学  
描述: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以林白等为代表的“身体叙事”是中国文学女性性别意识由浑沌而彰显的必然结果。“身体叙事”集中从身体的层面 ,对男性话语封锁进行了突围 ,并采取了鲜明的女性立场与视角。林白小说与埃莱娜·西苏理论话语的暗合 ,不仅有力地证明了“身体叙事”的上述美学特征 ,亦显示出其在理论建构及文本实践中一些不可忽视的局限所在
托尼·莫里森小说的叙述特色
作者: 高继海   来源: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叙述特色   黑人文化  
描述: 托尼@莫里森荣获199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作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其小说创作无论在主题还是在表现方法方面都有鲜明的个人特征.本文从莫里森的历史文化边缘处境入手,探讨了她作品的音乐和绘画特质,指出其创新之处在于吸纳了黑人民间口头文学的营养,有意识地解构白入主流文化的话语霸权,使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形成声势并走向成熟.
静脉输液患儿恐惧因素的调查及护理
作者: 赵琦   张兆明   来源: 齐鲁护理杂志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输注   恐惧   静脉内   护理  
描述: 目的:了解静脉输液患儿恐惧的原因,提高心理护理服务质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我院232例输液患儿进行恐惧心理及相关因素调查.结果:女性及学龄期患儿输液恐惧的发生率高于男性及少年期患儿(P《0.01,P《0.05);女性患儿对医疗环境、人际关系、耽误学习、穿刺疼痛、预感健康受到威胁因素的恐惧高于男性患儿(P《0.01,P《0.05).学龄期患儿对医疗环境、人际关系、穿刺疼痛方面的恐惧显著高于少年期患儿(P《0.01);少年期患儿对耽误学习、预感健康受到威胁的恐惧显著高于学龄期患儿(P《0.01).结论
论林黛玉形象的文化意蕴
作者: 李兢兢   来源: 2002中国水浒学会联会暨全国明清小说研讨会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璀璨夺目的女性形象,在她身上闪耀着作者曹雪芹理想与智慧的强劲光芒,她孤傲、脱俗、真纯的鲜活个性与对独立人格及价值的追求,使她成为文学史上所有女性形象中最独特的一个。她体现着中国文人丰富、深沉的文化底蕴和审美价值追求,凝聚着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历史文化进步的折光。
貂蝉故事的来源与演变
作者: 李伟实   来源: 文史知识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虚构方法   《三国志演义》   貂蝉故事   女性形象  
描述: 《三国志演义》中,貂蝉是一个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在司徒王允巧设的连环计中,为了维护汉家江山,她义无反顾,不惜牺牲自己,凭借天生美色,施展聪明才智,成功地离间了董卓和吕布,把董卓这个权倾朝野
< 1 2 3 ... 67 68 69 ... 75 76 7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