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美国华文文学中的大陆女性形象
作者: 李亚萍   来源: 中国比较文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同胞“他者”   美国华文文学   大陆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对美国华文文学中的大陆女性形象的变迁作了梳理,分别从台湾旅美作家和大陆新移民作家的视角展开对比分析,引出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同胞他者化论题的意义。
阿尼玛变形记:马华作家张贵兴小说《赛莲之歌》的分析心理学解读
作者: 刘志荣   来源: 中国比较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阿尼玛   原型   张贵兴   《赛莲之歌》   分析心理学  
描述: 本文从荣格分析心理学的角度,对集体无意识原型在马华作家张贵兴的自传性小说《赛莲之歌》中的表现进行了分析,尤其指出,小说中的几个女性形象——安娜·黄、凯、身患重病的小提琴手,都可视为阿尼玛原型在主人公心理发展过程中易形显影的外化投射,也恰可对应于阿尼玛发展的不同阶段。心理层面(尤其是潜意识心理)浓墨重彩的加入,使得热带少年的青春记忆,化成了一部错位纠缠的心理戏剧。
俄国象征派与但丁
作者: 郑体武   张煦   来源: 中国比较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但丁   俄国象征派   先知诗人   永恒女性  
描述: 中世纪诗人但丁提出的"诗为隐喻说"奠定了他与象征主义天然的亲缘关系,而他本人经由俄国象征主义诗人的译介和阐释,从原初的"人文主义作家"成为了象征主义的导师。本文尝试从永恒女性形象和先知诗人主题两个主要方面,解读但丁对俄国象征派代表人物的影响。如果说贝阿特丽齐与永恒女性的关系是但丁作品的内在精神和灵魂,那么但丁与先知诗人的关系则可以当作但丁作品的外延性特征来理解,对于这两个问题的阐释有助于我们认识俄国象征派诗人是如何看待自身与世界、与作品、与读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的,以及这些看法对他们接受经典作品产生了何种影响
郁达夫小说中的日本女人
作者: 陈晓兰   来源: 中国比较文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日本   女性形象   郁达夫  
描述: 郁达夫主要从政治军事、地域、文化和日常生活三个层面认识日本,他的日本观也表现出三重性,三者既分离又结合。在文学创作中,郁达夫个人与日本的关系主要通过跨种族的两性关系得以体现,性别意识与国族意识、男性身份与民族身份相互对立。小说中的日本女性形象体现了郁达夫对日本的道德评价,
“她者”的眼光: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女性主义形态
作者: 季进   余夏云   来源: 中国比较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外汉学   中国现代文学   女性主义  
描述: 本文通过抽样分析三部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来阐述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女性主义形态。周蕾将女性与中国现代性的问题,置于“看”与“被看”的双重视角中,强调观察与理解女性形象的方法与立场;刘剑梅从性别与权力的“表演式”关系入手,揭示“革命+恋爱”叙事模式背后女性与政治之间的互动;蓝温蒂强调来自传统的管规和现代的束缚,预设了“新女性”及其写作的尴尬位置。
晚清翻译小说中的妇女形象
作者: 孔慧怡   来源: 中国比较文学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语文化   福尔摩斯   英语文化   翻译运动   侦探小说   性格   女性形象   晚清翻译小说   语言文化   晚清小说  
描述: 晚清小说翻译运动的源起,和这个运动与当时政治、社会情况的关系,已有不少学者讨论过,我们不必(也不能)在这里作详细的说明。①光就本文要探讨的课题来说,我们应该~提的是自1890年开始,有一连串尝试移风易俗的社会运动,包括反缠足、反鸦片及提倡女子教育等等,在当时有识之士圈中取得极大的认同;晚清文人志士对新时代女性的歌颂,和他们提出的新女性典范,都足以说明当时中国社会意识到变革的需要,同时亦已有不少人提出新观念、新规范、甚至新词汇来迎合这种需要;②而整个晚清小说翻译运动可以说也是以这个变革需要为基础,得以蓬勃发
钱钟书先生的两封信
作者: 顾农   来源: 中国比较文学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离骚》   《管锥编》   角色转换   “比兴”说   钱钟书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求女”   女性形象   《宋诗选注》   图书馆  
描述: 最初知道钱钟书先生的大名,是在大学里读书的时候,当时一位老师指定我们读他刚出版不久的《宋诗选注》;该书之选目与常见者颇有不同,大有人弃我取之意,注释特别渊博浩荡,横无际涯,于是特别买了一本,但也并没有好好读。有时总觉得买了一本书就等于占有了其中的知识,反不如读借来的书那样上紧。老师还告诉我们,解放前钱先生还出过一本《谈艺录》,他还能创作,都很值得一读云云;可是在图书馆里借不到,解放前的书,一般不借给学生——线装书却可以借,也不懂是什么道理。认真读钱先生的书是《管锥编》出版以后,而我又要给学生讲古代文学的时
随便谈谈
作者: 陈思和   来源: 中国比较文学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狂人日记》   中国文学   比较文学   世界文学   研究对象   鲁迅   中国现代文学史   文学思潮   果戈理   女性形象  
描述: 随便谈谈
比较文学视野中的东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作者: 严明   来源: 中国比较文学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比较文学研究   女作家   女性主义文学   文学视野   西方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中国女性  
描述: Both stressing different cultural features of literary criticism,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have a revolutionary tendency to destroy the traditional theory system. Between the two critical methods, there is a kind of relations
第一届“妇女与文学”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
作者: 张晓全   来源: 中国比较文学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文学   女作家   妇女文学   女性意识   比较文学   世界文学   加拿大文学   女性话语   国际研讨会   女性形象  
描述: 第一届“妇女与文学”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