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娥川主人及其《生花梦》三集研究
作者: 王丽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小说史地位   《生花梦》三集   古吴娥川主人   历史文化内涵  
描述: 《生花梦》三集是娥川主人三部小说的总称,分别指《生花梦》十二回、《世无匹》十六回、《炎凉岸》八回。长期以来,由于版本的罕见,很少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实际上,《生花梦》三集虽然不能算上乘之作,但是它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过渡意义。本文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绪论,主要包括选题意义和研究综述。第二章主要介绍《生花梦》三集的版本、成书时间及作者概况。《生花梦》三集的成书时间在康熙年间,其版本情况颇为复杂,笔者通过多方查阅,对其版本进行了梳理。笔者通过对《生花梦序》、《世无匹》题辞和三书内容的分析,得知娥
揭开面具独舞
作者: 李鑫娜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童年体验   逃离意识   异邦异族   徐小斌  
描述: 徐小斌是一位值得研究的女作家,她的写作具有多面性,内蕴丰富,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阐释,目前关于她的论文研究主要集中在神秘主义和女性主义等方面。本文是一个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过程,重点分析了徐小斌作品中的女性情感、女性形象、女性命运,然后从心理学的视角追溯作家创作的原因和动机,发现童年的体验对徐小斌有着很深刻的影响。童年时期因为家庭的不和谐,父母重男轻女,作家没有得到充足的关爱,产生了不安全感,导致了对爱特别敏感和渴求。徐小斌塑造了很多带有她自身精神特质的女性,她们感情丰富,爱情道路上执着追求,却屡屡受挫。徐小
元代“水浒戏”女性意识研究
作者: 仇爱丽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淫妇   英雄   元代水浒戏   女性  
描述: 元代水浒戏是一系列描写英雄好汉的作品,但是剧作家在对这个英雄世界的构筑过程中,却忽略甚至是抹煞了女性的真实存在价值。因而关注水浒戏中的女性就具有了较为重要的学理意义,因为依据经典马克思主义观点,“妇女的解放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本文第一章在立足于文本细读和理论阐发的双向互动过程中,期冀从“贤妇型的男性想象:水浒戏中贤妇形象”、“睡美人型的男性建构:水浒戏中弱势被救女性”和“淫妇型的男性恐惧:水浒戏中淫妇形象”这三个角度分别对水浒戏中的诸多女性形象予以解析。第二章“传统伦理道德的固守与家庭依恋情绪
杨家将故事中的杨门女将形象研究
作者: 韩艺通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个案分析   演变   杨家将故事   杨门女将   思想文化背景  
描述: 杨家将英勇抗击外敌的故事在中国民间广泛流传,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其中武艺高强、英姿飒爽、与杨门男性同样保家卫国的杨门女将形象,尤其得到民间受众的欢迎。本文以杨家将故事中的杨门女将为研究对象,探讨这一形象群体产生和演变的过程,分析其独特的文学价值及其所反映的思想理念,并就这一群体形象的产生与明代社会的关系,略谈自己的看法。本文分绪论、第一、二、三章、结语五部分。第一章,探讨杨门女将形象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以有关杨家将的历史记载为源头,以相关题材的元杂剧、明代小说和清代、近现代地方戏曲等作品为考察范围,从女将
威尔弟歌剧《游吟诗人》中莱奥诺拉的人物形象塑造
作者: 董娜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威尔弟   审美特征   戏剧形象   音乐形象   莱奥诺拉  
描述: 威尔弟(1831--1901)是继罗西尼、贝利尼、多尼菜地之后19世纪意大利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他继承并发扬了意大利歌剧的优良传统,以更为深刻、现实的风格将意大利歌剧推向了顶峰,把由蒙特威尔弟开创的意大利歌剧传统发展到了更加完美的境界。威尔第成功地塑造了《游吟诗人》中女主人公莱奥诺拉这一人物形象,对其进行了非常细腻的心理刻画,将一位表面看来温柔、美丽、善良、单纯而同时又具有对爱情坚贞、执著、敢于与强权势力作斗争精神的女性形象惟妙惟肖地呈现在大家面前。本文主要立足于莱奥诺拉的戏剧形象分析和其主要唱段的音乐形
不朽的《卡门》
作者: 侯轶男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塑造人物   比才   法国   卡门   梅里美  
描述: 卡门,是法国作家梅里美小说《卡门》中的女主人公,自小说于1845年问世之后,卡门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迅即进入了世界文学女性形象之画廊,成为一个超越时代历史和民族国境的艺术形象。1871年,法国作曲家乔治·比才倾尽心血为《卡门》插上了音乐翅膀,将其搬上歌剧舞台。于是,卡门,这个桀骜不驯的女子以其强烈的感情飓风,独特的个性光彩,在世界舞台上久演不衰。四幕歌剧《卡门》作于1874年,比才作曲,剧情梗概是:在1830年西班牙的塞维尔城,性感美丽泼辣的吉普赛姑娘卡门爱上了已有未婚妻的龙骑兵班长唐何塞。在卡门的诱惑下,
论茨威格情爱小说中的爱情乌托邦
作者: 邓群芳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茨威格   男权意识形态   乌托邦   女权主义文学批评   爱情乌托邦  
描述: 本文主要以茨威格情爱小说作为切入点,通过辨析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对茨威格小说的误读指出:他的小说中的“爱情理想国”并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具有男权意识形态性质的,他的“爱情理想国”实际上是爱情乌托邦,在他的情爱小说中,爱本身已经成为一种信仰、一种宗教,成为通往其乌托邦世界的理想道路。他的爱情乌托邦就是试图以爱来拯救那个被战争异化了的世界。他以对爱的信仰、热情、意志和幻想来构筑这个爱的乌托邦世界。在辨析的同时,还梳理了女权主义文学理论的一些误区。全文共分为五章。本文的第一章是全文的基础。主要简述乌托邦概念在本文中的内
唐传奇中的凝视问题
作者: 吴瑾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凝视   凝视   过程主体   欲望   认同  
描述: 凝视概念是一个用来研究主客体交互关系的哲学概念。它经过萨特、弗洛伊德等哲学家的理论铺垫,最终由拉康正式提出。它告诉人们:“主体的看”总是被客体“缺席的观看”所主宰,并在“凝视的回望”中重构新的“主体”。随着电视、电影、广告等现代传媒的全面渗透,传统视觉中心主义与现代性的合谋使得主体在窥视——被窥视的梦魇中经受无尽的煎熬。这引发了哲学家对于视觉问题的重新思考。凝视概念的重要贡献是:它发现了主体的分裂——“观看(look)”与“凝视(gaze)”,从而成为人类瓦解视觉中心主义与现代性合谋的一种策略。女性主义借
文学翻译中人物形象与语境的依存关系
作者: 魏雪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翻译   语境   文本   驹子人物形象  
描述: 川端康成是日本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在日本文坛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笔下所描写的女性形象更是以其兼具东方之美的日本传统美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耗费其十三年时间完成的代表作《雪国》在女性的描写上更是有它独有的特色,其主人公驹子的塑造成功地展现了一个悲美而又坚强,执着于生的艺妓形象。本文将在介绍自20世纪70年代起,中国学者对驹子形象所进行的研究的同时,通过分析驹子形象的关键词汇在文本翻译中产生的问题,进一步展现《雪国》在中国的研究进展,明确驹子人物形象的文学翻译与全文语境的依存关系。本稿从绪论入
不朽的《卡门》
作者: 暂无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Bizet   character   Carmen   French   Meriee   shaping  
描述: 卡门,是法国作家梅里美小说《卡门》中的女主人公,自小说于1845年问世之后,卡门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迅即进入了世界文学女性形象之画廊,成为一个超越时代历史和民族国境的艺术形象。1871年,法国作曲家乔治·比才倾尽心血为《卡门》插上了音乐翅膀,将其搬上歌剧舞台。于是,卡门,这个桀骜不驯的女子以其强烈的感情飓风,独特的个性光彩,在世界舞台上久演不衰。 四幕歌剧《卡门》作于1874年,比才作曲,剧情梗概是:在1830年西班牙的塞维尔城,性感美丽泼辣的吉普赛姑娘卡门爱上了已有未婚妻的龙骑兵班长唐何塞。在卡门的诱惑下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