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歌剧《悲怆的黎明》中“白云”唱段的演唱
作者: 肖园园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歌剧《悲怆的黎明》   戏剧形象   白云   演唱技巧  
描述: 性之美和崇高之美。《悲怆的黎明》一经上演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广大观众和业内人士中获得好评。《光明日报》曾评论它的横空出世填补了中国民族歌剧界“10年来没有优秀歌剧的空白”。本文以剧中二号“白云”为
从原型角度研究托妮·莫里森的小说《所罗门之歌》
作者: 刘浩然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事件   所罗门之歌》   原型   人物   自然物  
描述: 《所罗门之歌》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妮·莫里森的第三部小说,也是其唯一一部关于黑人男性成长的小说。该部小说奠定了莫里森作为美国当代重要黑人女作家的地位,并获全国图书评论界小说奖。由于小说思想内涵深刻和艺术价值高超,国内外学者先后从不同视角对其进行了诸多有价值的研究,但在原型批评方面仍有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的空间。原型批评是二十世纪西方三大主流批评流派之一。原型是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人类所共享的集体无意识的可见性和象征性再现。它源自于人类数百万年所积累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经验,并通过遗传代代相传。尽管在不同的文学作
接受美学视角下小说《长恨歌》英译本的翻译研究
作者: 高姗姗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长恨歌》   接受美学   审美距离   翻译策略  
描述: 《长恨歌》是我国当代作家王安忆最有影响力的一部长篇小说。此小说语言华美,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刻画入木三分,得到了评论界的一致好评。作者通过对小说人物的描写,记叙了20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上海的兴盛衰落,小说以其独特的海派文化[作为以上海为中心的地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与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李伦新2005:44]吸引了大量的读者。其英译本由白睿文和陈毓贤两位汉学家共同翻译并于2008年发表。<br> 国内学者对《长恨歌》进行不同角度、不同深度的研究和探讨。例如,蒋文琴研究小说中女性人物的塑造
跨媒介传播视域下《白鹿原》中关中文化符号的解读
作者: 高盛楠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内涵   跨媒介传播   白鹿原   文化符号  
描述: 长篇小说《白鹿原》,是一部当之无愧的民族秘史,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小说出版二十余年以来受到了持久的关注。不少学者对作品进行过深入研究。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文化研究、社会历史研究、女性研究、比较文学研究、美学等方面。1998年《白鹿原》获得茅盾文学奖之后,踏上了跨媒介传播历程。先后进入了秦腔、泥塑、连环画、话剧、舞剧、电影多种媒介形式的传播。在《白鹿原》经典化的过程中,大众媒介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不同的媒介版本在时间跨度、角度选取、叙事方式的选择上均有所不同,但是其共同的成功之处在于通过塑造典型的
卡夫卡长篇小说中的权力叙事
作者: 徐丽亨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卡夫卡   权力   叙事   权利   女性  
描述: 卡夫卡长篇小说《美国》、《审判》、《城堡》一直以来是学界倍受关注的三部重要作品,其主题意蕴、美学思想、文化内涵、比较研究等有众多的著作问世,其中叙事手法和官僚制度也有涉及,但多数是对某一部作品的内容和创作技巧展开研究,笔者认为三部小说在叙事手法、主题意蕴和人物塑造上具有共通性,即都指向“权力”,不仅有学界认为的官僚制度权力,更是有社会权力、国家权力甚至内化为人的本质的“权力”,因此本文以“权力”为中心展开研究。本文站在意识形态批评、解构主义、女权主义以及修辞学、巴赫金对话理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等西方后
汉语语用能力测试评分员效应的实证研究
作者: 陈文捷   来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评分员比较   多层面分析   汉语语用能力   评分员效应  
描述: 参与了该研究。在6位评分员当中,3位来自中国北方地区,3位来自南方地区,3位男性,3位性。研究结果显示,6位评分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都在可接受范围之内,但评分员间严厉度差异较大,存在18个严厉度层级
爱默生权利思想与美国社会运动
作者: 曾蕊蕊   来源: 北京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团结合作   自立   妇女运动   爱默生   废奴运动   权利思想  
描述: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1803-1892)是美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超验主义思想中蕴含的权利思想对当时的美国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它否定了上帝的绝对权威,确定了个人的神圣性,唤醒了人们的自我意识。他号召个人在自立的基础上,相互团结争取自身的合法权利,必要时可以采取武力。同时,爱默生将自己的权利思想积极运用到政治生活中,积极参与废奴运动和19世纪美国第一次妇女运动,推进了美国社会运动的发展。通过结合爱默生的演讲和文学作品,本文从时代背景、思想来源两方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儿童保育工作:以保育机构为中心
作者: 于美丽   来源: 中共中央党校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抗日战争   儿童教育   中国共产党   儿童保育  
描述: 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重要时期,广大抗战将士、劳动妇女积极参加抗战和生产工作,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日本侵略者对抗日根据地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把部分中国儿童掠到日本实施奴化教育,然后再送到中国残杀自己的同胞。儿童问题关系到民族的未来,成为中国共产党不容忽视的紧迫问题。为了培育民族后代,中国共产党提出“重视保育事业,抚养革命后代”和“一切为了孩子”的口号,在革命根据地制定了许多儿童教育的方针、政策,组建了儿童保教队伍,创办了洛杉矶托儿所、延安保育院等儿童保教机构,实行“保教合一
致逝去的理想主义:从社会历史批评角度来分析《大街》中卡罗尔的理想主义
作者: 史高杰   来源: 四川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大街》   卡罗尔   理想主义   社会历史批评主义   辛克莱尔·刘易斯  
描述: 辛克莱·刘易斯是美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这项荣誉标志着国际文坛对于美国文学的承认和接纳,标志着美国文学作为独立民族文学正式登上了世界文坛,而作品《大街》正是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要文学作品。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刘易斯先后出版了五部文学作品,《大街》是他文学创造生涯的一个高峰,该小说先后被再版28次,被称为“20世纪美国出版史上最轰动的事件”。本篇论文从社会历史批评主义的角度,对《大街》中的女主人公卡罗尔的理想主义进行了深刻解读。社会历史批评,从文学本质上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一九二八年南京市“废娼运动”论析
作者: 杨洋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民国   废娼运动   1928   南京  
描述: 娼妓业是一种从事卖淫行当的古老职业,主要群体为女性,绝大多数集中在城市中。通常,娼妓被世人认为是低贱的社会底层人群,受到他人的鄙夷,不为社会所理解。19世纪上半叶以来,中国持续受到西方列强的“冲击”,包括经济上的入侵、政治上的压迫与文化上的渗透,外来事物既给中国人的生活带来了新鲜的元素,也使很多传统行业渐趋消失,但某些行业却意想不到地兴盛起来,娼妓业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近代中国的娼妓业呈现出“繁荣”的局面,原因有许多方面:政治上是中国政府对娼妓业采取保护政策,带动城市社会的畸形繁荣,官方通过征税增加财政
< 1 2 3 ... 242 243 244 24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