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大街》】搜索到相关结果 6 条
-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大街》中的“新女性”形象
-
作者:
高虹
来源:
科学咨询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街》
影响
“新女性”
-
描述:
《大街》使名作家辛克莱·刘易斯成为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作家。本文用波伏娃女性主义思想分析了《大街》主人公卡萝尔的“新女性”形象,并简述了该文学形象对当时美国社会的影响。
-
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大街》的女主人公卡萝尔
-
作者:
ZHANG
JINGLIANG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大街》
波伏娃
卡罗尔
女性主义
-
描述:
辛克莱刘易斯是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一,他是美国第一个摘得诺贝尔奖的作家。《大街》是刘易斯成名的开端,它让刘易斯在当时被国内外的读者熟知。这部小说描写的是一个小城镇的生活,女主人公卡罗尔米尔福德是一个怀抱理想主义的年轻姑娘,她嫁给了一个乡村医生并在一个叫戈镇的小镇住了下来。卡罗尔处在追求自己进行社会变革的梦想和个人幸福的两难之中,她的困境折射出一个国家徘徊在新潮的混杂文化和传统的偏狭之间。本篇论文旨在从女性主义的角度重新解读卡罗尔这个人物形象。依据波伏娃的女性主义理论,本文作者试图解析卡罗尔的
-
积极构建下的消极颠覆:女性主义视角看刘易斯的《大街》
-
作者:
张申华
来源:
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大街》
父权制度
新女性
女性主义
-
描述:
提起辛克莱·路易斯的小说《大街》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他对美国小镇的辛辣讽刺和对新女性卡罗尔的塑造。然而作者借助女主角的经历与视角,在完成他对小镇讽刺目的的同时,却在更深的角度上瓦解了卡罗尔的新女性形象。本文在对文本深入解读的基础上,从女权主义的角度出发,发掘出作者在刻画卡罗尔这一"新女性"的目的意图,采用的多种艺术表现手法,以及他是怎样利用这些手法实现对卡罗尔话语权以及思想行为的控制,从而揭示路
-
辛克莱•刘易斯笔下的新女性形象
-
作者:
熊伟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安?维格斯》
辛克莱?刘易斯
《职业》
《大街》
新女性
-
描述:
辛克莱•刘易斯笔下的新女性形象
-
致逝去的理想主义:从社会历史批评角度来分析《大街》中卡罗尔的理想主义
-
作者:
史高杰
来源:
四川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大街》
卡罗尔
理想主义
社会历史批评主义
辛克莱尔·刘易斯
-
描述:
辛克莱·刘易斯是美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这项荣誉标志着国际文坛对于美国文学的承认和接纳,标志着美国文学作为独立民族文学正式登上了世界文坛,而作品《大街》正是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要文学作品。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刘易斯先后出版了五部文学作品,《大街》是他文学创造生涯的一个高峰,该小说先后被再版28次,被称为“20世纪美国出版史上最轰动的事件”。本篇论文从社会历史批评主义的角度,对《大街》中的女主人公卡罗尔的理想主义进行了深刻解读。社会历史批评,从文学本质上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
辛克莱·刘易斯笔下的新女性形象
-
作者:
熊伟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辛克莱·刘易斯
美国文学
《职业》
《安·维格斯》
生存困境
《大街》
新女性形象
-
描述:
辛克莱·刘易斯(Sinclair Lewis,1885—1951)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标志性的作家。其文学创作在20世纪20年代达到顶峰,被评论家们誉为他所处时代多角度生活的观察者、评论者和优秀的讽刺家、批评家。以往评论界所关注的刘易斯的作品,大都是他在20年代发表的五部小说--《大街》(Main Street,1920),《巴比特》(Babbitt,1922),《阿罗斯密斯》(Arrowsmith,1925),《埃尔默·甘特利》(Elmer Gantry,1927)和《陶治沃斯》(Doadswor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