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清教下的欲望
作者: 陶婷婷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欲望   尤金·奥尼尔   清教主义  
描述: 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清教主义对美国人的早期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但随着19世纪中晚期清教主义的衰落与现代意识的发展,许多现代作家把反清教思想融入其创作之中。尤金·奥尼尔是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剧作家,他在20世纪20年代集中创作出一系列的反清教戏剧。本文将重点深入奥尼尔的两部典型反清教戏剧《榆树下的欲望》和《悲悼三部曲》,探讨清教下被压抑的性欲和无节制的物欲,表达奥尼尔对现代社会中逐渐衰落的清教信条的否定。他吸收弗洛伊德的性欲理论和尼采的酒神精神学说来塑造叛逆的女性形象,旨在批判清教的“自我否定”。尽管女性的反
《源氏物语》的家族意识
作者: 吴松梅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家声   家族   门第   《源氏物语》   女性  
描述: 《源氏物语》问世于11世纪初,作为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古典文学作品之一,常被誉为“日本的《红楼梦》”。作者紫式部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她所处的时代,正是上层贵族通过与皇室联姻不断蚕食皇权的摄关时代,所以作者的个人经历以及贵族择偶时对对方门第的重视等特征都反映在了《源氏物语》中,而女性的婚恋背后往往伴随着一部家族的兴衰史。在现有的关于《源氏物语》的家族、门第的研究中,绝大部分都着眼于作品中男性的门第观念,从男性人物入手考察他们对于先祖遗愿的践行、门第的维护等等,而从女性人物的角度出发系统研究其家族意识的成果非常少
历史的重与轻:大陆土改小说的两种书写
作者: 舒畅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历史   权威话语   知识分子   叙述   乡村伦理   农民   女性  
描述: 在表现新中国建立前后土改运动的当代大陆小说中,60多年只有两种基本的叙事形态:一种重在揭示其重要历史意义,肯定其合理进步性;另一种则旨在消解意义,从人性角度提出质疑。土改小说可以找出一条较为清晰的变化线索:从国家主流话语对乡村伦理道德、乡村秩序的置换,到国家主流话语不复强势,人性光芒复苏。 土改小说中的农民,重在表现其阶级觉悟的形成、社会主体地位的确立,实则缺乏真正的主体性和理性。对知识分子严苛的思想改造过程,流于外在形式,忽略了他们真正的内心世界。女性形象则承担了讲述妇女解放婚恋自由等土改意
《欲望号街车》中布兰奇的错觉
作者: 肖宇香   来源: 中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布兰奇   错觉   田纳西·威廉斯   《欲望号街车》  
描述: 田纳西·威廉斯尤其擅长细腻刻画女性人物的复杂心理,并因此而闻名于世。《欲望号街车》中的布兰奇是他创作的诸多女性形象中最让人难忘的一个。布兰奇的一切都引起了国内外评论家、学者的极大兴趣,当然也包括了她的错觉,但是绝大多数人对其错觉研究都只是浅尝辄止,基于此,本文作者决定进行此项研究。论文主体由三章组成:第一章对布兰奇错觉的表现进行了探讨。首先,无论她的追求者们有多么不同,他们和艾伦区别有多大,布兰奇把所有有艾伦特征的人都定义为她的理想爱人。其次,布兰奇盲目地把她的摧毁者们奉为救星,因为她没有能力看透他们,没
妙玉与黛玉的“双面一体”探论
作者: 沈卓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双面一体   《红楼梦》   妙玉   林黛玉  
描述: 《红楼梦》中塑造出数十位个性鲜明,命运多舛的女性形象。笔者通过研读红楼梦的文本,发现第一主角黛玉和十二钗之一的妙玉之间有着种种微妙的联系,于是提出了一个关于妙黛关系的设想,即妙黛二人是“双面一体
布罗迪小姐的悲剧
作者: 李茵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由   存在主义   责任   异化  
描述: 缪丽尔?斯帕克是英国现代文学发展里程中不可忽视的人物。作为一位极具洞察力的作者,她十分关心现代人的生存,尤其是女性的生存状况。而她对现代人生存问题的态度由她的小说作品中就可见一斑。《布罗迪小姐的青春》作为斯帕克作品中最具影响力的,一直以来受到极大关注。 本文将运用萨特存在主义理论中关于自由,责任和异化的观点来解读这部小说的女主人公布罗迪小姐,探寻其悲剧的根源。萨特认为,存在主义是关于人类的存在,相对于他人的存在。它必须考虑到其他人,但人类的生存是其重点。人的存在并不是按照某种事先设计好的路线而
从符号学角度研究中国当代商业电视广告中的男性形象
作者: 李爱哲   来源: 北大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形象   电视广告   符号学  
描述: 在一些商品的消费调查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男性购买者越来越占据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一些日用品方面。这就要求广告的设计不能只将眼光放在女性形象身上,而应更多的考虑男性形象。目前,很多广告,如运动品牌服饰、手机、酒、汽车等都纷纷启用男性模特。可以说,男性形象已经成为了广告设计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有着其特殊的审美价值及商品品牌价值。在以女性为主的广告领域中,男性的阳刚之美同样应该是被人欣赏的,他们可以为广告增添更多丰富的元素。因此,研究广告中的男性形象无疑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
对艾米丽·狄金森超现实死亡诗的梦心理学解读
作者: 李黎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狄金森   超现实     死亡   弗洛伊德  
描述: 艾米丽·狄金森的超现实死亡诗歌以女性第一人称讲述自身死亡或死后经历。在这些诗作中,狄金森笔下的死者从别具一格的角度向世人展现了一个个有情感有欲望的生动的女性形象。本文摒弃了此前狄金森研究中精神分析批评的狭隘视角,将狄金森的超现实死亡诗歌与梦进行类比,建立两者之间的相似关系,从而得以将这些诗作作为对自身死亡梦境的描写,并借鉴弗洛伊德的梦心理学理论解读这些作品。弗氏释梦的主要依据有两个,即梦中元素的象征意义和梦者的自由联想。本文对释梦方法略作改动,以与狄金森的超现实死亡诗构成互文关系的文学传统代替自由联想,使
何玉茹小说论
作者: 赵倩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精神困境   何玉茹   温和   有意味的形式  
描述: 何玉茹是当代河北文坛一个独特的存在,自1986年成名作《绿》发表以来,她的作品越来越为读者所关注,如今,何玉茹已成为河北颇具实力的女作家。然而,何玉茹的文学事业也存在困境,如何在时下喧嚣纷扰的文坛中脱颖而出,实现艺术生命的二次喷薄成为摆在何玉茹创作道路中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目前,学界对于何玉茹小说的研究为数不多,从整体角度对她的小说进行全方位关照的更是凤毛麟角。本文在全面深入地解读何玉茹小说的基础上对其女性题材小说、小说的精神困境以及艺术形式几个方面进行了剖析。 本论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何玉茹
多丽丝·莱辛作品中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解构分析
作者: 王艳君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英国文学   小说《野草在歌唱》   逻各斯中心主义   解构分析   文学创作   种族关系   莱辛作品   男权主义  
描述: 作为英国文学最具有影响力的女作家之一,多丽丝·莱辛以多变的文学视角和丰富的文学成果享誉世界文坛。其作品几乎涉及二十世纪各个方面:种族主义、共产主义、女权主义、神秘主义、现代心理学等等。而莱辛作品的最基本主题则是探讨不同种族以及两性之间的关系。 在近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中,莱辛孜孜探寻个人在现代社会如何寻求完整人生的道路,无论面对着怎样的挑战。莱辛以此来挑战传统的逻各斯中心主义。在莱辛的很多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她解构逻各斯中心的足迹。《野草在歌唱》和《金色笔记》只是莱辛解构逻各斯中心主题的两个代表作。 出版
< 1 2 3 ... 213 214 215 ... 229 230 23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