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失掉了爱的心板:萧红笔下的受难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郑春凤   来源: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萧红   死亡   女性形象  
描述: 自己的名字,她们如同动物般挣扎在生与死的轮回场上。萧红是一位热衷描写死亡的作家,但她没有一般作家关于死亡的诗意化想象,更多的指向了死亡本身。萧红以她深邃的内在质询探索着女性的命运,提示着女性悲剧的深层文化根源。
《南方与北方》中死亡的含义
作者: 宿丹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玛格丽特   成长   《南方与北方》   死亡  
描述: 盖斯凯尔在其第二部社会问题小说《南方与北方》中涉及到了五位人物的死亡。借助死亡的主题作者塑造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女性形象,同时,作者还探讨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现实问题。
奧菲莉亚的死亡美学浅析
作者: 王鹤鸣   来源: 神州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奥菲利亚   美学   死亡   哈姆雷特  
描述: ,她是悲剧的,夹在两个派别中间的她别无选择,备受煎熬.奥菲利亚的父亲是宫中御前大臣,因参与宫廷阴谋被哈姆雷特误杀;而她深爱的王子在复仇的火焰包裹下愈加不可亲近,甚至离她而去.双重打击下,奥菲莉亚精神受创,最后只能选择死亡.本文将重点放在分析奥菲莉亚的死亡所体现的美学意义.
奥菲莉亚的死亡美学浅析
作者: 王鹤鸣   来源: 神州(下旬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奥菲利亚   美学   死亡   哈姆雷特  
描述: ,她是悲剧的,夹在两个派别中间的她别无选择,备受煎熬.奥菲利亚的父亲是宫中御前大臣,因参与宫廷阴谋被哈姆雷特误杀;而她深爱的王子在复仇的火焰包裹下愈加不可亲近,甚至离她而去.双重打击下,奥菲莉亚精神受创,最后只能选择死亡.本文将重点放在分析奥菲莉亚的死亡所体现的美学意义.
乡土·性别·死亡——回族女作家马金莲小说叙事主题研究
作者: 杨慧娟   来源: 昌吉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回族女性   诗意家园   悲情乡村   死亡  
描述: 。在细致朴实的叙事中,作家始终关注着西部乡村回族女性的生活命运,塑造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回族女性形象。她的笔下,浮沉在岁月长河中的乡人们的生命尊贵而丰饶,即使死亡,亦有一种肃穆宁静的风度。马金莲的创作扎实、厚重,是优秀的文学永远来自于大地与泥土的最佳证明。
哈代笔下苔丝的死亡意识解读
作者: 涂兰娟   来源: 太原大学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死亡意识   苔丝   死亡  
描述: 苔丝是托马斯·哈代笔下一个充满魅力又颇受争议的女性形象,她既有着宿命式的服从又有着至死不悔的顽强反抗,对于死亡她有着不同一般的独特意识和态度,她的最终死亡更是带给人们无穷的启示.对苔丝死亡意识产生的过程及原因进行分析,可知哈代作为跨世纪的伟大作家对死亡这个重大的人生问题的深刻而复杂的理解.
《晚安,妈妈》中死亡之我见
作者: 王珏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选择   救赎   死亡  
描述: 《晚安,妈妈》是玛莎诺曼的代表作,在这部以自杀为题材的戏剧中,她成功的塑造了一个敢于追求真我,一反常规做法的主人公——杰茜的女性形象,让人对死亡,对生命有了重新的思考和认识——生非生,死非死。
“三言”中的“香消玉殒”:试论“三言”中的女性之死
作者: 申秀云   来源: 北方文学(中)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死亡   三言   女性  
描述: 冯梦龙的“三言”塑造了众多个性特征和独特魅力的女性形象,其中有不少女性在她们生命最光亮的时候就停止了生命,这些女性有养在深闺的大家闺秀、勇敢追求的市井女子和敬而爱之的节女烈妇。她们有的是因为追求爱情婚姻的艰难,有的是维护自我尊严和实现价值的无奈之举,还有是薄情负心的刽子手造成的。这些典型的女性生命之陨落带给人更多的更多的感受和思考。
《裸地》之“裸”
作者: 林溪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裸地   死亡   土地   女性  
描述: 葛水平的长篇小说《裸地》,描述了河洼谷的劳作和暴店镇的日常景观,也展现了各色人等,作者将这些丰富的构成元素放置在“裸地”上.裸地之“裸”,首先是指事件的发生地之一河洼谷和暴店镇.其次,“裸”也是小说人物形象尤其是女性形象的独特表现形式,以及“死亡”的承载方式.
死亡”与“自我救赎”——余华小说主题价值解读
作者: 张富翠   来源: 作家·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题   死亡   余华小说   自我救赎  
描述: 目前针对余华的研究资料可以简单地总结为以下几类:先锋小说的转型、女性形象的研究、小说的结构方式、暴力的研究等。本文所主要解决的就是弥补余华小说主题研究资料的虚无之处,让“死亡”与“自我救赎”这两个点
< 1 2 ... 5 6 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