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精神困境】搜索到相关结果 16 条
-
论李娟散文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艾成伟
胡昌平
来源:
昌吉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困境
女性世界
边缘化环境
家庭本位
-
描述:
李娟散文中的女性形象整体上都表现出在不同文化之间游离,不断遭遇精神困境的生存状态。从深层次上说,这种表现是李娟通过散文构建纯粹女性世界的一部分,更是她对当代边缘化人物的严肃思考。
-
“兔子四部曲”中简妮丝“逃跑”之探析
-
作者:
郭丽英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原生家庭
自我寻找
精神困境
逃跑
-
描述:
约翰·厄普代克是美国当代文坛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创作了许多广为人知的经典作品。自1960年以来,厄普代克以“兔子”哈利·安斯特朗为主角,陆续创作了“兔子四部曲”,内容涉及广泛,有人称之为“美国断代史”。但不得不提的是,在其第二部《兔子归来》中,作家一反常态,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崭新的女性形象——哈利之妻,即简妮丝。本文力图聚焦在对哈利之妻简妮丝的“逃跑”分析上,主要就其逃跑的原因、逃跑背后的心路历程、逃跑的意义等三方面进行阐释,以期能对她的逃跑行为做出较为清晰的分析和评判,从而挖掘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人普
-
独立的困境:方方《水在时间之下》的女性观照
-
作者:
张小龙
来源: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精神困境
方方
《水在时间之下》
-
描述:
方方小说《水在时间之下》塑造了水上灯、玫瑰红、李翠、慧如等分别具有新、旧伦理特性的女性形象,展示了不同的女性生存、抗争模式,揭示了女性的精神困境。
-
独立的困境
-
作者:
张小龙
来源: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精神困境
方方
《水在时间之下》
-
描述:
方方小说《水在时间之下》塑造了水上灯、玫瑰红、李翠、慧如等分别具有新、旧伦理特性的女性形象,展示了不同的女性生存、抗争模式,揭示了女性的精神困境。
-
寄居者的精神困境——评严歌苓移民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封恩临
来源:
北京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寄居者
精神困境
美国华文文学
严歌苓
-
描述:
严歌苓(1958—),著名美国华人女作家,新移民作家的优秀代表之一,同时也是好莱坞的专业编剧。严歌苓从小深受中国文化的熏陶,早期在同为作家的父亲的影响下创作了一些作品,并获得了很多奖项,这样的创作经历为她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使她走上更加纯熟完善的文学创作之路。20世纪90年代严歌苓留学美国,进入哥伦比亚艺术学院攻读英文写作硕士学位,而后一直致力于小说创作。美国留学生的身份和移民生活的种种亲身体验,激发了严歌苓新的创作灵感,于是她的创作重点逐渐转移到移民文学上面,此后佳作不断。在这些作品中严歌苓
-
何玉茹小说论
-
作者:
赵倩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精神困境
何玉茹
温和
有意味的形式
-
描述:
何玉茹是当代河北文坛一个独特的存在,自1986年成名作《绿》发表以来,她的作品越来越为读者所关注,如今,何玉茹已成为河北颇具实力的女作家。然而,何玉茹的文学事业也存在困境,如何在时下喧嚣纷扰的文坛中脱颖而出,实现艺术生命的二次喷薄成为摆在何玉茹创作道路中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目前,学界对于何玉茹小说的研究为数不多,从整体角度对她的小说进行全方位关照的更是凤毛麟角。本文在全面深入地解读何玉茹小说的基础上对其女性题材小说、小说的精神困境以及艺术形式几个方面进行了剖析。 本论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何玉茹
-
美国南方女性的精神困境:凯瑟琳·安·波特短篇小说女性人物分析
-
作者:
李立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精神困境
凯瑟琳·安·波特
南方女性
-
描述:
凯瑟琳·安·波特(Katherine Anne Porter,1890-1980)是当代美国文坛上一位杰出的小说家,以其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愚人船》而知名.她一生发表的作品虽然为数不多,总共包括四个短篇小说集和一部长篇小说,但却为当代文坛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作者也赢得了无数奖项和荣誉.?
-
追寻与缺失:论张洁小说中女性的自我认同
-
作者:
钱雁华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认同
精神困境
叙事
女性
-
描述:
张洁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而独特的女作家,她一直深刻关 注着女性命运和心理。张洁的小说创作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序列,一个女性寻找 并建构自我的序列,其小说中的女性人物表现出了强烈的自我认同意识。 本文试图从自我认同角度切入张洁小说文本,从自我认同发展演变、自我 认同的精神困境和自我认同中的叙事演变三方面入手来分析张洁小说中女性主 体性建构历程,并力图图解三个层面表现为彼此一致的逻辑关联。 本文除前言和结语外共分三章,前言概述了张洁研究的背景及现状,辨析 “自我认同”和“女性自我认同”等概念。 第一章梳理张
-
雪域高原上的“女神”时代:当代藏族女作家汉语小说论
-
作者:
郑洪娜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民族历史
精神困境
当代藏族女作家
女性心灵
-
描述:
民族女性文学一直在主流文学与男性话语霸权的夹缝中艰难前行。1990年代中后期,一批具有现代意识的藏族女作家登上文坛,力图通过小说创作,摆脱民族女性文学双重边缘的尴尬地位。以央珍、梅卓、格央、白玛娜珍、尼玛潘多等为代表的藏族女作家,开启了藏族文学的“女神”时代。民族身份与性别身份的双重视角,使她们的小说既浸润了鲜明的藏文化色彩,又表现出强烈的女性意识。一方面,在民族传统与现代文明发生激烈碰撞的当下,她们执着于对藏民族历史的书写。“边缘性”的尴尬位置,促使她们将目光投向民族历史中的“边缘地带”。在反思民族痼疾
-
女性文学与文化研究:女性困境--“书写”与“行走”:通往救赎之路-知识女性的精神困境与自我超越
-
作者:
齐红
来源: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困境
行走
书写
知识女性
西蒙·波伏娃
-
描述:
今天,知识女性的生存境遇尽管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不平等的阴影仍然随处可见。在保持独立性与实现个体价值的过程中,她们比男性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也更容易陷入某些精神的困境。如何才能让自己从困顿、崩溃、灰暗乃至绝望的心绪中摆脱出来,从而获得最后的“超度”,这是许多女性作家和女权理论家们一直思考和探讨的问题,虽然尚未得出明确统一的答案,但是写出“女性圣经”《第二性》的西蒙·波伏娃以及其他一些女作家们,已经用自身的经验向我们证明:“书写”与“行走”也许是通往女性自我救赎之路的一座很好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