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追求独立人格的凄楚心声:论左棻《离思赋》的女性文学价值
作者: 青荣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离思赋》   价值   左棻   情志   女性  
描述: 左棻的《离思赋》围绕与亲人隔离的遭遇大力宣泄其孤独凄苦之情,在文学史上比那些多为待临望幸之怀的宫怨诗赋更富有情志。它所揭示的女性生命和精神所受到的戕害的内容以及强烈地摆脱人身束缚,追求独立人格的进步精神是女性文学的深刻价值之所在。
近现代科尔沁叙事民歌中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白永梅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科尔沁叙事民歌   社会文化根源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组成。绪论主要说明了研究目的、意义、方法以及前人研究的概况。第一章探究了近现代科尔沁叙事民歌的社会文化根源;第二章将叙事民歌中的女性形象分成正面和反面两大类,再对这两大类中的女性形象进行了详细分类,并分别论述。
两个女人命运的殊途同归: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大宅门》中杨九红和李香秀的悲剧根源
作者: 杨晨   来源: 活力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度   悲剧根源   相似之处   女性主义  
描述: <大宅门>是郭宝昌历时四十年创作的-部自传体小说,并通过电视剧的传播形式被人们所熟知.<大宅门>中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其中杨九红和李香秀两个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主要人物,表面上看似乎是一对矛盾的对象,但究其悲剧命运的根源二者都是残酷的封建社会父权制度迫害下悲剧人物的代表.本文主要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来分析封建社会父权制度和封建社会伦理道德是造成杨九红和李香秀二者的悲剧根源.
女性主义视角下战争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以《永别了,武器》与《裸者与死者》为例
作者: 张千会   来源: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化   美国战争小说   在场   缺席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描述: 战争是美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建国以来,这个仅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年轻国家先后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平等经历了无数大大小小的战争。对战争的深刻反思使许多杰出的美国小说家创作了一部又一部以战争为题材的优秀小说。在小说创作中,小说家通常把写作重心放在对参战主体(即男性士兵)的刻画上;文学批评家们通常集中研究的对象也是男性人物而非女性形象。 本文选取两位亲历战争的老兵海明威和诺曼·梅勒的两部代表作品——《永别了,武器》(1929)和《裸者与死者》(1948),应用女性主义批评方法深入剖析两部战争小说对
大众文化背景下女性文学的繁荣及其审美流向分析
作者: 全朝阳   来源: 山花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20世纪以来,大众文化已经悄然无声地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我国而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商品经济蓬勃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兴盛于90年代的中国大众文化正在逐渐改变着传统的文化模式.大众文化一方面为女性写作提供了更宽阔的创作空间,另一方面又因为其强烈的渗透性并通过自身信息和受众的大量性、形式的流行性和模式化、观赏的日常性和效果的愉悦性以及商业性等特征对女性写作的发展起着巨大的影响.
论新生代女性“另类话语”写作的审美取向
作者: 暂无 来源: 名作欣赏·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学受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而加速了传统文化的转型。90年代新的文化语境促使中国文坛冲破以往单一的格局,开始形成多元共生、互溶互补的新文化局面。尤以卫慧、棉棉等为代表的70年代女作家登上文坛,以其对个体价值的极度尊崇、对主流文化的拒斥,以及对日常庸众的蔑视而形成了“另类”文学话语现象。 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学受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而加速了传统文化的转型。90年代新的文化语境促使文坛冲破以往单一的格局,开始形成多元共生、互溶互补的新文化局面。尤以卫慧、棉棉等为代表的70年代女作家登上文坛,以
中国现代家族文学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梁珂珺   来源: 聊城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学价值   家族文学   家族文化   女性形象   形象意义  
描述: 本文论及的家族文学是宽泛意义上的现代家族文学。主要是指以“家族”为直接的题材资源、创作背景、审美载体和艺术表现范畴的文学叙事作品。在此也包括只有夫妻或者父母和儿女组成的“家庭”,即社会学意义上的所谓“核心家庭”。在家国同构的中国社会中,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批的作家曾创作大量关于家族叙事的文本,现代家族文学文本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br> 只是研究者多将探究的目光聚焦于作为家族支柱的男性身上。作为家族附庸的女性形象虽也得到了关注,相较于男性形象研究,却还比较薄弱,研究成果较少,尤其是全面
媒介中的女性形象分析——以电子杂志《澜》为例
作者: 李维佳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电子杂志   《澜》   女性形象  
描述: ,以电子杂志《澜》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内容分析的方法,对其在文字版面、图片版面、广告版面以及网络互动方面塑造的
《牡丹亭》与《红楼梦》的两种关怀:「情」与「女性」
作者: 王月华   来源: 国立中山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红楼梦     关怀   女性  
描述: 本文以《牡丹亭》與《紅樓夢》為材料,置之於中國明清女性研究的版圖上,借「情」與「女性」之相承轉化的書寫,證明文本乃為作家建立人文關懷之鉅作。研究動機在於:第一、現代研究路向有整合的趨勢,傳統文本與現代研究學門可以如何整合而得致不斷的詮釋可能?第二、以文本而言,從歷史中的時間與空間來看《牡丹亭》與《紅樓夢》,其文本的最大意義在哪裡?第三、應當如何評比《牡丹亭》與《紅樓夢》二者文本精神之間的承續與轉化?在學術上,本文一方面延續筆者「清代紅樓夢繡像研究」(1992),該書處理《紅樓夢》小說繡像在清代流傳之審美觀
肥胖停经後妇女运动中机械性换气限制、呼吸模式与换气反应之探讨
作者: 陈文郁   来源: 台湾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肥胖   机械性换气限制现象   吐气气流限制   停经後妇女   动态肺容量  
描述: 蒙對呼吸的調控會隨著停經狀態而調降。因此,我們推論肥胖合併停經造成性荷爾蒙的下降會導致這些婦更容易在運動中產生呼吸機械性限制,進而惡化運動呼吸困難的感覺及降低運動能力。本研究目的是探討肥胖停經後婦
< 1 2 3 ... 130 131 132 ... 229 230 23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