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来源:名作欣赏·下半月】搜索到相关结果 5 条
-
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观
-
作者:
暂无
来源:
名作欣赏·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本论文从性别视角出发,通过分析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探究海明威矛盾而复杂的女性观,并深层次探究其形成原因。 厄内斯特·海明威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作家之一,他以其含蓄简约的“冰山文体”,独特的叙事风格蜚声世界文坛。他笔下的男子汉形象可能被打倒,但是不能被打败,即使重压下也要保持优雅的风度。走进海明威的艺术世界,我们发现在他的文章中,几乎没有一部是以女性为主角的,但是在他的代表作中又都用相当的笔墨来描写女人。纵观海明威的作品,我们大致可以把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分成三大类,即“令人同情的女性”、“理想型的女性”
-
魅力男性和为他添魅的男女们
-
作者:
吴云
来源:
名作欣赏·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平凡的世界》《浮躁》《元红》魅力男性
添魅
-
描述:
以在爱情叙事中的重要性为语意轴,《平凡的世界》、《浮躁》和《元红》三部以新时期农村为背景的小说中的人物分为第一级男性人物、第二级女性人物和第三级男性人物,三者间构成魅力男性和为他添魅的男女们的二元模式,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男/女的二元对立,否定了“男性中心主义视角”说及“女神崇拜说”,从中可以看到作者对农村魅力男性的想象和向往、女性的进步以及部分男性对爱的权利的强调。 新时期以来,在许多出自男作家之手的农村题材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美丽、聪慧、温柔、善良,又自尊、自重、敢爱、敢恨的女性,对此,评论界有两种
-
解读艾丽斯·沃克作品中的妇女主义
-
作者:
马玉梅
来源:
名作欣赏·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与救赎
妇女主义
艾丽斯·沃克
-
描述:
艾丽斯·沃克在其小说和文学评论中提出的“妇女主义”概念受到美国黑人权力运动和妇女运动的深刻影响,同时又是对这两大运动思想体系的一种反叛。以爱与救赎为灵魂的妇女主义思想始终贯穿于沃克的艺术创作,而尤以普利策文学奖获奖作品《紫颜色》为杰出代表。妇女主义是解读沃克不可或缺的金钥匙,妇女主义批评也成为当代美国文学文化批评中不可忽视的少数话语。 引言 在当代美国文坛史上,艾利斯·沃克(alicewalker)是最具有影响力的黑人女作家与文学评论家之一。在几十年的艺术创作中,艾利斯·沃克一直坚持弘扬爱与拯救这样一个主
-
论20世纪欧洲现实主义文学中的女权问题
-
作者:
赵胜潮
王志勇
来源:
名作欣赏·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世纪
欧洲
女权
女性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
-
描述:
随着20世纪西方主要国家女权主义运动的勃兴,欧洲现实主义文学中,女权的繁荣也得到了充分的表现。本文对20世纪欧洲现实主义文学中的女权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指出女性文学是欧洲现实主义文学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女权的认识,文学界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并始终在发展和演变。 20世纪以来,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女性的社会角色得到了广泛的调整,女性从家庭内部走出来,得以实现其在家庭之外的价值。女性地位的改观是空前的。从20世纪初,在西方主要国家女权主义运动也蓬勃兴起,直到今天依然在深入发展之中。很显然,在同样勃兴于资
-
论新生代女性“另类话语”写作的审美取向
-
作者:
暂无
来源:
名作欣赏·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学受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而加速了传统文化的转型。90年代新的文化语境促使中国文坛冲破以往单一的格局,开始形成多元共生、互溶互补的新文化局面。尤以卫慧、棉棉等为代表的70年代女作家登上文坛,以其对个体价值的极度尊崇、对主流文化的拒斥,以及对日常庸众的蔑视而形成了“另类”文学话语现象。 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学受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而加速了传统文化的转型。90年代新的文化语境促使文坛冲破以往单一的格局,开始形成多元共生、互溶互补的新文化局面。尤以卫慧、棉棉等为代表的70年代女作家登上文坛,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