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肩担道义:论《三国演义》中女性崇德倾向及其文化内涵
作者: 杨林夕   来源: 阴山学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   教化   《三国演义》   道德   女性形象   理学  
描述: 《三国演义》中的女性形象有崇德尤其是政治道德的倾向,这是通过虚构、改写等手法凸现的。这既有时代投影、文体的限制,也与小说的教化观念和对理想人格的塑造有关,并对以后的小说产生了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从温柔的再现到倔强的反叛:浅析女性艺术家辛迪·舍曼的后现代转向
作者: 刘巍   来源: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后现代女性主义   摄影作品   再现   后现代转向   大众传媒   创作   女性形象   电影导演   女性主义艺术  
描述: 辛迪·舍曼的艺术极具独创性,她用电影语言诠释着摄影艺术。这位将摄影家、演员、电影导演、设计师、化妆师、舞台设计及灯光专家等多重身份集于一身的艺术家,她最初的成名作以自己作为主要拍摄对象,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来探索各种表现的转换。从《无题电影剧照》到《历史的肖像》再到她自己拍摄电影所衍生的新作
乱世烽火里,那株温柔摇摆的鸢尾花:献给电影《乱世佳人》的梅兰妮
作者: 李娇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梅兰妮   乱世佳人   人格魅力   价值观  
描述: 《乱世佳人》里的女性形象都可圈可点,其中的一个普通小人物——梅兰妮却格外让人注目,她看似毫不起眼,却在整部电影里散发着独一无二的光芒,她对友情的执著,对爱情的坚贞,对道德的尊崇,对美好事物不懈的追求都让人心生敬意,让所有目睹过她人性光辉的人都永远难以忘怀。
烈火柔情 巾帼英雄——抗战小说中几个女性形象的比较
作者: 杨爱萍   来源: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一字不识   艺术典型   小说史   阳刚美   个性解放   法西斯阵线   小梅   知识女性   人物刻画   人格独立  
描述: “中国的抗战不但为了自救,且在全世界的反法西斯阵线中尽了它的伟大责任”。毛泽东主席这一评价,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反法西斯的斗争中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半个世纪过去了,但抗战中涌现出的可歌可泣的人物,震人心魄的
刚柔相济,独领风骚:论莫言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李明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独创   莫言   妻性   母性   女性  
描述: 莫言深受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独特的童年体验,使他对祖辈怀着敬畏之心,以《聊斋志异》等为代表的古典文化和民间传说的熏染,使他的作品充溢着奇幻色彩,种族忧患的现实以及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思潮启迪着他的创作。莫言在中外文化和现实的影响下形成女性至上、母性崇拜的观念,故而他对女性很少持批判态度。在莫言创造的女性画廊中,赫然屹立着敢于担当的乡村女性形象:美丽风流的“狗肉西施”孙眉娘、野性率真的酒坊掌柜戴凤莲、纯洁坚强的美丽女子方碧玉、宽厚坚忍的“大地母亲”上官鲁氏等等。她们对自由的勇敢追寻,对家庭的无私担当,对
可曾闲来倚青藤
作者: 张素荣   来源: 宝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藤   人生境界   闲暇时间   赏石   色块   老师   画面   家庭   女性形象   心灵  
描述: 记得刚喜欢石头不久,随几位同好到宜宾淘。第一次参观王毅高老师的家庭馆,琳琅满目的精美品给我的震撼自不必说,有枚刚被王老师淘回、还未上座的人物小品也同样深深地吸引了我。此形圆润、画面简洁
万绿丛中一点红 别具一格带刚——浅谈李清照的女性文学创作
作者: 赖素贞   来源: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   女性视角   情感世界   文学内涵  
描述: 李清照是一位在主体精神和文学创作方面都从男权世界中实现突破的作家。其作品以独特的女性视角,独特的女性语言,独特的女性情感世界,独特的文学内涵,给中国的词坛带来一个个清新自然而富有个性的女性形象。
论维吉尔的女性观:女性主义烛照下的《埃涅阿斯纪》
作者: 朱青   来源: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对峙   性别互补   《埃涅阿斯纪》   性别模糊  
描述: 通过对史诗《埃涅阿斯纪》中克列乌莎、拉维尼亚、狄多、卡密拉等女性形象的分析,归纳得出维吉尔的女性观:女性是男性必须清理的"绊脚";女性是男性取得成功的"垫脚";男女性别融合下的"双性同体"。
普契尼歌剧中悲剧色彩女高音的音乐风格及形象塑造——以《人们叫我咪咪》和《挂满了柔软幕帐》为例
作者: 王双双   来源: 山东艺术学院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音乐风格   悲剧色彩   形象塑造   咪咪   曼侬  
描述: 贾科莫·普契尼(Giacomo Puccini,1858-1924)是世界上最杰出的歌剧作曲家之一,他在创作歌剧时更注重故事情节的戏剧性与真实色彩,擅长刻画社会小人物的命运与爱情,毫不隐晦的讽刺社会不平等的阶级现象与真实现状。歌剧的脚本是普契尼非常注重的,戏剧第一一直是他歌剧创作遵循的一项原则,他要求剧本作者可以为他写出让世界都为之感动的剧本。普契尼也一直遵循着意大利的歌剧传统本色,十分注重歌剧中人声的地位与影响,他勇敢的打破了宣叙调与咏叹调死板的分界线,巧妙地将朗诵融入到咏叹调中,更加深入地刻画了角色的
超前与保守:爱情故事表象下的困惑——对《梦十夜》第一夜中夏目漱石早期女性观的解析
作者: 陈缪   来源: 丽水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意识   女性认识   夏目漱石   女性形象   《梦十夜》  
描述: 夏目漱石在《梦十夜》中以梦的形式描绘了风格各异的十个故事,并在其中刻画了不同的女性形象。作为漱石文学创作生涯中的承前启后之作,研究其中的女性形象对于明确漱的女性观有着重要意义。在第一夜中,漱通过
< 1 2 3 ... 7 8 9 ... 56 57 5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