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迷失】搜索到相关结果 23 条
-
消费时代的女性主体意识:论《蜗居》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胡丽莉
来源:
四川外语学院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消费时代
女性主体意识
迷失
蜗居
-
描述:
《蜗居》小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2009非常受欢迎。剧中集结的“房奴”、“小三”、“腐败”等等社会热点问题自首播以来引起强烈反响,引发社会阶层的广泛讨论,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问题。《蜗居》反映的一系列现实问题,如房价与腐败等等,同样引起了政府乃至国家领导人的注意,正在成为国家关注民生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实施的重要方面。《蜗居》热正在由一个社会现象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蜗居》的成功同样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有学者、志家从各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深刎的分析与研究。但目前《蜗居》的研究甚少,相比早些时候时期市剧作家王海鸽的
-
无伴奏的天鹅之死:伊蕾诗歌女性意识的迷失与艰难回归
-
作者:
孟芳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女性意识
迷失
伊蕾
回归
-
描述:
伊蕾曾以大胆叛逆的诗风震荡中国诗坛,然而其创造的现代叛逆之女性形象身上仍潜伏着很多传统女性意识,伊蕾诗实际上是现代女性艰难成长的记录。
-
身体写作:女性意识的张扬与迷失
-
作者:
姚馨丙
来源: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体写作
张扬
迷失
女性文学
性别意识
-
描述:
。但另一方面,“身体写作”中呈现出的勃发——放纵的女性欲望、反叛——媚悦的两性关系、自恋———封闭的生存状态,足以说明女性社会意识的迷失。这在很大程度上,有损于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真正繁荣,也在一定意义上有碍于21世纪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健康发展。
-
女性作品中的自恋与自闭
-
作者:
惠百团
来源:
唐都学刊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恋
自闭
神性
自我
迷失
-
描述:
”形象又有所不同 ,在经历了确立、重建与进一步的认知之后 ,女性文学作品中的“自我”开掘走向更为深化的局面 ,其个性之丰富 ,姿态之鲜明都是此前女性写作所不能比拟的 ,尽管其中还有一些迷失 ,但从
-
论於梨华小说中的身份意识
-
作者:
刘若舟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超越
探寻
身份意识
於梨华
迷失
-
描述:
美籍华人女作家於梨华坚持创作五十余年,为海外华文文学史留下了诸多经典作品。她的创作用动人、诗化的笔调执著记录下一代移民的心路历程,同时细腻地展现出一代知识女性性别身份意识从蒙昧到觉醒的成长轨迹。 赴美留学之后,中西文化的剧烈碰撞唤醒了於梨华的民族身份意识。她在异乡深切地体会到“边缘人”的心态,失根的苦闷迫使她去追问“我是谁”、“何处是我归宿”,她笔下人物探寻身份认同的旅程由此展开。但是随着文化交往的进一步加深,於梨华最终超越了“身份”的束缚,站在更高的视点对中西文化进行了双向审视,两种异质文化走向了融合。
-
丁玲女性小说潜话语研究
-
作者:
王洪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尴尬
丁玲女性小说
期待
迷失
潜话语
-
描述:
丁玲是现代文学史上独特的作家,她有着丰富的、细腻的、敏感的女性情感和强烈的女性意识。她虽然在“五四”以后步入文坛,但却是“五四”关于女性解放主题的实践者。因此,她的作品多是女性意识的高扬,对女性的生存、命运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给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带来话语期待。同时,她的作品也“显现出女性意识深化和超越的螺旋式上升轨迹和来自自我反思的批判意蕴”。但独特的个性气质以及个体经验,也使她的文本中显现出作家的矛盾,即在文本中所呈现的“潜话语”。就是在这种所高扬的,充满着强烈的自强、自尊、自审精神的女性意识外,那种由于无
-
异质文化语境中的周旋与迷失——小议严歌苓的《扶桑》
-
作者:
陈俏湄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扶桑》
东方
周旋
异质文化
迷失
严歌苓
-
描述:
《扶桑》中的东方、中国、女性形象反映了严歌苓作为移民作家在异质文化语境中进行叙事的种种复杂心理机制:特殊文化身份带来的使命感促使严歌苓在对西方男性的拯救情结进行颠覆的基础上力图展现一种包容、大巧若拙的民族形象,探讨身为弱势民族的自强自尊,然而“文化代言”与寻求认同的自觉意识使其难以摆脱东方主义潜移默化的影响。面对追求人性关怀、思考民族生存理念、寻求东方的文化优越、争取西方文化的认同、保证思想深度、兼顾故事的可读性等多重创作动机,作者的把握失当、顾此失彼最终使《扶桑》中东方、中国、女性的形象变得面目模糊、充
-
珠宝世界里迷失的人生:《项链》《珠宝》中女主公形象的解读
-
作者:
刘丽华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玛蒂尔德
珠宝
郎丹太太
莫泊桑
拜金
迷失
-
描述:
莫泊桑是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其中短篇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极具代表性的经典女性形象,《项链》中的马蒂尔德和《珠宝》中的郎丹太太就是一对典型的拜金女,最终她们都因虚荣心在珠宝世界里迷失了自己的人生。
-
躯体写作——女性文学的又一次迷失
-
作者:
陈坤
周梦焱
来源: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沉迷
男权中心机制
性体验
双性和谐
躯体写作
规避
迷失
-
描述:
20世纪90年代受西方女性主义影响出现的躯体写作,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对男权中心机制具有消解作用,但因为女性自身的缺陷,过于沉迷于女性生存体验尤其是性体验,并表现出对男性世界的刻意规避,不可避免地再一次走向迷失。
-
身体写作:女性意识的张扬与迷失
-
作者:
姚馨丙
来源:
职大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意识
身体写作
张扬
迷失
女性文学
性别意识
-
描述:
。但另一方面,"身体写作"中呈现出的勃发--放纵的女性欲望、反叛--媚悦的两性关系、自恋--封闭的生存状态,足以说明女性社会意识的迷失。这在很大程度上,有损于中国当代女性文学韵真正繁荣,也在一定意义上有碍于21世纪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