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规避】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
超越与规避:严歌苓小说的女性意识研究
-
作者:
杨梅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超越
女性意识
规避
传统回归
-
描述:
作为一位女性书写者,严歌苓对女性意识的书写是其创作致力的方向。本文从整体上把握、梳理严歌苓创作中呈现的鲜明而独特的女性意识,厘定其创作中女性意识的发展、流变过程:早期,批判忽略男女生理差异的伪平等,发出对雌性回归的呼唤,以女性的感悟和敏锐洞悉了“花木兰”似的女性生存困境;中期,渴望重拾女性身份的“木棉女性”在男权中心的社会中艰难地追寻和挣扎;后期延续至今的创作,则极力歌咏“地母女性”——古老的东方母性。笔者进一步探究女性意识渐次清晰和流变背后,严歌苓深层的文化思考。纵观其创作,严歌苓笔下女性群体形象的改变
-
救赎之道:T.S.艾略特诗歌中的创伤主题研究
-
作者:
郭磊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救赎
创伤
T.S.艾略特
复现
规避
-
描述:
194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T.S.艾略特开创了一代诗风,其对当时影响之大甚至被评论者冠以“艾略特时代”的称呼。艾略特在抒写自己的同时,也抒写了一个时代。而他最为读者熟知的作品恐怕非《荒原》一诗莫属,在这首里程碑似的长诗里,诗人为众生量身刻画出一个真实而又恐怖的荒原背景。荒原上的芸芸众生如同行尸走肉,过着欲孽横流、生不如死的生活。究其根源,以艾略特为代表的现代主义文学发轫的时刻适逢变革当道、创伤横行,各种矛盾危机加速了现代社会的衰退与混乱。“荒原”也正是在此背景下诞生的,其深层原因是各种创伤合力的结果。当
-
躯体写作——女性文学的又一次迷失
-
作者:
陈坤
周梦焱
来源: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沉迷
男权中心机制
性体验
双性和谐
躯体写作
规避
迷失
-
描述:
20世纪90年代受西方女性主义影响出现的躯体写作,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对男权中心机制具有消解作用,但因为女性自身的缺陷,过于沉迷于女性生存体验尤其是性体验,并表现出对男性世界的刻意规避,不可避免地再一次走向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