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辛亥革命】搜索到相关结果 41 条
-
辛亥时期中国新女性的呐喊——以《中国新女界杂志》为中心
-
作者:
谷正艳
来源:
许昌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运动
女子报刊
辛亥革命
-
描述:
20世纪初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是中国近代民主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中国新女界杂志》为代表的女子进步报刊在宣传妇女解放 ,倡导男女平等 ,号召、启发蒙昧于沉沉黑暗之中的中国女性挣脱封建礼制束缚 ,投身社会改革等方面 ,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
“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暨晚清社会变革”学术研讨会综述
-
作者:
常越男
来源:
满族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满族影响
社会变革
辛亥革命
-
描述:
为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年,促进清史、满学研究的发展,2011年11月25日至27日,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与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中心在北京举办"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暨晚清社会变革"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天津
-
清末留日女学生与中国的妇女运动
-
作者:
卓紫华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留日女学生
妇女运动
清末
辛亥革命
-
描述:
清末留日生成为中国留学史上一支最庞大的留学生队伍,1905年共顶峰期可达八千多人.这支留学大军中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小群体-留日女学生,她们往往被人忽略遗忘.该文主要通过探析这个"小群体"方方面面的情况,来评述在清末民初短短十余年间,留日女生学从开启中国妇女的?
-
形象与命运:辛亥革命时期的女子军研究
-
作者:
李瑾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解放
女子军
辛亥革命
-
描述:
辛亥革命时期的女子军是近代妇女运动的新生事物,一般是指编入作战序列的女子军队、近于军队编制的女子军事预备团体以及明确以军事教育为目的的女子学校。辛亥革命时期,妇女解放的观念和实践趋于激进化,导致革命
-
辛亥革命时期中国妇女运动探索
-
作者:
乌尼日
来源: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运动
女学
秋瑾
孙中山
辛亥革命
-
描述:
辛亥革命开创了我国妇女运动的先河。孙中山的妇女观比康、梁的妇女解放思想大大前进了一步;在他的倡导下,女学迅速发展,产生了中国早期的杰出女性。以秋瑾等为代表的女性知识分子结成政治联盟并向参政的目标迈进。虽说这场运动是短暂的一瞬,但其影响却是深远的。
-
革命·历史·电影:对陆、港两地电影中的辛亥革命之比较研究
-
作者:
李响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电影
大陆
香港
比较研究
辛亥革命
-
描述:
本文从比较大陆和香港地区电影中的辛亥革命为出发点,探讨了若干问题,本文由五部分组成。一,绪论,此部分说明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在不断丰富,陆港两地电影中的对此也有不同的表现,提出本文的目的是研究这种不同
-
晚清女生留日与辛亥革命
-
作者:
李兰萍
来源:
学术研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国精神
晚清时期
留学生
留日女生
革命倾向
辛亥革命
-
描述:
晚清女生留日与辛亥革命李兰萍中国社会在迈向近代化的过程中,也迎来了妇女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妇女运动的勃兴。以女知识分子为主体的中国近代妇女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晚清留日女生,则是当时女知识分子的精英。没有这批留日女生,中国近代妇女运动...
-
人的现代化与中国女性形象
-
作者:
王信琳
来源:
理论学习月刊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中国妇女
心理状态
中国女性形象
女性形象塑造
主体意识
人的现代化
当代女性
现代女性
辛亥革命
-
描述:
人的现代化与中国女性形象王信琳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现代化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制度或政治制度的形式,而主要则是一种精神现象或心理状态。萨拉扎·班迪博士在研究发展中国家迫求现代化时说:“落后和不发达不仅仅是一堆能勾勒出社会经济图画的统计指数,也是一种心理状态”...
-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孟春艳
方玛丽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异性交往
中国传统绘画
性别倾向
性别隔离
中国传统思想
女性形象
男性霸权
辛亥革命
-
描述:
结果是女性不允许和她直系家族之外的异性交往。家庭内外的界线极其分明。辛亥革命之前,这种性别隔离一直是社会固守的习俗。在这种限制之下,没有一个男性画家试图以居家的女性作为人体或肖像模特儿。
-
2010年代的山西长篇小说创作
-
作者:
王春林
来源:
五台山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家干部
作家
山西
小说创作
现代性
小说文本
小说作品
长篇小说
女性形象
辛亥革命
-
描述:
简略地回顾一下1949年共和国成立以来山西的长篇小说创作,就不难发现确实存在着一个从无到有而且逐渐走向高潮的过程。"十七年"期间,山西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形成了一个后来在文学史上被称之为"山药蛋派"的小说创作流派。从小说文体的角度来看,主要包括赵树理、马烽、西戎、李束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