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清末】搜索到相关结果 9 条
-
悦赏、游移与损抑——透视清末男性文人对娼妓的再表现
-
作者:
刘秀丽
闫月英
来源: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再表现
清末
娼妓
-
描述:
清末娼妓的才情风貌大不如从前,而同时香艳文学的创作却掀起前所未有的热潮。本文分析了男性文人对娼妓进行再表现的叙事特点即悦赏、游移与损抑,透视其心态及原因,即:对风月场“文雅”“浪漫”的“诗意”传统
-
传教士对清末女子教育的影响
-
作者:
赵阳
来源:
人间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教士
女子教育
清末
-
描述:
传教士来华后一直聚焦于中国的女子教育。可以说,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变迁和传教士密不可分。传教士创办教会女学、带动了中国自办女学的开展,使得中国第一批女留学生出现,大力冲击了中国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改变了中国的传统陋习,促进了妇女运动的蓬勃开展,极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产生发展。
-
试析清末留日女学生与妇女解放运动
-
作者:
王彦
马玉林
来源: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运动
留日女子
清末
-
描述:
清末女子留学日本人数之多引人瞩目,其出现有着多方面的社会原因。出洋日本的中国女性还踊跃积极地开展各种社会活动,主要表现在组织社团和创办报刊。清末女子留学不仅是向国外寻求强国富民之路的救亡运动,还是中国妇女从封建牢笼中挣脱出来走向解放的标志。
-
清末小说中的女性想象(1902-1911)
-
作者:
周乐诗
来源:
上海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末
女性想象
小说
-
描述:
20世纪初是中国文学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重要阶段,也是中国文人从传统士人向现代知识分子身份转换的重要阶段。始于1902年的新小说,是新式士人通过赋予文学想象新的国家民族主体的功能,实现文学的现代化和自身现代化的一项尝试,也是被边缘化的文人和文学力图重新中心化的一种努力。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时期同样处于边缘地位的女性,借西方女权理论的输入,通过禁缠足,兴女学运动,也在进行中心化的努力。因此,女性在这一时期特别开阔的想象空间,为新小说努力开掘关于新的政治想象,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拓展方向。而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借助新小
-
清末留日女学生与中国的妇女运动
-
作者:
卓紫华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留日女学生
妇女运动
清末
辛亥革命
-
描述:
清末留日生成为中国留学史上一支最庞大的留学生队伍,1905年共顶峰期可达八千多人.这支留学大军中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小群体-留日女学生,她们往往被人忽略遗忘.该文主要通过探析这个"小群体"方方面面的情况,来评述在清末民初短短十余年间,留日女生学从开启中国妇女的?
-
清末教会女校的创兴及其影响研究
-
作者:
陈欣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兴
教会女校
女子教育
清末
-
描述:
对于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妇女地位日益重要的今天,女子教育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可以说,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就有女子教育,在中国古代虽然有女子教育,但却没有正式的女子学校教育,女子学校是在鸦片战争以后才出现的。鸦片战争以后,凭借着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西方传教士大量进入中国,在中国开放的口岸城市兴办起教会学校,由于女性的弱势地位,教会女校开始在中国出现并成为教会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其启发,妇女的教育权利及其自身价值逐步被国人关注。中国女子学校教育缓慢的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转变社会
-
清末妇女报刊与诗界革命之延展——以《女子世界》为中心的考察
-
作者:
胡全章
来源:
秋瑾、徐自华、吴芝瑛、吕碧城暨近代女性文学高层论坛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诗界革命
《女子世界》
清末
女国民
-
描述:
清末以《女子世界》为代表的妇女报刊诗歌,以豪迈的"英雌"气概,自觉的"女国民"意识,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与爱国热情,以及迥异于传统女性作家的思想面貌与审美风尚,奏响了"女界革命"和民族民主革命的主旋律
-
简论清末时新小说中的缠足书写
-
作者:
郭辉
来源:
文学与文化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缠足书写
清末
文化研究
时新小说
文学研究
-
描述:
本文的缠足书写指清末时新小说围绕女性缠足展开的一系列书写活动。受傅兰雅时新小说启事的影响,缠足书写在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架构、叙述手法的运用等方面有着鲜明的特点。而真正给此次缠足书写以
-
清末报刊对世界妇女运动的报道及其对中国妇女运动的启蒙作用
-
作者:
赵广军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启蒙
报刊舆论
妇女运动
暗示方法
清末
-
描述:
当19世纪末世界妇女运动掀起第一次高潮时,中国妇女运动受报刊舆论对西方妇女运动报道的影响而深受其启蒙,成为世界妇女运动的一部分。晚清时期社会舆论已经形成规模,各种政治派别大多办有舆论机构,宣扬对妇女运动的立场和主张。通过整理这些报刊舆论,我们能够发现当时报刊刊登的各种妇女权利主张之间的区别。报刊等社会舆论对中国近代妇女运动的启蒙作用主要是暗示的方法,这样的方法在表现出多种优势的同时也存在着误读、早熟、笼统等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