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谭恩美 】搜索到相关结果 8 条
从文学形象到文化形象的嬗变——论谭恩美《喜福会》
作者:
杨媛
来源: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谭恩美
文化差异
女性形象
《喜福会》
描述:
谭恩美小说中塑造的各种女性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移民后代存在状态的思考,并且作者又将这种形象的塑造作为反观自身的参照。这些人物融合了作家对形象交叉、多重身份和差异性差距的重新理解。在某种程度上,文学形象所表达的是现实生活状态下的一种自身体验。文学作品作为文化思考的重要载体,如何传承并推进了文化发展的特质,由此带来的审美意义可以给我们指明正视文化差异的途径。
从沉默到反抗:解读《接骨师之女》中的失语
作者:
毛菲菲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后殖民女性主义
失语
谭恩美
《接骨师之女》
描述:
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自1989年发表成名作《喜福会》以来,已超越了一位少数民族或者流行小说家的身份,成为美国最为著名的女性作家之一。她的作品在普通读者和学术批评界中以其生动独特的女性形象塑造及细腻动人的母女关系描写引起了巨大反响。《接骨师之女》是谭恩美的第四部长篇小说,出版于2001年,是她自传性最强、表现华裔移民母女关系最为深入和感人的巨作。除了对母女冲突到相互理解的探讨以外,谭恩美在该部作品中还埋伏了一条线索——失语,作为小说中三代母女紧密联系的纽带。在文化和文学作品研究中,失语被解读为被迫沉默或剥夺话
小说《接骨师之女》中的二元对立分析
作者:
章叶萌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谭恩美
二元对立
《接骨师之女》
和解
描述:
谭恩美(1952-),是近年来比较出名和受关注的华裔女作家,她发表了多部小说,被认为是华裔文学界最具代表和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她的很多小说被国内外读者所喜欢和熟悉。她的作品被看作是研究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关系的范例和代表。她以其独特的审视角度和中西文化结合的特殊身份,另辟蹊径,通过特殊的选材和内容表达一些重要主题及思想。《接骨师之女》是她的第四部作品,同时也被评论界认为是她继《喜福会》之后最具个人自传性质的一部代表作。谭恩美独具匠心地安排叙事方式,将一个故事镶嵌在另一个故事中,展示了三代中国女子的生活空间和心
华裔美国文学叙述文本中的女性形象的出现及成长
作者:
闫丽莎
来源: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伍慧明
汤亭亭
华裔美国文学
谭恩美
女性形象
描述:
在华裔美国文学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家莫过于汤亭亭、谭恩美和伍慧明,而其作品也以其塑造的鲜活的女性形象而引人入胜。本文试图以这三位作家的代表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作品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产生的历史因素、文化因素和其成长历程。同时,通过对其作品中女主人公的研究挖掘作者在受到来自性别和种族的双重边缘身份的压力下力图打破沉默、冲破自我、寻找多元文化融合的心声。
冲突与和解:《百种神秘感觉》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作者:
何康
来源:
湖南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百种神秘感觉
斯皮瓦克
后殖民主义
谭恩美
冲突与和解
描述:
当代美国华裔作家中,谭恩美无疑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华人女作家。谭恩美作品中东西文化冲突与交融、母女关系以及主人公的情感发展等吸引着海内外读者。《百种神秘感觉》是谭恩美第三部作品,该小说表现的是姐妹关系从冲突到理解包容认可的过程。迄今为止,国内评论界对这部作品深入研究并不多,尤其是从后殖民主义角度。基于此,本文通过斯皮瓦克的后殖民主义理论解读《百种神秘感觉》以揭示第三世界女性的“属下”身份,以及打破沉默、寻求话语的过程。“属下”是指生活在主流文化边缘地带的弱势群体,尤其是女性属下,是他者的她者。本文藉用斯皮瓦
论《拯救溺水之鱼》的“替罪羊”母题
作者:
张文俊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拯救溺水之鱼》
美国游客
谭恩美
替罪羊
克伦部落
描述:
华裔美国作家的迅速崛起成为美国文坛上一大特色,华裔美国文学的发展也极大地丰富了美国文学的内涵。作为最负盛名和最受欢迎的美籍华裔女作家之一,谭恩美为华裔美国女性文学的发展做了重大贡献,并将其推向一个新高度。《拯救溺水之鱼》作为谭恩美的第五部小说,一经出版便荣登《纽约时报》畅销小说十甲,该书也很好地代表了谭恩美的创作意图。目前,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剖析了该小说的主题和写作技巧,但还没有解读该小说中的“替罪羊”母题。本文将分析小说中的“替罪羊”母题。论文由五章组成。第一章首先介绍谭恩美的生活历程与创作手法,然后总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易帆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汤亭亭
黄玉雪
谭恩美
华裔文学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以黄玉雪、汤亭亭、谭恩美三位美国华裔女作家为例,以她们的文学创作经历以及她们笔下的女性形象为切入点,深刻剖析她们在两种不同文化背景夹缝中的生存现状以及苦难的过去、现在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她们希望能跨越种族,跨越地域文化制约,跨越国家,走出文化对峙的阴影,构建一个多元文化共存、国家间文化包容和谐的局面
历史语境下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的“食物”叙事传统
作者:
董美含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华裔女性
汤亭亭
小说人物
女阿
谭恩美
族裔
Kingston
《女勇士》
叙事传统
《喜福会》
描述:
"食物"叙事是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一直被传承的写作传统之一。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黄玉雪(Jade Snow Wong,1922—2006)作为美国华裔女性文学先驱创作《华女阿五》(The Fifth Chinese Daughter,1945),奠定了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以描写"食物"意象为主的叙事传统。20世纪末,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1940—)的《女勇士》(The Woman Warrior:Memoirs of a Girlhood Among Ghosts,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