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简评《女勇士》的女性形象
作者: 丁云凤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华裔女性   沉默   父权制度  
描述: 美国华裔作家汤亭亭的《女勇士》讲述了五个关于女人的故事,渗透了作者浓厚的女性主义思想。她批判了封建父权制度,呼吁女性应当象作品中的“花木兰”、“勇兰”一样独立自主。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简要评述小说的女性形象。
唯物女性主义视域下林小琴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韩丹   来源: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华裔女性   唯物女性主义   林小琴   《苦甘蔗》  
描述: 唯物女性主义是女性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派别,强调只有改善女性的物质生活条件才能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作家林小琴在《苦甘蔗》这部作品中对华裔女性的遭遇进行了深刻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背景下华裔女性在肉体和精神上的遭受的双重压迫,展现了华裔女性为争取独立、改变自身社会地位而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
碧落黄泉 两处难寻:作家林小琴《苦甘蔗》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韩丹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华裔女性   林小琴   《苦甘蔗》  
描述: 作家林小琴是美国第二代华裔移民,她在《苦甘蔗》这部作品中对华裔女性的遭遇进行了深刻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背景下华裔女性在肉体和精神上遭受的双重压迫,展现了华裔女性为争取独立、改变自身社会地位而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
华裔女性主体形象的积极建构:后殖民女性主义视野下“华女阿五”的独特魅力
作者: 刘慧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华裔女性   建构   主体形象   后殖民女性主义  
描述: 从后殖民女性主义看,"华女阿五"打破了美国主流社会对华裔女性的偏见,冲出了唐人街父权制的天罗地网而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在人格上获得独立,这对于在美国文化中被压制、被妖魔化的华裔女性而言,"华女阿五"的形象提供了具体而存在的文本,可以积极建构美国文化的华裔女性形象。
通过华裔女作家作品探究早期华裔女性移民的生存状态及成因
作者: 吕雪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华裔女性   生存状态   工作   边缘  
描述: 本文通过广为熟悉的一些华裔女作家作品中展示的早期华裔女性移民的工作、生活状态来探讨她们生存状态背后的原因.不难发现不管是哪个时代的移民,她们的身份、思想都与主流文化的价值判断相去甚远,她们都是游走在社会主流之外的边缘人.在华裔女作家作品中,这些女性人物,在各种文化、政治、观念的夹缝中磨砺辗转,呈现出令人震蒋的丰富深邃的"人性",引起读者深深的悲悯之情.
性别、种族、文化: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主题探究
作者: 刘文婷   来源: 科学时代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华裔女性   文化   种族   性别  
描述: 随着7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和妇女运动的兴起, 少数族裔要求平等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美国华裔文学得到了蓬勃发展。华裔女性以鲜明的女性意识和独特的族裔身份将长期以来受到压抑的经验发掘出来,她们的创作充满了对自己身份的确认,对种族历史与传统文化的探讨和重塑。这里围绕种族、性别、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对汤婷婷、谈恩美等华裔女性文学的创作主题进行探究。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的发展前景探索
作者: 张彩云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华裔女性   文学   发展前景  
描述: 随着美国华裔文学创作的发展,对华裔文学的研究也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点。尤其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也不断壮大起来。与此同时,众多杰出的华裔女性作家脱颖而出,由此我们可以从中前瞻华裔女性文学在未来的蓬勃发展,以及未来华裔女性文学在美国乃至整个文学界地位的确立。
美国华裔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过去五年研究综述
作者: 吴静风   来源: 校园英语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华裔女性   移民身份   儒家思想   女性文学  
描述: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通常被定义为由在美国出生或后移居美国、有华裔血统的女性作家用英语所写的文学作品。其创作通常反映了中美两国文化相互碰撞、吸收和交融的历史,折射出漂泊在异国他乡的华人移民及其后代围绕着文化认同、民族身份的得与失所表现出来的矛盾与冲突。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民权运动以及女权运动的影响下,美国华裔女性作家的创作热情得到了空前释放,此后涌现了诸如汤亭亭、谭恩美、任碧莲和邝丽莎等等为世人耳熟能详的作家。本文主要选取在2009年-2014年期间近20余篇中英文著作与研究文献,对美国华裔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
以黑人女性和华裔女性为例分析美国少数族裔女性的边缘写作
作者: 王哲   来源: 鸭绿江(下半月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华裔女性   黑人女性   边缘写作  
描述: 作为一门诞生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的艺术创作,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自产生之日起就因独立于主流文化,而很少获得世人的瞩目。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后现代对于中心的解构才让少数族裔女性文学有机会获得较高的关注。在这种背景之下,美国少数族裔女性作家,尤其是黑人女性和华裔女性的意识开始觉醒,并能够逐渐认识到自己所处的边缘化的现状。并将边缘化写作转化成了自身的优势开始了对于自身文化传统的构建,并逐渐实现了多元背景下的文化认同。
美丽的生命尝试
作者: 董学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华裔女性   双重价值   内在性与超越性   话语权  
描述: 当代华裔美国作家汤亭亭的名作《女勇士》,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体现华裔女性在多种文化和社会背景中进行生命尝试和人生探索的作品。本文依据法国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分析人物形象的“内在性”与“超越性”的二维理论,对《女勇士》中的女性人生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探索华裔女性多样的人生命运和文化观念的繵变。“花木兰”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女性形象。汤亭亭运用拼贴、重构和再创造等写作手法,改写和重述了这一故事。透过故事的描述,汤亭亭给予她的“花木兰”人物形象以全新的成长空间,这里暗含了多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