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来源:湖南大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45 条
-
《明暗》中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尹淑娟
来源:
湖南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漱石思想
明暗
夏目漱石
女性形象
则天去私
-
描述:
夏目漱石是二十世纪日本著名的作家,从学习中西文化进行模仿的“他人本位”到留英期间寻找自我及近代日本而萌发“自我本位”,逐渐寻找近代自己的理论体系而确立“个人主义”,通过作品创作觉察“个人主义”在现实中的不可实现性,最后在绝望的境地最终回国到东方传统文化发现了“则天去私”,夏目漱石一生经过了多次文艺思想转变。作为漱石的最后一部作品,《明暗》是漱石一生思想的总结。作品中女性观和漱石思想的研究一直是漱石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但将女性形象和漱石思想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不多。因此可以通过选取《明暗》中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
-
中国第六代导演电影作品中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敖丽娟
来源:
湖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伦理变迁
第六代导演
人文关怀
女性形象
-
描述:
中国第六代导演出现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与追求宏大叙事和民族寓言的“第五代”导演不同,他们用原生态的记录手法将镜头着重对准了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一批底层人物和边缘群体,其中也包括社会文化和伦理变迁背景下的女性群体。第六代导演以冷静的目光、客观的视角、纪实的手法,向受众展示中国现代女性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化背景下的生存与伦理困境。因此,整体、系统地去观照第六代导演的电影作品的女性形象对于我们了解社会转型时期女性的生存境遇无疑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尽管国内学术界对于中国第六代导演群的提法和成员归纳存在一些争议,但在立足
-
商业广告中女性形象贬损探析
-
作者:
黄泽蓉
来源:
湖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提升策略
贬损
商业广告
女性形象
-
描述: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广告业自身的发展,广告信息传播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了经济和商业的范畴,其触角已深深地进入大众的生活之中,成为一种大众性的商业文化现象。但是由于商业广告的功利性和广告传播者缺乏社会责任感等原因,我国广告传播中存在着女性形象贬损问题,深入探讨商业广告中女性形象的塑造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目前,已有的研究更多注重中观及微观的层次,即多从广告设计风格及一些具体的广告作品做出相关论述和研究,而从如何提升商业广告中女性形象的角度来立足的成果尚不多见,如何在保证广告传播基本目的和宗旨的前提下,更好地在广告
-
论我国妇女报中的女性媒介形象
-
作者:
赵京敏
来源:
湖南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妇女报
媒介
女性形象
-
描述:
社会性别理论认为,两性除生物学意义外的差异均是由社会文化塑造的。它强调男女所扮演的性别角色由社会文化所规范,是可以改变的。故传播学者们将社会性别视角引入传播学领域,审视媒介内容,对媒介中描述性别形象的内容尤为关注。1995年后,我国传播学者日渐关注媒介与性别领域的研究。但目前对我国妇女报新闻报道中的女性形象的系统性研究还比较少见。鉴于妇女报在女性读者中的强影响力,了解妇女报中女性形象存在的问题是必要的。本文首先介绍了与女性媒介形象研究有关的社会性别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媒介再现理论;接着采用量化分析法,对《
-
从宫崎骏的动画电影看宫崎骏的女性观
-
作者:
余子佳
来源:
湖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观
动画电影
性别刻板印象
女性形象
宫崎骏
-
描述:
宫崎骏是当代日本社会最具影响力的动画电影导演之一,创作了大量闻名世界的动画电影作品。其作品的主题大多为环保、成长、女性和梦想等,引发了人们对环境,社会,文明乃至人性的关注。本论文选取了宫崎骏作品中的《魔女宅急便》(1989)、《风之谷》(1984)、《幽灵公主》(1997)、《龙猫》(1988)、《千与千寻》(2001)等塑造了典型女性形象的几部作品为研究对象,从“女性认识”这一新的视角对作品中表现出的宫崎骏的女性认识进行了研究。本论文首先采用文本分析法,分析动画电影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并将女性角色分为
-
从《梦十夜》看夏目漱石的女性观
-
作者:
史臻臻
来源:
湖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个人体验
女性形象
矛盾
精神分析法
-
描述:
对漱石作品中女性形象和女性观的研究一直是漱石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但《梦十夜》作为点缀在长篇中的短篇容易被忽略,其文本又因具有梦的特质,考察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通过考察《梦十夜》中的女性形象来探明漱石在作品中表达的女性观的成果极为少见。因此,选取《梦十夜》中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适当的方法对其进行考察并由此探明漱石在该作品中表达的女性观是很有必要的。本文有代表地选取了《梦十夜》中重点描写的六位女性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采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主要是梦的解析理论,结合文本分析等文学批评方法分
-
20世纪90年代历史题材小说的女性书写——以《高阳公主》、《梦断关河》和《长恨歌》为中心
-
作者:
罗薇
来源:
湖南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命意识
存在主义
历史题材小说
创作语境
女性书写
-
描述:
20世界90年代,随着中国女性作家的女性意识的女性意识的日渐觉醒,她们开始以清醒的性别身份、女性的历史眼光进行历史题材小说的女性书写。这种书写既有着对女性生命经验和身体欲望等感性内容的描述,又有着对以往被忽视、歪曲的历史女性形象的纠正还原,同时也有着对历史女性生存困境的思考与剖析,充分展现了历史女性的生命意识和存在之思。这个时期的女性作家在冲破男性话语权的尝试与努力中,给予历史以全新的阐释,赋予历史题材小说以特别的意义和价值,并体现女性书写历史的勇气与智慧。在这样的历史使命无声的召唤下,出现了90年代历史
-
《喜福会》中女性的内在性与超越性
-
作者:
周宁
来源:
湖南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超越性
女性气质
内在性
《喜福会》
存在主义女性主义
-
描述:
谭恩美(1952-)是当代著名的美籍华裔女作家,她的作品因其中对中国文化的呈现而备受争议,主要反映了二战前后中国移民的母亲与其女儿们的生存状况和女性命运。《喜福会》是谭恩美的成名作,书中详细描述了四对华裔母女的人生经历以及她们奋力抗争的过程。本文运用波伏娃的存在主义女性主义理论,剖析该作品中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探究她们的内在性与超越性,并揭露二战前后的中国妇女与美籍华裔女性所遭受的压迫以及她们在男权社会中的觉醒与成长。《喜福会》中的四位母亲在旧中国受到性别等级制度的压迫,但她们通过反抗男性的控制逐渐摆脱了
-
主题·人物·叙事—沈从文与贾平凹都市小说创作比较
-
作者:
曾婷
来源:
湖南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沈从文
贾平凹
都市小说
-
描述:
沈从文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曾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贾平凹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曾获得茅盾文学奖、法国费米娜文学奖,二人笔耕不辍,著作等身,都是现当代文坛上首屈一指的大家。二人笔下的“湘西”与“商州”已经超越其现实的含义,成为了乡土小说中独一无二、极具特色的文化地域,与之相对应的“都市”世界也是特色鲜明。通过对二人的都市小说进行比较阅读,发现二人的都市小说在主题、人物、叙事等方面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首先,从小说主题看,由于二人的生活经历相似,文学理念也有重合之处,二人都在乡土度过了少年时光,又都
-
中国新生代科幻作家灾难题材写作研究
-
作者:
廖晓波
来源:
湖南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科幻小说
思想内涵
灾难题材
文本特征
新生代
-
描述:
科幻小说这一特殊的文学样式在中国历经了三起三落的坎坷发展,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再度复苏。新生代科幻作家是复苏后的中国科幻文坛的主力军。在创作上,他们走出了“科普论”的桎梏,重视探讨科幻小说的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革新了科幻小说的叙事模式,积极开拓新题材,大幅度地涉及一些前沿的人文议题。本文选取新生代科幻作家的灾难题材创作为研究对象,对新生代作家的灾难题材作品进行系统的梳理与分类,考察这类作品所呈现出的独特文本特征和思想内涵。文章主体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章依照作品所表达主题意蕴的不同,将科幻灾难题材分为“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