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女性主义在中国
作者: 蒋岳红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中国文化   大众文化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者   西方女性主义   女性创作   女性艺术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如果我们一定要在今天的中国来谈论女性主义,我们会发现——我们是在自言自语。我们没有听众,也无法找到真正的听众。有时候,甚至连我们自己都不能是听众。我们处在一个多多少少有些尴尬的语境里:寻求回应,却不知道究竟要和谁去说;需要支持,却连自己也不能完全说服。这是女性主义在中国,准确地说是西方女性主义在当前中国文化现况中的处境。 成为边缘的中心,成为相对的权威并不是西方女性主义的本意,但事实是目前为止还不存在什么东方女性主义,中国女性主义。就中国文化现况而言:在学院派的精英敏感地从西方“拿来”女性主义的同时,他们
当代西方艺术史研究的两大潮流:新艺术史和女性主义艺术史
作者: 郭晓川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当代西方   女性主义者   艺术作品   大潮流   西方女性主义   艺术史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艺术   《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  
描述: 当代西方艺术史研究的两大潮流新艺术史和女性主义艺术史郭晓川新艺术史与女性主义艺术史构成了当前西方美术史学发展中两大景观,它们反映出来的共同取向是抛弃了19世纪以来的、存在于西方艺术史研究中的实证主义和科学主义倾向,这两种观念都认为艺术史研究应该效法自...
以女性意识观照妇女的命运——评日本影片《天国的车站》
作者: 宋桂珍   来源: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车站   女性意识   意识观   西方女性主义   女性题材   影片   女性问题   女性形象   天国  
描述: 1984年出品的日本影片《天国的车站》是根据六十年代轰动日本的“日本阁杀人案”改编而成的。导演出日昌伸对原素材进行了高度的艺术加工,以极其深沉的情感和精美的电影语言,塑造了林叶佳代这一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女性形象,以强烈的女性意识观照了妇女的命运。对她的悲剧给予了深切的同情,对她的觉醒表示了由衷的赞美,对不公的社会进行了无情的鞭挞。 一、由“女性电影”说起 有的说《天国的车站》是犯罪片,有的说是社会问题片,也有的说它属于女性电影,这些说法都不无道理。我比较倾向于把它概括为女性电影,它是以女性问题为题材来反映社
性别—中国—性别叙事
作者: 艾晓明   来源: 书屋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女性小说   女权主义   女性主义批评   中国当代文学   西方女性主义   女性形象   性别   计划生育   妇女研究  
描述: 在中国,很长一段时间,说到妇女,人们想到的可能是“马列主义老太太”,居委会的婆婆妈妈,或者什么计划生育之类。奋斗型的职业妇女首先会忘掉自己的性别,这样可能是更容易适应的心理状态。但近年来,尤其是今年,情况有所不同,不光是河北教育出版社推出了大约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套女作家作品的系统丛书,其他由男性作家或批评家主编的诸如“锋头正健才女丛书”、《中国女性小说精选》亦分别面世。与此同时,“女性主义”、“女权主义”的名词开始被较多的提及了,甚至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的热门话题。
比较文学视野中的东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作者: 严明   来源: 中国比较文学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比较文学研究   女作家   女性主义文学   文学视野   西方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中国女性  
描述: Both stressing different cultural features of literary criticism,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have a revolutionary tendency to destroy the traditional theory system. Between the two critical methods, there is a kind of relations
女权乎?母权乎?抑或其他:当代中国妇女书写中的母权主义
作者: 林宋瑜   来源: 大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中国   中国传统文化   当代中国妇女   女作家   女性主义者   母亲   西方女性主义   女性写作   母权   女性文学  
描述: 一、父亲、丈夫(恋人)、儿子与母性情结有学者认为:"在对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的女性写作状况进行回溯时,我们不能不提到的一个文学现象就是大量‘无父文本’的出现。所谓无父文本,指的是在一些描写家庭生活的文本中,男性基本上处于缺席状态,支撑家庭的是一些强悍的女性人物,如母亲、祖母等。"那么,"母亲"与"女人"这两者的身份究竟有何区别呢?这里涉及一个重要的问题——权力。尽
女性学之火入中国:女性研究的历史、哲学及文学读物
作者: 屈雅君   简秀文   来源: 大学生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平等自由   女性研究   女性主义思潮   女性学   西方女性主义   《第二性》   跨学科性   玛丽   性别研究   内涵实质  
描述: 对于国内许多人尤其是高校学生来说,女性研究并不陌生,但是能准确理解这门学科内涵实质的人并不多。女性研究,也称女性学或社会性别研究,它是以女性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进行全面研究的、具有鲜明跨学科性质的学科,其目标是真正实现女性全面平等自由,"女性研究"至今都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定义,它是一个不断被描述、发展的学科。
女性文学研究的困境与出路
作者: 傅书华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批评   女性经验   新启蒙思潮   女性散文   困境与出路   女性研究   西方女性主义   女性文学研究   女性解放   日常生活  
描述: 中国新时期以来的的女性文学研究,在经历了同步于新启蒙思潮、对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引进、女性意识的觉醒、女性主体性的确立、对女性文学历史的重新发现与梳理、女性文学研究学科的建立、对本土女性经验的重视、性别理论的提出、女性文学研究的文化学拓展等几个阶段之后,又面临着新的问题。制约女性文学研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是什么?又该如何突破?对此,本文提出几点不成熟的意见,以就正于方家。
何谓“后女性主义”(postfeminism):兼论女性主义理论的历史分期
作者: 黄华   来源: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现代女性主义   酷儿理论   后殖民主义   女性主义者   后女性主义   妇女运动   历史分期   西方女性主义   后现代主义   后女权主义  
描述: 从目前国内外文献对"后女性主义"这一概念的使用和理解来看,比较含混,甚至达到混乱的状态。那么,何谓"后女性主义"(postfeminism,有时译为"后女权主义")?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常常与女性主义理论的历史分期问题联系在一起。一通常的解释认为"后"代表时间上的界定,可以翻译为"……之后"。正如后殖民主
女性主义研究在新闻传播学中的应用
作者: 刘瑾   刘江娜   来源: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19世纪初   女性主义研究   西方资产阶级   新闻传播学   西方女性主义   18世纪   应用   女权主义运动  
描述: 女性主义研究起源于西方的女权主义运动,18世纪以来,西方女性主义经历了两次高潮: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直接影响下,女性走出家庭参与工作,女权思想就在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基础上孕育并发展起来,并爆发了大规模的妇女运动。
< 1 2 3 4 5 6 ... 7 8 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