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薛绍徽】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
女翻译家薛绍徽与《八十日环游记》中女性形象的重构
-
作者:
罗列
来源:
外国语言文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八十日环游记》
翻译
女性形象
薛绍徽
-
描述:
薛绍徽是中国近代第一位女翻译家,她和陈寿彭合译的《八十日环游记》开创了中国20世纪初科学小说翻译的热潮。本文尝试探讨译者女性体验的介入,在汉译本中改变了原文对女主人公阿黛的叙事方式,译者在译文中张扬了女性人物情感的跌宕,赋予了她言说自己的权利,无形中破坏了原文以男性为中心的叙事模式,突出了女性的主体存在,让女性主体在文本中得以显形。女翻译家的创造性叛逆在20世纪初叶中国男性主导的女权话语里,插入了女性的声音。
-
薛绍徽文学创作与晚清思想关系略论
-
作者:
陈瑶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才女
妇女观
薛绍徽
晚清思想
-
描述:
晚清时期的福建才女薛绍徽在当时颇有文名,而现在知者寥寥。她是近代在全国最有文名的闽籍女学士、近代历史上第一位女翻译家以及维新时期上海《女学报》第一主笔,集多重身份于一身。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薛绍徽开始重新受到世人的关注。其文学创作成就包括大量的传统闺阁吟唱,翻译作品以及维新写作,呈现别开生面的多样性。将其置于晚清时代背景下来考察,探讨其文学创作与晚清思想的关系,它的理论意义不仅仅局限于薛绍徽和她的创作,而是通过“薛绍徽现象”,加深对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的认识和透视中国社会在近代急剧变革中的历史真实。 本文
-
清代女性文学群体及其地域性特征分析
-
作者:
宋清秀
来源:
文学评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教
多层性
文学传统
地域性特征
温柔敦厚
闺秀诗话
诗学传统
薛绍徽
文学理论
曲江亭
-
描述:
清代女性文学具有家族性、群体性、地域性特征,三者互为因果、相互依存,而地域性在三者中处于中心地位。本文从地域性入手,分析地域分布的广泛性与不均衡性表明了女性文学的多元性与丰富性特征;不同地域的同一性与同一地域的差异性显示了女性文学理论的多层性与复杂性特征。女性文学的多元性、丰富性与文学理论的多层性、复杂性足以说明清代女性文学已经是一支独立成熟的文学分支,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