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浅谈神话女性形象流变——以巫山神女为例
作者: 孙露露   来源: 北方文学(中)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巫山神女   社会角色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主要针对战国后期宋玉《高唐赋》中的巫山神女向楚王自荐枕席的传说,进行了初步分析,首先从众多的文学典籍中清理出神女的身份,做出基本的判断。再根据以往的众多猜想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清江流域的其他神女神话进行比较得出,神女自荐枕席的重要意义概括出神话女性形象发展的脉络。
从图像看中国妇女的角色变迁——以20世纪美术中的女性形象为例
作者: 潘宏艳   刘畅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角色   女性主体意识   女性形象  
描述: 以20世纪美术作品中的女性图像为依据,考察中国妇女在20世纪社会发展中的角色变迁及其作用发挥。一方面是基于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影响下的女性所经历的公共领域中的角色变迁,另一方面是女性从隐蔽、放大到呈现自身这一系列私人领域中的角色变迁。女性形象从公共领域到私人领域的空间转向,以及形象在不同领域中体现出来的角色变迁,都呈现了从追求身份、反思身份到放下身份的过程,这也是女性主体意识不断觉醒的过程,为研究20世纪女性的历史地位提供了视觉表现的文本。
广告中女性形象的思考
作者: 谷佳   卢宗贵   来源: 商情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歧视   社会角色   女性形象  
描述: 现代广告中,女性形象深得广告主与广告人的青睐,尤其在国内媒体上,女性在做广告的比例上占绝对优势。但国内现代商品广告中仍有轻视女性的趋向,其主要表现为角色定型和以女性作招徕。
论《诗经》女性形象的社会角色及意义
作者: 彭燕   黄俊棚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意义   《诗经》   社会角色   女性  
描述: 《诗经》作为反映周人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反映了那个特定时代的女性生活状况和社会历史地位。《诗经》的作者、编纂者、注释者三者共同完成了《诗经》中女性形象的角色及其所昭示的社会意义。本文拟从德与色、色与礼两个方面加以讨论,以见出女性意识在流变的历史中的变迁,由此获得对《诗经》中的女性在这种流变中所处的地位更清晰的判断和认识。
中国女性广播内容研究
作者: 晏雪菲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   社会角色   女性广播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主要研究女性形象以及女性意识在广播媒体中的表现与偏差,以全国三线城市以上的所有女性广播节目为样本,通过对其内容分析,将女性广播节目按照女性作为母亲、妻子、病人、美丽的象征的社会角色进行分类,并从社会性别观念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广播节目中的女性形象。
女性观众喜爱电视剧成因分析
作者: 张开   来源: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体验   电视剧艺术   社会角色   女性社会主体意识  
描述: 经过50年的发展历程,我国电视剧已经成为与社会时代紧密联系、深受国家政府重视、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拥有最大受众群的艺术形式。鉴于女性是电视剧艺术的主要消费群这一事实,本文采用电视社会学的定性研究方法,根据受众对媒介文本诠释的差异理论,从电视剧文本对女性形象呈现到女性观众对剧中女性形象的解读两种不同角度,剖析女性观众走进电视剧的深层动因。
简谈希腊神话传说中女性社会角色的转换
作者: 吴永社   来源: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希腊神话传说   社会角色   女性  
描述: 古希腊神话向我们描绘了广阔的古希腊社会生活画面,其中众多性情各异的女性形象展示了人类早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女性的社会角色是如何从主宰创造的女神转换为男性的配角的。其轨迹大致是从至上女神——男神家属的女神(妻子、女儿)——男性英雄的财产,社会历史从女性拥有话语权的母系社会发展到了男性掌控话语权的父系时代,女性的社会角色也就从操控一切变为一切都被操控了。
广告中的女性社会角色
作者: 陈嬿如   来源: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   社会角色   女性  
描述: 西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证明广告具有性别教育功能。中国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在一定程度上误导女性的社会角色定位。时代和社会要求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应突破某些传统成见 ,体现出女性社会角色的丰富内涵。依据“人本广告观” ,广告不应一味地渲染女性对男性的依附 ,而应该着力于塑造具有“双性”人格特征的新女性形象。在媒体广告与女性自我定位的关系中 ,媒体可以是引导者 ,也可以是现有定型观念的维持者 ,或者堕落为媚俗者。
搁浅在历史的边缘——高中语文教材女性形象及社会角色分析
作者: 胡晓虹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歧视   高中语文教材   社会角色   女性形象  
描述: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源,是影响青少年行为、态度、观念形成的重要媒介。教材能否提供全面而准确的信息,将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教材文化对于个体及社会群体的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以强烈的情感性、思想性及形象性见长的语文学科,对学生各方面的影响特别是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远比其他课程来得深刻。在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里,综观散文、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题材,尽管塑造了一些女性,但普遍缺乏时代感,女性形象较为刻板单一,充斥着“男强女弱”、“男主外、女主内”等传统偏见,女性作家的作品也少得可怜,教材中明显
基督教女报与中国女性形象的建构(1912-1941):以上海基督教女报为考察中心
作者: 杨照蓬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家庭角色   社会角色   基督教女报   女性  
描述: 基督教新教自1807年传入中国至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历经百余年,其在华事业获得长足发展。特别是妇女事业,基督教差传机构一直将其视为重点。从早期倡天足、兴女学、办报刊到创办女报,无不渗透着其传教主旨。基督教历来重视对中下层女性的宣教,基督教女报继承了这一点,强调女性家庭角色的现代化,对与之密切相关的婚姻角色和生育节制引导女性。抨击纳妾和贞操节烈等婚姻陋俗,主张建立以两性平等为基础的新型婚姻关系。对于彼时兴盛的“生育节制”思潮,反对德意法西斯的“奖励生育”的思潮,坚持在不违背基督教原则的情况下,有道德的节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