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呼唤爱情的绝响——徐坤“爱情祭坛三部曲”中的女性形象解读(之二)
作者: 王红旗   来源: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在同一地平线上   一个女人   于珊   陆文婷   人到中年   形象解读   知识女性   十二个   女性生存状态   徐坤  
描述: 徐坤写作《爱你两周半》的状态与《春天的二十二个夜晚》判若两极。如果说《春天的二十二个夜晚》是一个女人遭遇家庭风暴而不堪承受之重的凝重书写,《爱你两周半》则是幽默戏说两个女人
现在的女人怎样做母亲
作者: 阮直   来源: 晚报文萃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亲形象   萨拉   富兰克林   母性   鲁迅   自由   传统美德   家庭   知识女性   女性形象  
描述: 从现在的年轻妈妈身上我有点儿找不到母亲的形象了,就剩下孩子的保姆、孩子的管家、孩子的保护神了。好像40岁以上年龄的人,说起母亲来倒是有个慈爱、威严的女性形象还能温暖一下心窝。如今这中年的母亲不与女儿争着比时尚就算有大有小了。传统美德的母亲是勤劳、淳朴、善良,是克己、奉献、默默无闻,她们把母性中最柔软、最仁慈的价值都固化在了
大事记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电影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辛德勒   城市之夜   著名影星   三个摩登女性   阮玲玉   无声电影   《芙蓉镇》   女演员   知识女性   弱女子  
描述: 1935年3月8日 中国著名女演员阮玲玉离世 1935年3月8日,中国著名女演员阮玲玉遗憾离世,去世时仅25岁。她是中国无声电影时期的著名影星,是民国4大美女之一。在《神女》《三个摩登女性》《城市之夜》等代表作中塑造了一个个类型迥异的女性形象。有被封建势力压迫的弱女子形象,有向往自由、敢于挑战权威的独立女性形象,也有学富五车的知识女性形象。端庄大方,天资聪颖,阮玲玉用从内而外散发出的个人魅力,成为上世纪30年代中国影坛中最有票房号召力的演员。
“十七年”文学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王烟生   来源: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关汉卿》   形象的塑造   “十七年”文学   中国文学   社会主义   朱帘秀   十七年文学   林道静   女性形象   知识女性  
描述: 十七年文学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与十七年文学的特点是一致的。所塑造的女性形象有:坚贞不屈的女英雄、革命母亲、成长中的知识女性、舞台艺人等。这些女性形象尤其是革命女性形象的塑造,是对中国文学的贡献;女性形象的尚欠丰富多样则是十七年文学的遗憾。
《带阁楼的房子》中两姐妹形象的刻画与描述赏析
作者: 孙新法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特色   尼雅   坦然接受   女性观   地区名称   活着   女性命运   修斯   小妹妹   知识女性  
描述: 在小说《带阁楼的房子》中,契诃夫一共塑造了四个不同的女性形象,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姐姐莉达和妹妹任尼雅。通过对这两姐妹形象刻画与描述的分析,通过比较二人迥异的性格等,可以更好地了解契诃夫的创作特色,体会到他鲜明的妇女观点。一、姐姐莉达——独立自主的知识女性形象(一)姐姐名字的深层含义小说中,姐姐的名字为莉达,即"莉季娅",而"莉季娅"其实是小亚细亚一个地区的名称。用这个地区名称做名字,暗示着取该名的人大多畏惧去做一
寻找灵魂的家园
作者: 孙立娜   来源: 吉林教育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热爱生活   愫方   空谷   繁漪   悲剧色彩   喜剧性   《北京人》   知识女性   陈白露   生命主题  
描述: 本文紧密结合曹禺《北京人》剧本,论述了愫方这个本来具有悲剧色彩的人物,反而得到一个喜剧性的结局,从一个奉守三从四德,以爱为生命主题的封建女性,成长为一个走向革命的新女性在精神道路上对灵魂家园的寻找。愫方是曹禺在塑造了繁漪、陈白露之后的第三个成功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形象。在《北京人》这部作品中,她也是备受我们喜爱的角色。她一出场,给我们的印象就是沉静、缄默,宛如寂寞空谷中的一支幽兰。在曾家,她寄人篱下,却与清少爷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他们
告别性别“战争” 寻找人类精神“原乡”——对“她世纪”中华女性文学发展方向的几点思考
作者: 王红旗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压迫   男权文化   女作家   原乡   西方女权主义   女性文学   人类精神   知识女性   战争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是站在文学"她世纪"的起点上,对上世纪90年代至今的中华女性文学进行回眸与反思、观察与分析。以国内与海外女作家的代表作品为例,论述当代中华女性文学发展与性别、商业、消费的多重复杂关系。重新审视男权文化"性别怪圈"对两性造成的心理压抑,西方女权主义与性别理论的局限造成的断裂、错位与遮蔽。进而从中华女性文学的深层关联、精神互动与审美个性中,发现其新生态、新走向、新愿景,以及对世界女性文学发展的影响。
藩篱外的呼喊:庐隐自我形象解读
作者: 马丽娜   来源: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叙传   生命旅程   就这样   海滨故人   现代中国文学史   形象解读   庐隐   抒情小说   知识女性   玉梨魂  
描述: 庐隐的一生,无论是爱情还是事业,都遭际坎坷,可谓命途多舛,然而,这短暂而曲折的生命旅程,却因为她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的风格特异的作品而显得弥足珍贵,她的光艳的才华和悲苦的命运,在当时文坛上备受瞩目,她所创作的反映"五四"时期知识女性的苦闷彷徨的作品,翻开了中国女性新文学新的一页,时至今日,仍不减其色。庐隐作为"五四"时期自叙传抒情小说的代表作家,她的作品,充溢着浓郁的自我色彩,其中富有个性的女性形象亦成为文坛备受关注的对象。作为
性别面具下的权力话语:谈阎真《因为女人》的性别立场
作者: 梁巧娜   来源: 阅读与写作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由选择   男性作家   女主人公   阎真   面具   性别立场   爱情   知识女性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一阎真的小说《因为女人》自2007年出版至今,关注与评论一直未有淡薄。尤其是高校中的女生,对小说的关注呈现出愈来愈热的趋势。她们议论的内容,多是关于小说的女主人公柳依依的性格与命运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也有许多女生由柳依依的命运推而广之联想到诸如女性价值或女性解放等其他更深远的问题的。她们的议论和思考,也更加扩大了小说的影响。不得不承认阎真有一种超常的想象力,借助这种想象力,从未涉足官场的他成功地完成了《沧浪之水》这部能洞察官场风云气色的现代官场小说。而作为男性作家,他又借助于这份超人的想象力,成功完成了《因
叶圣陶小说中的女性命运
作者: 张琦   来源: 学语文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庭生活   遗腹子   他生物   社会身份   女性命运   女性解放   女性形象   知识女性   小说   叶圣陶  
描述: 一、命运之探问"人"之所以有别于自然界其他生物正是源于人的社会性,这就要求人的存在首先要有一个社会身份。叶圣陶小说在将话题引向对"女性命运"思考前,先将聚光灯对准了"人"的认识上。纵观叶圣陶小说,我们很容易发现其中的女
< 1 2 3 ... 12 13 14 ... 17 18 1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