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男权话语的产物:《三国演义》女性形象论
作者: 周晓琳   来源: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立价值   男权话语   为他取向   家长权威   男性眼光  
描述: 由于题材的特殊要求 ,《三国演义》中的女性形象处于配角的位置。罗贯中基于男性中心主义的立场 ,使用男权话语去描写女性形象 ,赋予笔下女性形象以工具的作用。小说中的美女、烈女、良母等形象系列 ,成为最能体现作家创作意愿的文化符号
论曹禺的男权话语:从曹禺对愫方与思懿的态度谈起
作者: 陈惠   来源: 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话语   愫方   《北京人》   曹禺   思懿  
描述: 曹禺的剧作中不乏对特定年代的女性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及同情。但因其童年的家庭体验及所受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剧作中又不时地流露出他对传统伦理观念的一定程度上的认同,男权思想浸润在字里行间,明显地建构了他的男权话语。本文着重从他的《北京人》对愫方与思懿两个女性形象的不同塑造来探讨他的男权话语。
缺席的女性与女性的缺席——从性别批判视角看唐五代词
作者: 罗燕萍   来源: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话语   词体   填词   女性   异化  
描述: 唐五代词中描写的女性形象以“男子而作闺音”的文学传统与唐五代特定的历史文化为背景,并有男性心理期待隐藏其后,从中体现出的两性心理的异化尤其是对女性的异化,成为词体本身独特的文化意义。
男权话语规训下的“他者”形象
作者: 田右英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话语   《画皮》   他者   魔鬼   天使  
描述: 2008版电影《画皮》中的女性,呈现的是男权话语规训下的“他者”形象。主要的女性被分割成对立的“天使”与“魔鬼”两极。在形式上表现为小唯的“画皮”身体,佩蓉的疯癫、夏冰的易装。这些女性形象体现了男权话语对女性身体的规训以及女性自我的分裂。
女性话语的力量:《同命人审案》的女性主义文体学分析
作者: 张平   来源: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话语   及物性选择   女性话语   交流风格   隐喻  
描述: 苏珊·格拉斯佩尔的短篇小说《同命人审案》(AJuryofHerPeers)是研究女性话语的典范文本。本文研究聚焦于《同命人审案》中女性话语的力量,研究角度为女性主义文体学,从隐喻、对话交流风格和及物性选择三个方面阐述这个文本隐含的语言、性别和权力的关系。本文论证苏珊格拉斯佩尔通过隐喻的创造性书写,女性风格的对话交流,机智地运用及物性系统,揭示了女性话语的力量。她颠覆了男权话语对女性的束缚和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她指出女性话语的力量最终来自于女性反抗父权制社会的共同经历,这一共同经历使女性之间能够相互理解、相互
矛盾作品中的传统女性——对男权话语的反叛与沿袭
作者: 余铮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话语   沿袭   反叛   茅盾   传统女性  
描述: 茅盾在创作中成功地塑造了以静女士、方太太等为代表的具有传统美质的女性形象。他在对传统女性形象的描写中,对女性的态度是微妙的,一方面对女性的爱怜,对她们的命运的关心,希望为她们找到一条适合的生存之路;另一方面传统的男权文化价值观念在他心底的深深积淀,使他无法跨越这历史因袭的巨大障碍。因此,他在作品中不时的陷入矛盾的境地,一面去凭借现代意识去消解一些男权观念,一面又显示了他的传统男权意识。
女性意识自我悖谬-析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鲁向黎   来源: 平顶山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话语   女性意识   侦探小说   悖谬   阿加莎?克里斯蒂  
描述: 阿加莎•克里斯蒂在她的侦探小说中给我们呈现了这样的悖论:朴素的女性意识使她的创作有别于柯南道尔的男性文本模式,这尤其可以体现在侦探形象的塑造上;但根深蒂固的男权话语又使得阿加莎不自觉地以男性中心文化为标准塑造了大量扭曲的女性形象。
我爱你,与谁有关?——女性视角下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作者: 张淑娅   来源: 名作欣赏(文学研究((下旬(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话语   建构   滞定形象   女性视角   审视  
描述: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所讲述的惊世骇俗的爱情让无数人为之动容。近期,新锐导演徐静蕾将这部外国男性的作品改编为中国女性电影版本搬上了银幕,引发了人们对爱情的重新审视。“我爱你,与你无关”,这看似独立自尊的女性爱情宣言,究竟是爱的纯粹还是爱的麻醉?文章试图以女性视角通过对小说与电影中所展现的女性形象的分析,指出当代女性应该冲出男权话语中女性滞定形象的禁锢,建构真正独立平等的爱情观。
藩篱下的觉醒与失落——阿加莎克里斯蒂《致命遗产》女性意识微探
作者: 金羽炜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话语   女性意识   阿加莎克里斯蒂   父权制文化   《致命遗产》  
描述: 20世纪,妇女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使女性文学逐渐展现了价值观的转型和女性意识的诞生。在此转变中,阿加莎克里斯蒂作为全球公认的"侦探小说第一夫人",可谓首当其冲。其1948年所著的侦探小说《致命遗产》构思独特,逻辑缜密,人物形象刻画细腻,突破了以往侦探小说的男性文本模式,多方位呈现出朴素的女性主义观,然而另一方面由于其深受所处时代男权话语的影响,又在不经意间于作品中体现着依然清晰的父权制文化标准的印迹。
英国女性文学的两座丰碑——《简·爱》与《呼啸山庄》比较研究之一
作者: 王桢   来源: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话语   凯瑟琳   简.爱   希刺克厉夫   主体意识  
描述: 勃朗特姐妹二人都在英国女性文学史上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相比较而言,《简.爱》在彰显女性主体意识的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流露出受到男权话语操控的痕迹;而《呼啸山庄》则在想象的荒原上颠覆了男权社会的一切秩序。
< 1 2 3 ... 5 6 7 ... 9 10 1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