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来源:平顶山学院学报】搜索到相关结果 11 条
-
二月河清帝系列女性形象的生存抗争及女性意识
-
作者:
吕静
来源:
平顶山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二月河
清帝系列
抉择
女性形象
抗争
-
描述:
理性对人类本能有一定的限制和约束,当生命中的情感与理智发生抵触时,人们便不可避免地陷入两难境地。在封建社会,不同社会阶层的女性,面对礼教伦常的束缚,对情与理的选择迥乎不同。二月河笔下一个个出色的女性形象,演绎了在这种两难境地中的反抗与挣扎,展示了不同程度的女性意识和女性觉醒,体现了女性生存的力量和希望。
-
荒诞视角下的《息.望.忆》解读
-
作者:
董菊霞
来源:
平顶山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自杀
《息·望·忆》
荒诞
艾薇菊·丹提卡
-
描述:
艾薇菊.丹提卡在《息.望.忆》中成功塑造了两个海地黑人女性形象,母亲马汀及女儿索菲。马汀遭人强暴,远走他乡,但仍然无法逾越父权文化管制下的道德樊篱,最终精神分裂。索菲游离于现实与梦境的边缘,母亲的经历和“验身”行为使她趋于崩溃。马汀和索菲在异己的世界里生存,无法取得社会认同,难以倾诉,强烈的荒诞感使她们窒息。面对荒诞,马汀选择逃避,在绝望中自杀。索菲则立足现实,直面荒诞,在反抗中寻求精神解脱。
-
乡村嬗变中的女性风采:浅析《湖光山色》中的暖暖
-
作者:
郑新
来源:
平顶山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理想化
乡村变革
女性
-
描述:
周大新的《湖光山色》关注固守土地的农民本身,体现了他长期以来以农为本的坚守,对乡村变革之后的矛盾与问题奉献出了自己独到的思索,揭示出了乡村自身的劣根性和人性中固有的狭隘与扭曲。《湖光山色》在乡村嬗变的背景下展示人性的矛盾与困惑,由此突现出女主人公暖暖的人格魅力,暖暖的特殊与亮色在于她是一个市场经济条件下自强不息、始终向善的乡村女性形象,在她身上凝聚了作家对当代中国乡村的深层思考和热切期盼。
-
女性意识自我悖谬-析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鲁向黎
来源:
平顶山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话语
女性意识
侦探小说
悖谬
阿加莎?克里斯蒂
-
描述:
阿加莎•克里斯蒂在她的侦探小说中给我们呈现了这样的悖论:朴素的女性意识使她的创作有别于柯南道尔的男性文本模式,这尤其可以体现在侦探形象的塑造上;但根深蒂固的男权话语又使得阿加莎不自觉地以男性中心文化为标准塑造了大量扭曲的女性形象。
-
褒扬与贬抑——论张洁小说男性形象的塑造
-
作者:
张丽明
来源:
平顶山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形象
女性意识
张洁
小说
-
描述:
张洁以鲜明的女性意识,塑造了众多自强自立、自尊自信的女性形象,而男性形象则处于次要地位。通过分析张洁小说对男性从褒扬到贬抑、从建构男性形象到颠覆男性中心主义的叙事策略,可以看出作者塑造人物时的情感状态、审美指向,以及女性意识从自觉到高扬的嬗变过程。
-
女性文学流程与女性形象悖论
-
作者:
罗璠
来源:
平顶山学院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悖论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
描述: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几经风雨 ,却愈来愈陷入了疲乏无力的状态中。在对女性文学流程的考察中 ,就女性文学这一衰微特征作了整体性评价 ,并由此提出了女性文学要走出这一误区 ,关键在于调整视界的建设性建议
-
“莎乐美”的蛊惑——析唯美主义对茅盾“时代女性”塑造的影响
-
作者:
李音
来源:
平顶山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唯美主义文化
性道德
"时代女性"
"莎乐美"
-
描述:
对左翼文学大师茅盾所塑造的"时代女性"系列及其他女性形象,以往多从社会历史原因或作者个人经历方面进行分析,却忽视了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上海的唯美主义文化对其的影响。其实唯美主义不仅客观地影响了"时代女性"的品质和精神,也影响了茅盾对女性形象塑造的角度和趣味。
-
从莎菲到杜晚香--看丁玲女性人生的探索
-
作者:
张溪潺
来源:
平顶山学院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人生
丁玲
女性形象
-
描述:
通过对莎菲、贞贞、陆萍、杜晚香等一系列女性形象的分析,探讨丁玲从20世纪20年代到70年代末对女性人生的独特体认.
-
延安时期女作家红色文本的别样美——论陈学昭《工作着是美丽的》
-
作者:
卢美丹
来源:
平顶山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延安时期,陈学昭并不是最为人关注的女作家。在整个文学史中,并没有看到她美丽的印记,甚至是在女性文学史中,谈到三四十年代女性作家时,也不见有关她的只字片语。陈学昭是有着"五四"作家、留法作家、解放区作家三重身份的杰出女性。不论是在其生活优越的年轻时代,艰难困苦
-
女性文学发展过程中的误置:评林白《一个人的战争》
-
作者:
李爱红
来源:
平顶山学院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文化
情
情感
集体意识
女性文学
-
描述:
通过林白《一个人的战争》的文本分析 ,揭示女性文学由“五·四”时期发展到 2 0世纪 90年代之后出现的一些偏差———由于缺乏真正的个体人格独立和人道主义的大背景 ,被误置为一种消解女性 ,最终消解个性的文学 ,由此落入传统的男权文化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