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边缘创伤下的女性情怀书写——以严歌苓笔下移民者形象为例
作者: 田野   来源: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伤   书写   边缘   出路  
描述: 边缘化的创伤处境中依旧不忘初心,展现女性美和人性美。而严歌苓对于作品中人物的书写,不仅仅是一种关怀,更是对于边缘处境下的移民女性出路的思考。
丁玲早期小说的文体选择与自我意识嬗变
作者: 王伊薇   来源: 河套大学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体   自我意识   书写   丁玲早期小说  
描述: 丁玲早期小说多涉及女性主题,而女性的自我意识是其着力表现的内容之一。丁玲对女性人物本身有大量和"书写"相关的描写,这既是作家塑造人物的独特方式,也是观照其自我意识嬗变的独特角度。本文从日记、书信
声音、姿态与对话——妇女与社会性别史的理论构想
作者: 秦晓红   来源: 文史博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声音   书写   社会性别史  
描述: 在我国,作为一门正在建构发展中的学科,妇女与社会性别史目前来说还是一门边缘学科,我们无意向主流靠拢,更不必与之抗衡,相反,我们正是要利用这种“边缘”地位,在传统史学之外,走出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新路来。
印度女性文学书写探究
作者: 李美敏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书写   印度   女性文学  
描述: 印度女性文学书写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从书写的权利到现代女性意识和话语权力,这个过程是印度女性重新审视历史、现实和自我的过程。以历时性的角度,结合女性作家的作品分析每一个历史阶段印度女性文学书写
战争与20世纪40年代女性文学
作者: 李奇志   来源: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书写   战争   女性文学  
描述:  20世纪40年代是战火纷飞的年代,战争书写成为这一时期女性文学的核心内容。这种书写主要表现为三种形态:以丁玲、草明等人为代表的充满民族国家意识的战争书写;以陈敬容、萧红等人为代表的注重对现实
当代小说中的伸冤书写
作者: 郝文芬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伸冤   悲剧   书写   上访  
描述: 本文在注意到伸冤的当代书写对前代书写传统性有所继承的基础上,努力发掘当代作家们对伸冤书写的创新与转化,展现出当代伸冤书写的时代特点。共分为三章,分别从伸冤类型、伸冤悲剧性审美价值及伸冤书写
论林语堂小说中的女性关系
作者: 杨美林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关系   林语堂   书写   小说  
描述: 自诩为“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林语堂,一生著作颇丰。他以“一捆矛盾”般的思想、性格、气质观照文学创作,使其呈现出“看似中西结合,却又不中不西,又中又西”的特点,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不容易写的一章”。在倾心创作的七部英文小说中,林语堂表现了对女性问题的特别关注。他不仅精心塑造出一幅异彩纷呈的佳丽图,更是不吝笔墨对女性之间的细微复杂关系进行了刻画。这些女性关系融入了林语堂独特的女性观、文化观和美学追求,是解读林语堂小说以及其多元文化心态的一个重要因素。本论文以林语堂小说中的女性关系为研究对象,分为
灰姑娘的身份寻求---对《中国灰姑娘》的原型分析
作者: 郭霞   来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灰姑娘原型   他者   书写  
描述: “灰姑娘”可谓是世界上流传最广,最受人们欢迎的民间故事,从《格林童话》到瓦尔特•迪斯尼的卡通电影,“灰姑娘”超越了时间、地点和民族的限制走进了更多人的世界里。而“灰姑娘模式”大多便是“生活的磨难---邂逅王子---爱的波折---爱情大团圆”。其作为文学的创作原型,在不同时代不同作家笔下异彩纷呈而又万变不离其宗。马严君玲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崛起的华裔女作家。她的代表作同时也是她的自传体小说《中国灰姑娘》讲述了作者从幼儿园到十四岁的辛酸往事。由于备受继母的虐待和歧视,她是一个典型的灰姑娘,却有着不同
从争强斗艳到驯服女性──三至十世纪妒妇现象与「妒妇形象」书写
作者: 张育慈   来源: 中兴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形象   三至十世纪   书写   妒妇  
描述: 妒婦,是古代不平等婚姻關係下的社會化產物。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中,所刻畫的妻妾鬥爭,即古代社會婚姻家庭生活的寫照。正妻即使因年老而色衰,色衰而愛弛,仍然在家內秩序中占有一定地位與份量,妻妾名分之別不容質疑;而妻與妾之間、妾與妾之間,或妾與婢之間,總是徘徊在夫權巨大、無形的牢寵之中,彼此間爾虞我詐、爭風吃醋。尼采曾說過:「男人為自己創造女性形象,而女性則模仿這個形象創造自己」。中國婦女亦是如此,她們身處父系體制中,受著極大的壓迫;同時也用一樣的制度壓制、扼殺其他女性。整體而言,兩性社會中,社會機制的運作與
论艾丽丝·门罗小说中的女性书写
作者: 王亦甜   来源: 扬州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艾丽丝·门罗   书写   小说   女性  
描述: 艾丽丝·门罗,当代加拿大最重要的作家之一,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加拿大作家,同时也是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史上的第十三位女性作家。迄今为止,门罗共发表了《快乐影子之舞》(1968)、《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1971)、《我曾想对你说的事》(1974)《你以为你是谁?》(1978)、《木星的月亮》(1982)、《爱的进程》(1986)、《我年轻时候的朋友》(1990)、《公开的秘密》(1994)、《好女人的爱》(1998)、《恨、友谊、追求、爱、婚姻》(2001)、《逃离》(2004)、《城堡岩石上的风景》(2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