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试析唐爱情传奇中的悲剧女性
作者: 陈晓芸   来源: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   爱情   唐传奇   女性  
描述: 小说发展至唐传奇,标志中国小说已从萌芽时期跨入成熟时期,而唐爱情传奇中成功塑造了不少悲剧女性形象,更是其成熟的标志。本文试从悲剧女性形成原因及唐爱情传奇塑造悲剧女性的独创性方面予以分析。
尤金·奥尼尔剧作中占有欲女性形象
作者: 欧阳基   孙宜学   来源: 山东外语教学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戏剧   生活   尤金·奥尼尔   莱维尼亚   创作方法   天边外   悲剧性   爱情   占有欲   女性形象  
描述: 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的剧本际志着美国现代戏剧的开端。他大胆创新,既继承和发展了欧洲传统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又开创了美国表现主义戏剧先河。这种创作方法的开放性,是因为奥尼尔仅仅考虑一个问题:“它能否表达真实,象我所知道的那样真实或者象我所感觉到的那样真实。”受
呼而不应的悲哀:19世纪30至60年代俄国文学的一种失衡现象
作者: 孙蕾   来源: 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永恒主题   佐料   杜勃罗留波夫   安娜·卡列尼娜   失衡现象   爱情   思想   社会生活   俄国文学   女性形象  
描述: 一如果说爱情是永恒的主题,那么女性就可谓永恒的主角了。没有女人就无所谓爱情,没有爱情,文学就会黯然失色。在世界文学画廊里,群芳娇妍,婀娜多姿,但最富魅力,能够给人留下永久回味的女性形象,又几乎尽与
莎士比亚喜剧浪漫风格透视
作者: 王维昌   来源: 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喜剧冲突   自然环境   艺术风格   阿里斯托芬   爱情   莎士比亚   女性形象   喜剧艺术   浪漫风格   莫里哀  
描述: 风格即个性,是一个作家的艺术生命力的最高体现。每个作家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追求自身创作的个性,力图最大限度地实现其艺术价值。正如歌德所说:“风格,这是艺术所能企及的最高境界,艺术可以向人类最崇高的努力相抗衡的境界。”正由于此,对于艺术家的风格的探讨,历来受到评论界的密切关注。关于莎士比亚喜剧的艺术风格,评论界似乎已经达成“共识”:“莎士比亚喜剧是诗意的,缠绵的,罗曼蒂克的”;对于莎
呼而不应的悲哀:19世纪30至60年代俄国文学的一种失衡现象
作者: 孙蕾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永恒主题   佐料   杜勃罗留波夫   安娜·卡列尼娜   失衡现象   爱情   思想   社会生活   俄国文学   女性形象  
描述: 一如果说爱情是永恒的主题,那么女性就可谓永恒的主角了。没有女人就无所谓爱情,没有爱情,文学就会黯然失色。在世界文学画廊里,群芳娇妍,婀娜多姿,但最富魅力,能够给人留下永久回味的女性形象,又几乎尽与
爱与恨交织的生命之歌——鸣凤投湖的悲剧美
作者: 周芳芸   宋光成   来源: 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鸣凤   生离   巴金   黑暗王国   爱情   悲剧美   抒情独白   爱与恨   死别   觉慧  
描述: 巴金说:“我要写一部《家》来作为一代青年的呼吁,我要为过去的无数的无名牺牲者‘喊冤”,“代那许多做了不必要牺牲品的年轻女人叫出了一声‘冤枉’”,向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控诉”。在巴金精心刻画的被损害与被侮辱的青年女性形象中,鸣凤也是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她聪明、美丽、纯洁、善良、无私。巴金把这个少女作为真善美来歌颂的。 鸣凤,这个十六岁的婢女,“七年以前,也是在下雪的时候,一个面貌凶恶的中年妇人从死了妻子的她父亲那里领走了她,送她到这个公馆里来”,从此,开始了苦难的奴隶生涯。然
女性文学的大胆尝试——评长篇小说《心动如水》
作者: 张贺琴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展示   纯文学   王海平   女性心理   爱情   丈夫   画意   陈丹燕   长篇小说   女性文学  
描述: 《心动如水》是陈丹燕的一部描写女性文化、女性心理的长篇小说,是一部别具特色的纯文学作品。作者以诗情画意之笔对新时期女性文学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对纯真,美好,浪漫的爱情进行了新的探索。 小说着重写了女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