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袁昌英】搜索到相关结果 8 条
-
袁昌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罗惜春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创作
袁昌英
女性形象
-
描述:
袁昌英从人性的多角度出发,塑造了众多具有复杂性情的女性形象,有争取自身价值的贤妻良母、保守封建观念的悲剧女子和宣扬个性解放的新型女性。文本中透出她对新型贤妻良母的赞美,对保守封建观念妇女的同情,对个性解放的新女性的向往,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体现了作者浓厚的女性意识。
-
袁昌英笔下的女性形象——立足于中西文化交融的管窥
-
作者:
周密
来源: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形象的塑造与再塑造
袁昌英
中西文化交融
-
描述:
出身于书香门第、又长期在教会和英法学校学习的湖南作家袁昌英 ,既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又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一生交汇着欧、亚文化的思潮。从其戏剧作品的女性形象的塑造与再塑造中 ,我们可以探究出袁昌英是如何把中国与西方文化及文艺相融合 ,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中国现代话剧
-
学院派剧作家袁昌英的诗化戏剧
-
作者:
刘馨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诗化戏剧
袁昌英
精神分析
唯美主义
传统文化
-
描述:
袁昌英是一位不应该被遗忘的学者、教授、剧作家。她中西文化视域融合下的诗性创作,不仅仅指其戏剧创作的艺术性,更在于她将个体体验与艺术创作糅合为一体的诗化人生,表现出剧作家对社会、艺术以及人生的观照与思考,从而使其诗化戏剧具有更内在的诗性。本文主要分三章展开论述:第一章从袁昌英的生活、经历、个性气质、精神品质等因素阐释书斋生涯成就的写作姿态。书香门第的言传身教形成中正柔和的典雅气质,学院生活的长期积累造就系统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热情严谨的治学态度,浸润至深的士子情怀承载着强烈的社会责任,这三个方面既是袁昌英诗性创
-
论袁昌英对西方思潮的选择与接受
-
作者:
王仲平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泛神论
袁昌英
唯美主义
女性主义
精神分析学说
-
描述:
袁昌英是一位被我国学术界所忽略的现代女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史家。本文试图以史料和文本细读为基础,论述袁昌英对西方现代思潮的选择与接受。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袁昌英的生平与创作概况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其创作进行了分期。上篇解读了袁昌英文学创作中的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其运用传统文化对女性主义的改造以及双性同体女性主义诗学的建构。第一节认为,袁昌英的文本以女性为主角,沐浴着女性主义、人道主义、民主和科学的阳光,一定程度上颠覆了男权文本传统;第二节认为,袁昌英从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探索构建双性同体诗学,从双性同体创作心态、中性文本及理想男女关系三方面对此进行了论述;第三节分析了袁昌英文本中的传统文学母题、意象及其理智的文化态度,指出她结合传统文化对女性主义进行了中国化改造。下篇重点论述了袁昌英对精神分析学说、唯美主义、泛神论的选择与接受。第一节重点梳理袁昌英对精神分析学说的介绍以及在文学批评中的运用,并以《孔雀东南飞》等为主要文本分析了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第二节认为,袁昌英文本注重生活艺术化,追求诗意、艺术美、性灵,注重刹那间的美感享受,体现了唯美主义的影响;同时拒绝了颓废主义,规避了肉欲和非理性等唯美主义的陷阱。第三节认为,袁昌英运用泛神论完成了破坏偶像崇拜、表现自然神性的艺术目的,泛神论的思想资源来自西方也来自东方。余论部分是对袁昌英研究的展望,并提出了五项需要进一步开拓的工作。
-
徜佯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珞珈三女杰"二三十年代创作述评
-
作者:
丁书梅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苏雪林
文学创作
珞珈三杰
凌叔华
袁昌英
女性文学
-
描述:
徜佯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珞珈三女杰"二三十年代创作述评
-
五四新女性作为“人”的觉醒
-
作者:
刘世浩
来源:
牡丹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陈学昭
外国文艺思潮
沉樱
冯沅君
石评梅
凌叔华
袁昌英
庐隐
陈衡哲
谢冰心
-
描述:
我国女性作家在五四时期的“集体亮相”为今后的女性文学创作开了一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先河。自此以后,伴随着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我国女性文学创作日益繁盛起来。五四新女性作为具有独立意识的“人”开始觉醒。从封建旧家庭解放出来的第一代女作家,如陈衡哲、谢冰心、冯沅君、苏雪林、庐隐、石评梅、凌叔华、沉樱、袁昌英、陈学昭、陆晶清和丁玲等,在
-
现代知识女性的角色困境与突围策略:以陈衡哲、袁昌英、林徽因等女性学者为例
-
作者:
夏一雪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女性学
林徽因
袁昌英
社会角色
贤妻良母
新女性
知识女性
陈衡哲
中国女性
-
描述:
20世纪初,中国女性遭遇解放,在时代呼唤和个人觉醒的双重推动下,现代知识女性开始在传统社会中单一的家庭角色之外,扮演起女教师、女医生、女职员等社会角色。与此同时
-
独特的戏剧美学追求──白薇剧作论
-
作者:
游友基
来源: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赵清阁
访雯
苏斐
白薇
戏剧冲突
人生悲剧
戏剧美学
戏剧创作
袁昌英
游友基
-
描述:
独特的戏剧美学追求──白薇剧作论游友基在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中.戏剧创作比较薄弱。较著名的剧作家仅有白薇、袁昌英、赵清阁、杨绛等数名。白薇以剧作登上文坛。1926年4月,陈西滢在《现代评论》"闲话"中介绍了两位女性作家,其中一位是当时"几乎是谁都知道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