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新女性】搜索到相关结果 22 条
-
《觉醒》中鸽子楼的意象分析
-
作者:
周广焕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鸽子楼
《觉醒》
新女性
-
描述:
在《觉醒》中,凯特·肖邦(Kate Chopin,1850–1904)通过描写主人公居住场所的转变,展现了埃德娜思想意识觉醒的过程。鸽子楼作为小说中的一个具体意象,包含着双重的含义:一方面象征着埃德娜的经济独立,展现其努力实现自我的新女性形象,另一方面也象征着其难以挣脱的男性精神樊笼。鸽子楼的双重含义展现了处于男权社会统治下的新女性的困苦与挣扎。
-
自立女性的精神之旅——解读《小妇人》中马奇姐妹的成长历程
-
作者:
杜鑫
余高峰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立
《小妇人》
成长历程
新女性
-
描述:
家庭小说《小妇人》由19世纪美国女作家路易莎·梅·奥尔科特所著。其细腻的文字、质朴的情感、饶有趣味的对话,深受读者青睐。本文将从马奇姐妹对婚姻的追求、在家庭中的存在和对梦想的实现三个角度来分析《小妇人》中马奇姐妹的心路历程。小妇人们用自己的智慧安排人生,用自己的能力追求梦想,在传统和独立之间做出了很好的平衡,塑造了自立的新女性形象。
-
改革开放下反传统的朝鲜族新女性——以李惠善《心狱》与崔红一《心的音响》为中心
-
作者:
王一丹
来源:
韩国语教学与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改革开放
新女性
李惠善
崔红一
-
描述:
中国朝鲜族作家李惠善、崔红一作品中出现了改革开放背景下的新女性形象,这类女性有着反传统的特质,她们争强好胜,为了家庭投身于社会,有着很强的自主意识与竞争意识。李惠善的小说《心狱》和崔红一的小说《心的音响》中的女主人公正是这样的形象,她们为了改善生活积极向上,同时也有着不断滋生的物质欲望,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然而女性作家李惠善和男性作家崔红一对这一类女性的态度却是截然不同,本文旨在探索这种态度差异,并揭示背后的原因。
-
改革开放下反传统的朝鲜族新女性
-
作者:
王一丹
来源:
韩国语教学与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改革开放
新女性
李惠善
崔红一
-
描述:
中国朝鲜族作家李惠善、崔红一作品中出现了改革开放背景下的新女性形象,这类女性有着反传统的特质,她们争强好胜,为了家庭投身于社会,有着很强的自主意识与竞争意识。李惠善的小说《心狱》和崔红一的小说《心的音响》中的女主人公正是这样的形象,她们为了改善生活积极向上,同时也有着不断滋生的物质欲望,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然而女性作家李惠善和男性作家崔红一对这一类女性的态度却是截然不同,本文旨在探索这种态度差异,并揭示背后的原因。
-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改变》
-
作者:
黄艳
孙妮
来源: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
兴趣爱好
新女性
《改变》
-
描述:
从女性主义视角,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女性主义文学的先驱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的《改变》中的女性人物进行分析,揭示文本中两个女性人物在父权制社会中,如何通过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实现自我价值,成为追求经济独立、精神解放以及家庭和谐的新女性。
-
清末报刊与知识分子的性别话语——以兴女学为例
-
作者:
郑勋
来源:
惠州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冲突
清末报刊
新女性
性别话语
-
描述:
文章从性别视角对清末知识分子的性别话语进行考察,展示知识分子在报刊媒体上表述兴女学的话语,探讨话语如何构想"新女性"。研究发现,清末知识分子在报刊呈现妇女解放话语的立论基点是儒家伦理观,而儒学恰恰是男女不平等的根源,故性别话语出现内在冲突。
-
清末民初新兴百美图研究
-
作者:
刘秋兰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末民初
新兴百美图
现代性
新女性
-
描述:
清末民初的新兴百美图以都市时装美人为主体、洋场景观为背景,描绘了从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女性形象的变化,为新女性的建构提供了重要的视觉资源。作为诞生于近代都会的流行图式,新兴百美图迎合了两种话语的需求:一种是精英知识分子的国族论述,一种是通俗文学的日常生活叙事。这两种话语都旨在将女性塑造成符合各自理想的新女性,区别在于前者立足启蒙,后者立足娱乐。藉由图像和话语之间的缝隙,我们可以一窥当时的社会风尚和审美趣味。本文将百美图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进行考察,发现它具有看似相反的二元传统——列女传统和百媚传统,在此基础
-
《玲珑》中都市女性摩登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
作者:
相运利
张晨曦
来源:
荆楚学术2016年第四期 (总第五期)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建构
《玲珑》杂志
摩登形象
新女性
-
描述:
《玲珑》作为20世纪30年代上海较为流行的都市女性时尚杂志,它一直致力于呈现、塑造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内外兼修、不同于传统社会的都市女性摩登形象。本文通过对《玲珑》的探究,深入了解《玲珑》如何建构与传播上海都市中产女性的摩登形象,展现美貌与修养,既具时尚元素又有普通特质的内在素养的女性形象。
-
从“圣母”到独立新女性的破茧成蝶——论《到灯塔去》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刘
珊
来源:
现代语文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圣母
独立
拉姆齐夫人
莉莉·布里斯科
新女性
-
描述:
在《到灯塔去》中,伍尔芙塑造了两位个性迥异的女性形象。拉姆齐夫人善良、温柔、慈祥,她是维多利亚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女性,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圣母式女性。莉莉·布里斯科勇敢、独立、有个性,是独立新女性的代表,也是作者极力推崇的一个女性。在小说中,伍尔芙以母亲和自己为原型,对两位女主人公形象作出了富有深度的艺术描写。
-
从“圣母”到独立新女性的破茧成蝶——论《到灯塔去》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刘珊
来源: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圣母
独立
拉姆齐夫人
莉莉·布里斯科
新女性
-
描述:
在《到灯塔去》中,伍尔芙塑造了两位个性迥异的女性形象。拉姆齐夫人善良、温柔、慈祥,她是维多利亚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女性,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圣母式女性。莉莉·布里斯科勇敢、独立、有个性,是独立新女性的代表,也是作者极力推崇的一个女性。在小说中,伍尔芙以母亲和自己为原型,对两位女主人公形象作出了富有深度的艺术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