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月儿弯弯照九州——试论蔡楚生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女性形象建构与左翼立场
作者: 李焕征   来源: 当代电影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左翼电影   新女性   女性形象  
描述: 作为中国左翼电影最有影响力的一位导演,蔡楚生编导的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也是中国电影艺术的一座高峰。本文旨在通过对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以及蔡楚生一系列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的分析,解读蔡楚生电影中的女性形象是如何建构的,并进一步揭示出其中时隐时现的作者立场。
论延安大生产运动中农村“新女性”形象的内容与传播
作者: 黄华   来源: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生产运动   延安   陕甘宁边区   新女性  
描述: 对中国女性的理解,一般受到三种话语形式的影响,传统—现代、西方女权主义和共产主义革命话语。此三种话语都将中国女性的历史视为一部被奴役的历史,无形间在革命的议题上形成了共谋。自清末以来,传统女性被否定,女性被如何改造一般由不同的势力决定。本文主要以陕甘宁边区农村妇女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一未受五四话语影响的群体是如何被中共改造的。具体问题如下:在大生产运动中,中共改造农村女性的模本来自哪里,中共塑造的新女性有哪些特质,以及新女性形象又是如何被传播出去的。本文认为女性话语被整合进宏大话语之中,女性解放的目标被置换
屋子里的"天使"与"魔鬼" ——小说《线》的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李光明   来源: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线》   新女性   女性形象  
描述: 小说《线》为英国著名作家维多利亚·希普洛普的第三部长篇小说。该小说塑造了两种类型的女性形象,一类是传统女性,她们符合男权社会的审美标准,是“天使”;而另一种是新女性,她们敢于反抗男权统治,被称为“恶魔”,而新女性的崛起是有迹可循的。
《一个无足轻重的女人》中的新女性形象
作者: 贺婷婷   来源: 戏剧之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丝特   新女性   女性主义   阿布兹诺太太  
描述: 《一个无足轻重的女人》是维多利亚时期天才作家奥斯卡·王尔德著名的社会喜剧之一。该剧作围绕典型的英国上层社会女性沙龙,向世人展示了众多风格迥异的女性形象。本文试从女性主义着手,以剧中的女主人公阿布兹诺太太和美国小姐海丝特为切入点,对这两个来自不同国家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展现敢于打破传统的新女性形象。
《一位女士的画像》中伊莎贝尔的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谢园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詹姆斯   《一位女士的画像》   伊莎贝尔   新女性  
描述: 在《一位女士的画像》中,亨利·詹姆斯成功塑造了伊莎贝尔·阿切尔—一位时代“新女性”的形象。伊莎贝尔独立、勇敢、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渴望自由、敢于向命运挑战。她不把婚姻当作女性唯一的出路,具有独立的自主意识。但是独立自主的她还是选择遵守传统的婚姻价值观,最终落入了有野心的男性权威者奥斯蒙德的陷阱,可见伊莎贝尔“新女性”形象的局限与矛盾。
从“韦明”看中国早期女性题材电影中的新女性形象
作者: 邹鹃薇   来源: 当代电影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导师   女性题材电影   左翼电影   新女性  
描述: 在中国早期电影银幕上,从男性扮演女性到女性的自我表演,从妓女拍电影到女大学生加入影业,30年代的左翼电影以一种本色的革命气质再次激活了新女性的话题。
从波伏瓦存在主义视角下重构《圣女贞德》中的新女性形象
作者: 张哲昊   来源: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圣女贞德   萧伯纳戏剧   新女性   存在主义女性主义  
描述: 《圣女贞德》是英国著名戏剧家萧伯纳的一部历史剧,并获得了1925年诺贝尔文学奖。本文从波伏瓦的存在主义女性主义角度出发,通过分析贞德这一新女性形象的重构过程,从而展现出女权主义运动下新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视阈下《华伦夫人的职业》之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朱艳   来源: 艺苑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华伦夫人的职业》   新女性   女性主义  
描述: 萧伯纳是英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他的作品犀利地反映了英国19世纪的现实、揭示了社会罪恶之根源。《华伦夫人的职业》是萧伯纳"不快意的戏剧"的代表作,剧中塑造了对社会既迎合又诅咒的华伦夫人和追求独立自由的薇薇两位女性形象。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出发分析了身处男权制社会下的靠从事不光彩的职业跻身上流社会的华伦夫人和新女性的代表薇薇两位女主人公。透过剧本我们可以看到萧伯纳对女性反叛精神的肯定和对毫无经济实力与社会地位的女性所给予的极大同情。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玛莎的母亲》
作者: 张璇   孙妮   来源: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玛莎的母亲》   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   经济独立   新女性  
描述: 《玛莎的母亲》是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的女性主义思想作品之一。女性经济独立、从事有意义的工作以及拥有自由空间是该作品中重要的主题。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的时代背景,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乔伊斯夫人如何在跛脚后重新实现自身价值并为其他女性创造自由空间,探讨在父权制社会中女性经济独立的重要性以及新女性形象的塑造。
“无足轻重”还是“举重若轻”
作者: 赵丹晨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一个无足轻重的女人   王尔德   道德   新女性  
描述: 本文以王尔德的喜剧《一个无足轻重的女人》中塑造的女性形象为切入点,讨论了剧中女性对自己的生存生活境遇所做的回应,指出王尔德看似着重描写的“无足轻重的女人”只有一位,但实际并不止一位,从而彰显了王尔德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及其女性观。
< 1 2
Rss订阅